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月,终于慢慢平静了,亲戚上门的少了,官场上也慢慢归于平静,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出,没有升官发财的,歌舞升平依旧。
杨潮的亲兵队人选也定下来了,从各个队中抽调了一大批精干的老兵,全都是见过血,但是却对指挥没什么兴趣,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汉,稍微有头脑的,杨潮更愿意提拔那些人做军官。
跟赵康好好谈了一番话,虽然舅舅让杨潮很头痛,但是杨潮发现不是赵康让他爹去杨家说情的。
杨潮跟赵康相处了这么久,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知道这个表弟有时候还是很要强的。
去年杨潮凉了他半年之久,但是这小子就是一声没吭,该练兵埋头练兵,一句怨言都没有。
只是练兵的时候很了些,打伤了好几个士兵,自己被打了好几次军棍,可依然我行我素,不是记吃不记打,而是太渴望立功了。
但是八个把总中,总是王璞和许多男拿第一、第二,其他队正几乎都放弃要跟这两人比一比了,唯独赵康一直没有放弃,虽然到最后他也没能追上这两个人的带兵记录,可是他手下的士兵各项技能,已经是仅次于许多男和王璞手下的兵了。
杨潮本就是想磨一磨赵康的性子,让他稳重些,并不求他有多大本事,之所以当初第一个找他,就是因为他是自己表弟,更不会背叛自己,因此迟早是要重用他的。
磨了这么长时间这小子也没有消沉,不由让杨潮感到满意,本来杨潮还打算他撑不住的时候,安慰他一番。然后继续磨呢,谁想他一直一声不吭,舅舅来家里的时候。也没说过赵康抱怨过,只是对赵康是队正。而王璞他们是旗总不满意。
“康儿,我的亲兵队还缺一个队长,你来给我做亲兵队长吧,暂定为旗总衔”
赵康一听顿时说不出话来,他憋了大半年的气,努力练兵,憋着劲想找江匪,不就是为了升官吗。现在升官了,反而有些不知所措,好像失去了力气一般。
但是他还是很高兴的,立刻拜谢:“谢谢表,是大人提拔。”
杨潮笑道:“没人的时候叫表哥也无妨。”
性子磨好了,杨潮就不用拘泥了。
虽说利用亲情笼络手下也不好,但是相比别人用家丁代替士兵,杨潮做的已经很好了,毕竟也得兼顾一下明代的现实。
所求不过是一个安心,都是希望战场危难的时刻。不会被手下背叛,不会被出卖,不会被抛弃。
“这里有一份名单。你拿着名单去挑人。算了,你去找吕末,让他跟你一起把这些兵挑出来”
杨潮说道。
这份名单中,全都是去年跟江匪打过仗,见过血的,但是因为各项能力有限,杨潮不打算提拔他们当军官,因此就当做精兵抽到自己亲兵队中。
赵康拿过名单,上面的字他基本上不认识。听到表哥略显失望的口气,突然赵康一咬牙。
“表哥。今年我一定好好识字”
杨潮没想到赵康有这种表态,愣了一下鼓励道:“好。有骨气你只要识字了,我第一个提你,让你做把总”
军营中这些天依然在动工,施工的位置就是陈宽腾出来的几间猪圈地方,这几间屋子要修澡堂。
早在去年杨潮就把修澡堂的要求告诉了工匠,还是那个给自己修营房,给自家盖房子的匠头。
因为两次合作杨潮对质量还算满意,尤其是自家的宅子,工料都没有打折扣,因此赢得了杨潮的信用,这次还是找到了他。
只是匠头没有做过澡堂子,为此还在年前泡了一个月的瓮堂。
城南报恩寺附近有一间瓮堂,是一间两百多年的澡堂子,据说是朱元璋皇帝时候为修建城墙的劳工修建的。
瓮堂的浴池下埋一口大铁锅,人在铁锅下烧火,可以烧热整池水。池上盖房,屋每天看着李家把这块地当祖宗一样伺候着,让杨潮动了一些恻隐之情,才没有下狠心将他们家的地都收了,才愿意在操场中央,留下一块绿色。
主动找到李富,告诉他等出菜了,自己愿意包销,而且价格以平常十倍的价格收购。
一亩菜十亩粮,本来菜地收益就更高,杨潮愿意翻十倍,那利润就堪称暴利了。
以往一亩菜地能让李富收入三五两银子,翻十倍就是三五十两了。
李富算了下,这棚菜全部出售,大概能有五十两银子。
相对两千两的投资,五十两银子确实不够看,难怪大棚蔬菜要到二十一世纪才推广,估计最主要原因是成本问题。
五十两银子,出去人工等等,也有四十多两,利润是非常高的,无奈成本太高,种菜不划算。
但是种菜不划算,种植其他的划不划算比如瓜果,比如花卉
杨潮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李富表示他可以考虑一下,但是要试验得秋季了,刚好赶上过年,毕竟过年时候,物价才是最好的。
杨潮是经营青楼的,多少也懂一些行情,知道在最贵的时候,一枝花有时候能卖到一两银子去,一亩地种花,怎么也种个几百上千只了,卖个好价钱,一年就收归成本了,这样一来,养花对成本的承受能力更高一些。未完待续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m.qiu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