阮大铖未必真的相信杨潮有办法,也许就跟当时王潇请教自己一样,不过是随口一说,自己有了办法最好,没有办法对方也不吃亏。求-小-说-网
这点杨潮非常清楚,所以尽快想出一个办法,其实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如果当时自己不是帮王潇想到了办法,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
虽然杨潮好似从王潇送礼一事上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可实际上,杨潮清楚,自己跟王家建立了某种联系,只是目前还不够牢固,但随着日后的交往,利益会一点一点出来,而且跟王家建立关系,也就牵上了王家背后的关系,一旦时机来临,才会显现出来。
杨潮得到的,其实是一个无限可能的机会而已。
而一旦有机会,杨潮是不会错过的。
心事重重往家走去,一路上杨潮都在琢磨,怎么样造势。
造势的好办法很多,后世直接在媒体上打广告就是效果最好的。
可是在明朝怎么办,沿街张贴小广告吗,不但收不到效果,还掉身份。
估计阮大铖知道了,得掐死自己,省的丢人。
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家,家门虚掩,杨潮就要推门进去。
“杨公子”
突然一声呼唤,惊扰了杨潮。
一个小厮正等在门边的阴影里。
“狎司”
杨潮一看,来人正巧自己认得,正是那日在媚香楼碰到的龟公。
“杨公子还认得小人啊,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龟公打躬作揖,一脸谄媚。
“狎司可有事”
杨潮稍微疑惑。
龟公道:“我家姑娘有请。想请杨公子去做会。”
做会就是办集会,这年月这种会很多,主人邀请许多有头有脸的同道中人聚会,在上面吟诗作对,探讨人生等等。
做会的历史很悠久,东晋时期王羲之跟人在兰亭集会,最后收集期间才子名士写下的诗句,王羲之代笔、同时作序,那篇虚言就是千古流传的兰亭集序。
小厮是媚香楼的龟公,他口里的姑娘,自然是李香君了。
李香君做会,怎么会请自己,一般请的不都是有名的名士才子吗。
李香君做的会,往往在南京城极为有名,不到第二天几乎整个文人圈子里就传开了:谁参加了这个会,会上都写了什么诗词等等。
可以说,李香君做会,是极有品牌影响力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公子才子都愿意跟李香君交往。
那些才子希望靠着李香君的影响力来给自己扬名,李香君也通过跟这些名士才子结交,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名声。
她只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中间人,一个白了,这是明星的人气作用,是明星效应。
阮大铖可没有那么多粉丝,起码没到让人追逐的程度。而且才子佳人自然更让人喜欢,一个政治会,会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如果能将两个结合起来,那就完美了
杨潮一路想着,人已经到了媚香楼前。
敲门进去,小厮一直带到楼上一间客堂。
此时却没有李香君,等待杨潮的是另一个人。
“杨兄你可来了啊”
这人已经等的很着急了。
“王兄”
杨潮也是一愣,等自己的人,正是王潇。
王潇今天早都到媚香楼了,没想到现在还在,看来他等了一天了。
“哎,有才就是有才,小弟甘拜下风,装都装不来啊”
王潇叹着气,然后让杨潮坐下,慢慢说起来。
事情确实让王潇很郁闷。
上次他在南市楼得到了杨潮的两首诗,都是仓央嘉措的情诗。
王潇不傻,他没用这两首诗直接给柳如是,也没给李香君。
而是自己重新抄了两份,一首给了柳如是,一首给了李香君。
本想着随便哪一个被自己打动,跟自己把酒言欢一番,也算是佳话了,以后自己也有出去吹嘘的资本了。
所以,他来到媚香楼后,不找其他姑娘,装出一副很高的姿态,告诉伺候的小厮,说自己做了两首诗,献给李香君、柳如是两位姑娘,然后自己就在一个屋子里等着。
本想着,两个姑娘一看那诗,应该是当即大呼大才,然后迫不及待的请他进去相会,谁料两位姑娘,真的请他进去了,但是李香君拿着他的诗,第一句话就让他郁闷了。
李香君当时道:“从实招来,这是你在杨公子哪里抄来的吧”
柳如是只是在一旁笑着。
原形毕露,王潇倒也光棍,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这下柳如是和李香君才让小厮去请杨潮,让他出去等着,王潇一等就是一天。
那个小厮也耐心的请了一天,一直在杨家门口等着杨潮,倒不是小厮认真,而是王潇暗中给了他十两银子,要他一定将杨潮请来,请不来人,小厮可不敢回去。
听完王潇说的,杨潮也是忍俊不禁,不过同时也佩服起柳如是和李香君二人来,他们能根据诗词的风格,立刻联想到作诗的作者来,这点上就远胜一般的评论家了,显然她们的文学修养已经到了极高的水准。
所以杨潮一到,王潇才郁闷的叹息,这才学就是才学,是装不来的,自己拿着杨潮的诗词,一眼就被人给认了出来,看来拿别人的本事装模作样这条路不通了。
王潇一边叹息着,一边跟杨潮说着话。
很快,一个丫头下楼来请,要杨潮上去一会,王潇死皮赖脸的跟着,丫头也没管他。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m.qiu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