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活字印刷术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在木阁的后面放置着整个水运仪象台的“心脏”部分——精度很高的两级漏刻和一套机械传动装置。

  只要用漏壶的水冲动机轮,驱动传动装置,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便会按部就班地动作起来。

  郑骀给格物院的师生详细讲解了“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并画出了图纸,许犯等人只需改进细节即可。

  还有一部分格物院师生正在改良“三酸两碱”的制取工艺。

  “三酸两碱”是指硫酸、硝酸、盐酸、纯碱和烧碱,“三酸两碱”是化工的基础。

  国子学律学院内,众师生正在研究、完善郑国当前法律,这是郑骀交给他们的任务。

  国子学算学院内,众师生正在学习珠算。郑骀将算盘制作了出来,他命算学院的师生必须尽快掌握珠算技巧。

  国子学经学院内,众师生正在编撰。

  郑骀准备借鉴,编撰出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国子学乐学院内,众师生正在研制琵琶、五弦、阮咸、箜篌等乐器。

  郑骀在穿越前研究过敦煌笔画,所以对古代乐器也有一些了解。

  国子学百川院内,列御寇正在于来自齐国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辩论“道”。

  百川院吸引了大量人才来到郑国,他们在百川院内辩论学术、哲学等问题,使得郑国的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长葛城造纸作坊内,工匠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已经成功用竹子、树木等材料制造出了可以用来书写的纸张。

  郑骀并没有急着将可以用来书写的纸张进行售卖,他准备先将郑国的书籍全部换成纸质的。

  更换书籍的话,如果用人工誊抄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

  郑骀首先想到了雕版印刷术,不过雕版印刷术虽然提高了印刷效率,但成本依然很高。

  随后郑骀便想到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字模可用泥制,可用木制,可用铜制,还可以用铅制。

  泥活字易损,木活字易变形,铜活字成本太高,铅活字相对来说更合适。

  郑骀知道在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通用的活字合金由铅、锑、锡组成,配比一般为锑11~23%,锡2~9%,余量为铅。

  铅和锡郑国已经能够从矿石中提取,锑的提取也并不复杂。

  锑一般以硫化物矿石,即辉锑矿的形式存在,锑可以用铁屑从天然硫化锑中还原并分离出来。

  郑骀知道辉锑矿的形态特点,也知道楚国南部存在大量的辉锑矿,郑骀只用派人前往楚国南部寻找即可,找到辉锑矿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使用活字印刷术还需要对活字模进行排字,郑骀准备使用原历史上元代农学家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架。

  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架的轮盘上铺有圆形竹制的框子,将活字按韵分类放在里面,每韵每字都依次编好号码。

  同时准备两架轮盘,一架存放选出可用的字,一架存放普通常用的字。

  另有两本册子,登录轮盘上木活字的号码次序。

  排版时一人从册子上报号码,另一人坐在两架轮盘之间,按所叫号码转动轮盘取出活字,轮盘左右俱可推转摘字,用起来非常方便。

  活字印刷术还离不开墨,郑骀之前默写的和中都有记载制墨方法。

  郑骀准备采用中记载的松烟墨,因为松烟墨的特点是浓黑无光,入水易化。

  秋,七月初八,郑骀收到了许多代理商的反馈。

  由于草纸、肥皂、玻璃、瓷器、蔗糖、精盐等产品非常受欢迎,各代理商纷纷向郑骀增加了订单。

  订单增加后,长葛城便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然而郑国的劳动力有限,若增加了长葛城的劳动力,那么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就会减少。

  虽然以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完全可以靠进口粮食满足需求,但是郑骀不能那么做,因为一旦列国禁止对郑国出口粮食,那么郑国就完了。

  郑骀准备提高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以此来减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而不影响农业生产力。

  郑骀提高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大量使用耕牛,用耕牛来代替人工。

  以郑国现在的经济实力,给每个里都分配几头耕牛完全没有问题。

  郑骀准备向中山国购买一部分耕牛,辗转从猗顿手中购买一部分耕牛。

  郑骀派出购买耕牛的人后便开始准备修路,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而且郑骀将要修的路对兵力的运输也有很大的帮助。

  郑骀准备修的路是直道和驰道。直道顾名思义,也就是笔直的道路,相当于后世的高速公路。

  驰道之所以叫驰道,是因为马车可以在上面飞驰。

  驰道是将道路夯筑的非常结实、平整,然后在上面铺设木轨,相当于后世的铁路。

  驰道古已有之,驰道上的木轨是由枕木和木轨道构成,枕木都是做过防腐处理的软木,这样枕木才能和坚硬的地基贴合。

  木轨道是做过防腐处理的硬木,这样才能减缓磨损。

  木轨道的正上方是光滑的凹槽,刚好可以容纳马车的车轮,枕木的间距正好和马的步子一致。

  这样马拉着车在木轨道上更容易奔驰起来,而且一旦奔驰起来就根本停不下来。

  驰道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站台”,也就是会有一段木轨的枕木空隙会被填平,这样马才能停下。

  郑骀打算将直道和驰道修在一起,驰道在中间,两边是直道,驰道行车,直道行人。

  本来郑国百姓就需要服劳役,朝廷只需准备原材料和粮食即可。

  但郑骀不打算用免费征用劳役,他打算通过雇佣的方式征集修建驰道和直道的劳动力,因为郑国现在不差钱,而且修建驰道和直道的工程量实在太大。

  若免费征用劳役必然会使百姓产生不满,而雇佣的方式则不同,百姓有钱赚,不会有人产生怨言。

  七月十一,郑骀命人用墨和平整的木板制作了大量黑板。

回到战国当国君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794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