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兰亭墨宝、快雪时晴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兰亭其文是喝完酒作的,至于其墨宝嘛…崔博不知道。

  但是崔博的意识里…总觉得,这行书就得和酒结合起来,要不然…没内味儿!

  好吧,实际上崔博并没有深入了解过书法。不过嘛他的太爷爷可是个大书法家,也嗜酒,常散家财宴请朋友饮酒行乐…

  客舍的小厮端来了一瓮瓮家伙什,结合着那甜香醇厚的味儿,不难猜出,此即杯中之物。

  崔博见钟繇面色有异,他出言安抚道:“冬日寒冽,不妨先温酒暖身,此醪也,不妨事的。”

  钟繇的面色这才如常来,这醪就是米酒,即便是饮得多了,最多也就是微醺,哪怕肚皮撑的滚圆也难喝醉。

  倒也不是崔博非得选米酒,实在是这地儿没甚么上好的酒来助兴,他干脆就选了米酒。

  这时,他们围着的火炉就派上了用场,数名小厮先是将酒温上,又将三人之案朝中间挪了挪。

  炉火很旺,酒中亦有气,还未沸时,便时不时有‘咕嘟咕嘟’之声,浑浊的酒液上浮着些泛绿的泡沫,室内充斥着米酒的香味,煞是诱人。

  崔博见此景,只想念句诗,事实上他也念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已雪,能饮一杯无?”

  诗也不甚华美,意也不甚深长,但胜在朗朗上口、欢快的色调——绿蚁新醅酒,这绿蚁便是新酿米酒上头浮着的绿色泡沫,这小火炉虽不知道是否为红泥所制,但是从外表看来它亦被这火光映出了红色。天色渐晚,屋外便是寒天冻地鹅毛大雪,能否与我饮尽这杯中之酒?

  整篇,崔博就改了一个字…甭觉得就这一个字不足道哉,实际上,这换了一个字,档次当即就被拉低了不止一筹…

  当然,这也只是崔博自己知道,其他二人看着崔博的眼神…又双变了。

  荀彧听完,咂摸一会儿,然后笑道:“此诗当浮一大白,惜乎酒未温好啊!”

  能乐得‘浮一大白’,那就不是白写,至少内味儿写出来了——本就是表现出真挚友谊啊!

  钟繇听后亦是连连点头。

  这诗呢,虽然与当时诗篇风格不符,但总归没有脱离诗的范畴,荀彧、钟繇不是研究诗文的大家,不太能听出来。

  若是繁钦在此…恐怕又得眉头一皱,连发数问以对崔博了。

  不待一会儿,那酒便温好了,有小厮在一旁斟酒,三人乐得一斟一酌,又畅叙幽情,好不快哉…

  三五觞温热的酒液下肚,酒气儿也上来了,三人的面上也显得微微熏红,聊天自然是聊得更加开怀,崔博停住了酒觞,对钟繇打趣儿道:“钟君,至否?”

  嘿…老兄,你喝高兴了没啊!?

  钟繇微笑着点了点头,崔博心道正此时也,他拍了拍手,正有是有托着盘来到了钟繇面前,正是笔墨砚。

  如此,正可书也。

  钟繇酒下肚,豪气也生,手也没见抖,兀自研好了墨,而后将那细缣在案上铺平,提笔蘸饱了墨水便写。

  看来是真的进入状态了,崔博本来想出言建议他用行书写得,但见此情景,只得作罢,不用想他的意见…只会让钟繇束手束脚,难发挥出真水平来。

  崔博所作得文章,仿佛是印在了钟繇脑中——大笔如椽,一气呵成…

  虽不是崔博后世所见的,但也不为是一幅高水准的墨宝,这还是基于崔博不太懂书法的前提下看出的。

  书的是崔博后世常见的楷书,而非这时代的官体隶书,其墨宝一目望去——工整又不失狂放,狂放却无太过锋芒,形之于外,意气内敛。

  “彩!”崔博抚掌大悦。

  荀彧亦是抚掌微笑,钟繇的脸上因酒意显得微微泛红,对于崔、荀二人的称赞,他谦逊地摇了摇头,但是眼中却又有抑制不住的笑意。

  斯是好字,亦是上佳之文章,虽不是行书所作,但不失为一幅好作品。

  至于崔博么,他倒是想要这幅租聘,但是呐他想了想…还是出口决定了这幅作品的归属权。

  这玩意儿在崔博手中,可以说算是白瞎了,他一个不懂书法的人,也就能瞧个好,喝一声彩,当然不如放在钟繇手中。

  钟繇称谢不已,能看得出来,他是对这幅作品十分满意的,但此书是崔博请他作的,文章亦是崔博作的,没得崔博准允,他还真不敢贪了此物。

  诸美俱,三人饮酒欢畅不提。

  翌日辰时…

  崔博推开卧房的门,忽觉天地明朗,风止雪霁,举头东望,红日方升。

  “妙极…”看到这个天气,崔博的心情就显得格外轻松,“快雪时晴,上善!”

  昨儿骤来风雪,崔博还心想着这恶劣天气会耽误他的行程,没想到今儿一早,就放晴了。

  如此…今日即可动身返都!至于那赵俨、繁钦二人,崔博的话就撂那了,他们爱来…那便去雒阳寻崔博,再由崔博引见给刘备,若是不爱来,那就不爱来罢!

  崔博先去通知了诸人,今日即动身返都,先准备则个,而后他并着荀、钟二人往那太守府一行,这一来一回,可是受了这阴修的款待还有指引,若是不道个别…那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三人往诣太守阴修,得见。

  崔博朝着阴修一拱手道:“博来颍川郡,多受阴公照拂,今日我将启程返都,特来与阴公作别。”

  别看这一套礼数挺矫情,儒士也不一定都喜欢这一套,但是崔博如果不来这一套的话,很可能就会让对方觉得“不恭敬”,尤其在对方德高望重年纪长的情况下。

  阴修板着个脸道:“你倒是好了,一走了之,来我颍川征丁还拐走了荀、钟二英才,可太也不地道!”

  崔博当然知道这老头儿说的是玩笑话,他虽板着脸但是压根儿看不到他有一点儿动怒的迹象——“嗨!阴公这话说的,他日荀、钟二君功成名就,天下谁人不称赞‘颍川上士’,胡谓拐耶!?”

  阴修摆了摆手,称:“你倒是尖牙利嘴,我说不过你…

  我既知你等要走,特备道祖以资之…”

  随着阴修的击掌声,一车子旁边驶来,吱呀吱呀的声音传出,证明着车轱辘不堪其重…

  崔博心头大震…这…这莫不是要行贿?他看向阴修的眼神也变得奇怪起来——嚯…本身瞅着这老头儿不似那贪臣墨吏,现在崔博看来,是有那么一点儿意思了。

  阴修似乎能看懂崔博的意思,他引着崔博上前一指——赫然…是一卷卷经籍!

  崔博:……

  ……

振兴东汉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8632/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