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节 拿骚的信(3)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各位尊敬的董事:

  我不得不说我现在的心情十分沮丧,我没有取得哪怕一丁点的进展。求小说网qiuxiaoshuo.com我得说中国的伯爵十分精明,但是给人感觉态度过于倨傲。这让我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建造商站的要求伯爵态度十分坚决,似乎他既愿意跟公司开展贸易,但是有不愿意公司太接近他的国民。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或许是出于某种偏见吧,但我得承认这确实让我陷入了某种困境。

  我已经在南京这座都城调查了许多天,这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大都城,据我推测这里的人口超过了一百万,比欧洲任何一座伟大的都市都要大的多。每日进出这里的货物数量惊人,据我估计,仅仅粮食贸易一项,每年就有超过四千万盾的贸易量,比我国向英国和利比里亚每年输送的粮食总和还要多。

  如果能够切入这个贸易,东印度公司的前景不可估量。所以我决定,如果不能获取在中国港口的自由通行权,我将想伯爵要求至少切入粮食贸易的特权。

  就到这里,你们的若昂”

  第一天谈判之后,拿骚颇有些沮丧的给东印度公司董事汇报了谈判的进展,同时解释了一下他将改变谈判方法的理由,接着他就休息了,已经没有心情给他的情妇写信了。

  第二天继续谈判,拿骚终于在铸炮工匠的问题上松口了,答应将帮助雇佣一只不超过十人的铸炮工匠队伍,他们保证这些人的技术水平。但是相关的费用必须杨潮支付。

  作为回报。杨潮答应了东印度公司降低丝绸和其他纺织品的关税到百分之三十。但是绝对不愿意降低生丝这种原材料和瓷器这样垄断产品的关税。

  不降低生丝那是因为杨潮更希望西方人直接使用大明的丝绸制品,普通的绸缎、丝绢,可以作为中产阶层的消费品,云锦、宋锦等高端织物则可以供应给贵族,出口生丝的话,无助于提高大明朝工业生产力。

  至于瓷器,百分之三百的关税,那都是因为要兼顾打击日本瓷器生产的目的。否则杨潮甚至可能会提高到百分之一千去。

  三倍的关税已经足以对日本瓷器产生价格优势了,毕竟日本生产瓷器,一直需要向大明进口瓷土,在断绝向日本供应瓷土之后,日本本地生产的瓷器成本达到了大明瓷器的五倍,经过这两年郑芝龙向日本市场的大倾销之后,日本制瓷工业几乎破产了,现在荷兰人没有任何选择,只能从大明进口一条路,所以杨潮坚决不让步。

  但是丝绸制品就不一样了。出口成品,第一可以推动纺织业的发展。第二则是让大量工人得到工作,工业革命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就是因为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这种产业会让人口集中,从而开始城市化,城市化又会制造新的需求,边际扩展的带动效应不可估量,所以杨潮宁可损失一部分关税损失,也愿意降低丝织品出口关税。

  对拿骚来说,大明朝的丝织品技术,一向站在全世界的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

  另一个进展是伯爵对粮食贸易有松口,但是提出了一个十分特殊的要求,他要求禁绝锡的贸易。公司将锡贩运到台湾的利润率为百分之一百五十,如果损失的话,对公司显然是一个非常痛心的损失。但是考虑到中国的粮食贸易量,应该有很大的机会弥补这种损失,所以我必须做一份详细的评估,如果评估表明粮食贸易完全可以弥补锡贸易的损失,并且大大盈余的话,我打算答应伯爵的要求。”

  拿骚再次写信将工作纪律下来,这些信件最后会一次性的寄回荷兰,等同于他的工作报告。

  中国的粮食贸易额是巨大的,因为人太多了,光是南京就有百万人口,以每年每人五担粮食消耗,以二两一担的售价计算,每年光是南京一城的粮食贸易额就打到了一千万两。

  一两银子大概是三荷兰盾,仅一年就有三千万盾的贸易额,不怕拿骚不动心。

  不过杨潮允许荷兰人介入大明粮食贸易,对自己也有好处,毕竟自己努力了这么久,可是依然无法压下粮价,夏粮已经下来,杨潮通过各种方式,也只是将粮价稳定在二两左右,远远比不上几年前的一两银子一担粮食的价格。

  关键还是湖广的失去,让江南失去了大粮仓,虽然自给尚能自足,可是价格就高多了,如果荷兰人能从南洋一带带来更多的粮食,取代湖广当初的地位,江南粮价是能降下来的。

  不过杨潮要禁绝锡贸易的要求就有些奇怪了。

  拿骚绝对不会想到,禁绝锡是因为锡是铸造铜钱的必需品。未完待续。。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m.qiuxiaoshuo.com

回到明末当军阀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757/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