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节 金银宫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杨潮的交易所,全部石质结构,在西方这就是纯粹意义上的城堡了。

  第一层十丈高,结构上是三道并列的拱券,就像三座石拱桥并在一起,最外侧的承重墙外有一道略带弧度的飞扶墙。

  第二层六丈高,不过只有一道拱券,承重墙落在第一层中间拱券的承重墙上,飞扶墙则在两侧的承重墙上。

  第三层三丈高,墙体自身向内收缩,用来支撑和化解拱券向外的推力。

  第四层一丈高,是一个四面开着巨大窗子,导致外形看起来就像是有四根柱子加上一个穹,瓷器这种带着一种宝石般夺目的光泽,而又具有实用性,兼有艺术性的物品,让很多西方人迷醉,最开始西方贵族还以为瓷器是用一种宝石制作的呢,现在他们知道这是中国人烧出来的,可惜他们自己就是烧不出来。

  现在。杨潮贴在交易所外墙壁上的瓷片,不但是最精美的白瓷。而且是西方人非常难以得到的官窑瓷器,出自景德镇最高明的窑工之手,一点瑕疵都没有,拿骚公爵还算持谨,琼斯直接就扑了上去,试着用手看看能不能抠出来一片。

  不过他注定白费劲了,这些瓷片可是用糯米、黏土、石灰还加了红糖作为粘合剂贴上去的,大明朝修建城墙用这种方法砌砖,五百年后都拔不开。

  杨潮用这种粘合剂,在打磨平整但是不光滑的石头表面上,附着力完全达到后世高标号水泥的程度,除非用榔头砸碎,否则这些瓷片是掉不下来的。

  用陶瓷贴墙,在后世或许普普通通,但是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在大明朝,也算是一种土豪行为了,光是外壁就用了十几万片瓷片,加上窑工没有烧制过这种东西造成的浪费,仅仅是外壁瓷片就价值十万两银子。

  邀请拿骚走进厚重的红漆大门,刚进去,拿骚险些不敢迈开脚步,如果说墙壁上贴瓷片还能够接受,脚下踩的底板都铺上瓷砖,这就让拿骚有些出离的愤怒了,这也太土豪了吧,看着底板上黑金相间的玳瑁瓷砖,拿骚就是迈不开脚步。

  “噢,上帝,您让我看到了什么,我不是在做梦吧”

  琼斯张开大嘴,眼睛里已满含热泪,他看到了金光闪闪的弧来羞愧,拿骚家族作为荷兰第一等的家族,家中还没有一件属于官窑的瓷器。

  整个西方也少有大明官窑精品,偶有一件,那一定会被最有权势的君主收集在深宫之中,寻常人是绝对见不到的,而且就是这种官窑,还要带引号,因为她未必是真的,有可能都是仿冒品。

  但是官窑这个词汇拿骚绝对懂,作为一个荷兰人,作为一个跟东印度公司渊源极深,股东级别的人物,他对中国瓷器的了解,在整个欧洲都难出其右者,但就是他,也没有见过官窑。

  “您的是意思是说,这里的瓷片都是官窑出品”

  杨潮耸耸肩,十分高傲的说道:“本爵的家世相比拿骚公爵是知道的,大明朝皇帝陛下的女儿正是鄙人的妻子。因此本人其实也算是皇族成员,因此是有资格使用官窑的”

  拿骚非常认同的点头。

  赞叹道:“以您的身份,修建这样一座瓷宫,完全符合您的身份”

  “瓷宫”

  琼斯在一旁叫起来:“不不不这不是瓷宫,这是金银宫”

  没错在琼斯眼里,他看到的慢慢都是黄金和白银,恰好外墙是白瓷,而殿内则有金瓷,让杨潮没想到的是,经过拿骚和琼斯在西方传扬之后,杨潮这座堡垒还真的有了瓷宫和金银宫的称呼。

  不过不同的叫法适用不同的人,贵族阶层都用瓷宫来形容,而商人和平民更愿意称呼金银宫,显然商人和平民占据了大多数人数,因此金银宫的叫法更广为流传,最后竟然变成了一个专用名词,收录进了西方各大词典之中。未完待续。。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m.qiuxiaoshuo.com

回到明末当军阀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757/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