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戒网隐学校18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签同学册、拍照留念,两件事,可以一起做。

  但异性同学之间所做的,往往只是前一件事。

  高中生嘛,还是很纯、很害羞的。

  涂山自然不。这儿所说的,主要是内心。

  有的人说,人跟人不同。遇见美女,有人会直盯盯地看;有人看一眼,假装不在意地挪开视线,然后找个机会,再看一眼;有人一眼都不敢看,只顾自己害羞;更有人像韦小宝那样,直接往上扑。

  那些情况的确存在。但这儿要说的是,对美女的态度,也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变化。

  年轻的时候,因为害羞,错过了美女。事后知道,那美女居然还对自己有好感。这种事,直叫人扼腕叹息。假如人生再来一次,还会那样害羞么?当然不。

  涂山自然不会害羞。不过呢,此时的他,并没有寻花猎艳之心。高中眼看就结束了,他忧心自己的任务都来不及,哪有心思想别的。

  不猎艳,但签名照相,却可以有。为原主留下的东西越多,也许任务的评价会越高。

  ——

  刚开始的时候,当然是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签字照相。

  同性同学之间的纪念,从教室直到操场、小树林。

  然后,就剩下异性同学留念的踌躇的。

  涂山一点没有迟疑,本着先近后远的原则,直接就找上了女同学。

  老实说,四班总人数,涂山知道;但女生有多少,涂山真不清楚,更别提一一认识了。

  于是,涂山这样的签字照相,有三分之一,找的都是别班的女生。

  涂山这一带头,班上其他同学也就慢慢放开了。

  但后来,看到涂山找别班女生签字照相,就没人敢效仿了。

  不久,张锦叫住了涂山:“你在干嘛呢?”

  涂山回答:“这不,签字照相嘛;对了,你也得来一个。”

  两人相互签了同学册,再照了相。张锦问:“你咋个找那么多别班的女生?”

  “啊,有别班的啊?”涂山小惊了一下就镇定了,“没事,反正都是五十一中的。”

  张锦倒没继续追责,但却不离开。

  涂山翻了一下自己的同学册,班上的男生多半是齐的,既然有别班的女生,那么班上的女生齐不齐就不知道了。

  但几个风头正劲的女同学,涂山还是认识的。此时检查的,就是那几个。

  曾静晗,有了;翁从筠,有了;应子悦、陶敏思,没有。

  这两个倒是比较显眼,稍一张望,就看见了。

  先找应子悦,她位置较近。也没多说,直接就签同学册,然后互留了一张照片。

  然后找到陶敏思,签字,照相。

  “哎,来张合照吧。”陶敏思说。这个年龄的合照,就是直直的照着,没有暧昧。

  之后,陶敏思说:“呃,那次我说……说……我说……那是话赶话了,对不起。”

  涂山跟陶敏思原本就没打什么交道,就那么一次,对方一提,当然就记起了。陶敏思解释的是“看不上”。但这个,实际是很难解释的。

  看不上,是贬义,也是伤害。但解释,又相当于否定。否定之后,难道就是“看上了”。所以,经常有渣男,往女人身上硬性栽赃,说她或者不喜欢自己,看不上自己。为的就是图个相反的结果。

  涂山阅历在那儿,自然明白陶敏思的尴尬,就说:“青春岁月,都是美好的回忆。你既然这么说,那是不是表示过几年我遇上你,上前搭讪的时候,你不会扇我耳光?”

  “当然不会!”陶敏思说话立即就清晰了。

  “那就好。”涂山点了下头,就走开了。

  找应子悦和陶敏思的全程,张锦都在涂山旁边,但张锦什么都没说,没有一点吃醋的表现。

  但张锦先前过来质问涂山为什么找那么多别班女生留念,就像是吃醋。

  所以,这段早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涂山还是不明白。

  ——

  一个多小时之后,似乎学校里的每一处,都留下了同学们的身影。

  但,就像所纪念的这段青春岁月一样,签字照相,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鸟行千里,总要归巢。船行千里,终要靠岸。

  年级主任板着后爹脸出来了,把所有高三学生,又轰回了教室。

  ——

  虽然回到教室,但谁都没有学习。同学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吹牛聊天。

  不久,铃声响起。是下午第二节课结束的铃声。高一高二的同学们,放学了。

  只有高三的同学,下午是四节课。

  不过,今天,高三年级所有班级,都是班会。所以,后面的铃声,就没有了。

  铃声刚歇,班主任就来了。

  李老师也没招呼,同学们自然就各自归座了。

  同学们差不多坐好了,李老师不等班长喊起立,就开始讲话了:

  “今天,是我们五十一中高三四班最后一次班会,同时也是我们四班最后一次坐在一起。

  “三天之后的下午,返校拿准考证,有早来的,有晚来的,并且都是拿了就走,碰不着面。

  “7号开始高考,而高考的位置,也是打乱重编了的。

  “再往后,回校填自愿,跟拿准考证一样,即使碰见,也不全。

  “所以,今天也是大家分别的日子。”

  刚说到这儿,几个比较容易伤感的女生,就开始哭了。

  ——

  李老师沉默了一下。

  哭泣的女生中,好几个发觉了老师的沉默,以为自己搅乱了课序秩序,就强行止住了哭泣。

  “无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这已经是大家的最后一次相聚,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认真。”

  “说到这儿,李老师假咳了一声,再继续道:

  “在此,老师我要特别强调的,并不是要大家刻苦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你们考得如何,影响的是你们自己的人生。对老师而言,影响的无非是业绩。

  “老师我强调的是,请大家不要恨老师。

  “不错,老师管得很严,但老师不得不严。

  “如果说,老师管得严,是为了大家的前途,那其实,也是把老师说得太伟大了。

  “我在此,要说的是,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得尽职尽责。

  “高三,是同学们一生当中最关键的时期,必须严格管理——是国家相关政策、相关制度规定了的。

  “老师我,其实就是那些政策制度的执行者。

  “所以,老师是不得已的。请大家不要记恨。

  “老师很高兴,在大家风华正茂的青葱岁月里,陪伴了你们。

  “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们彼此之间,共聚一堂,不是为了利益,不是为了谋算。就只是简单的教与学,就拥有了这么一段美好的时光。

  “当然,说美好,不全对。在这段时光里,大家拼过、累过、哭过、笑过,酸甜苦辣、麻咸涩臭,百味杂陈。但是,若干年后,在你们四十、五十岁的时候,再来回忆今日,相信,就只剩下美好了。

  “美好的时光,应该珍惜。但现在说珍惜,又已经晚了。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生离与死别。但离别,是为了重聚。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在这临别之际,老师祝福大家,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考出好成绩,都可以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希望你们以后前程似锦,希望你们心怀信仰,有梦天堂。”

  ——

  雷鸣般的掌声过后,李老师仍然留在讲台。

  然后,他开始唱歌了。

  他唱的,居然是《栀子花开》!

  这首歌的歌词很简单。除了一句“难舍的你害羞的女孩”涉嫌爱情,其余都是离别。

  一开始,是李老师一个人在独唱。唱着唱着,会唱的同学们就有跟着唱的。到后来,几乎成了大合唱了。

  光阴好像流水飞快,

  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

  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

  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

  唱完之后,好多同学才发觉,自己已经满面泪痕。

  ——

  “来,同学们,愿意唱的,都上来唱,文娱委员带个头!”说完,李老师就下了讲台,站到了教室的门边。

  文娱委员杜宏亮被点名,没有迟疑,立即上台,唱了一首老歌《祝福》。

  这首歌算是表现离别的经典歌曲了。

  唯有缺憾的是,歌曲中,没有离别的背景。可以解释为,因为毕业而离别;也可以解释为,因为分手而离别;还可以解释为,因为死亡而离别。

  阅历丰富的人,往往带有司空见惯的特性,显得有点冷漠。

  涂山就是这样。都这个时候了,还能东想西想。

  四班的同学,当然不是这样。大家都沉浸在离别的悲伤之中。

  ——

  继李老师和杜宏亮开头之后,班里唱歌较好的同学,有男生有女生,都一一上台,唱了很多离别的歌。

  坐在下面的同学,会唱的,也都轻轻的跟着唱。

  唱着唱着,台上有些男生也有因为哽咽而唱不下去的,女生这种情况更多。

  人都是这样,明知道路的尽头是离别,仍然欢快的朝前走。

  直到离别的时刻到来,这才不想离别。

  可是,大家面对离别,又似乎没有什么办法。

  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避免。

  所以,此时只能寄情于歌,寄情于诗,寄情于眼泪。

  ——

  陶敏思也上台了。

  她,虽然是转学生,虽然只在四班呆了一个学期,但却是四班里面“长得最美+成绩最好”的一个。

  三模下来,班内涂山第一,曾静晗第二,陶敏思就是第三。

  她唱的也是一首老歌,歌名叫做《祝你一路顺风》。

  这同样是表现离愁别绪的歌曲,但这首歌没有沉浸于离别,而是跳出了离别,唱出了对朋友深深的祝愿,其格调,又高了一层。

  此时,四班的同学自然是品不出来那些格调的。

  他们只是感觉,这首歌的悲伤,要淡一些。

  淡一些的悲伤,由淡淡的陶敏思来唱,合适极了。

  歌曲中的美好祝愿,都幻化成陶敏思美丽的脸庞,印在了同学们的心里。

  ——

  “马正文,来一个!”“马正文,来一个!!”

  讲台上,一个涂山不熟悉的同学起哄,下面的同学们轰然响应。

  前面都是唱得较好的同学,也都是自愿上台的。

  此刻开始,化主动为被动了。

  当然,被点名,其实也是同学们的一种认可。

  大家觉得你有名,才会点你的名。

  涂山,通过三模成绩,已经蜕变为学神。高考在即,点涂山的名,正常。

  ——

  被点到名的涂山,就上去了。

  左右一望,没有乐器。

  “看什么呢?是不是要伴唱?”问话的,是应子悦。

  “我看有没有乐器。”涂山说。

  几个同学往李老师望了一眼。李老师笑着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涂山说:“我不会什么歌曲。硬要唱,就只得现作一首。可能会耽误一点时间。”

  “那就先让曾静晗唱!”同学们立即转移了起哄的方向。

  涂山则拿出笔记本,立即写歌。

  ——

  曾静晗的歌,很快就唱完了。

  同学们又起哄,要涂山唱。

  这回,涂山不方便再推辞了。就说:“歌词拉通了,时间太赶,不顺口的,来不及改,只好就这样了。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首《临江仙》(原创,不是抄的,但时间紧,没有校对平仄)。”

  门边李老师被吓了一跳。写歌就写歌嘛,居然填宋词。

  涂山开始唱了——

  熙熙攘攘听风,三三两两坐堂。长烟落日晚来窗,轻霭笼芳树,微澜满香江。

  记得操场树林,标卷五三黄岗。食堂饭菜不咋香,当时不明白,只知向前闯。

  李老师算是老学究,粗略一听,就发现好几处不合平仄。发现错误,本来应该不高兴;但又因为涂山创作的时间很短,而松了一口气。

  松那口气的意思是:还好,不是鬼才。

  ——

  四班的同学们没达到李老师那个程度。他们图的,就是热闹,而不是文学艺术。

  所以,同学们普遍感觉涂山这首歌不过瘾。

  当即就有人站起来提问:“请问马正文同学,你能不能谈一下你的早恋。”

  这个话题一经提起,顿时全班拥护。

无限快穿逆袭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822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