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章 意识形态的变化(六)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前来探望的乡亲络绎不绝,他们围着病榻嘘寒问暖:

  “咋回事啊?被火烤一下就成这样式儿了?”

  “咦~,你不着儿!那火可球猛了,能把石头烧成水。”

  “乖乖耶!难怪这么烫!”

  “就你废屁多!你看‘他三叔’难受的,眼泪都流成河了。”

  “咦~,可不是吗?赶紧灌两口水,水可白流干了!”

  ……。

  乡亲们肚子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都是直男。七手八脚给“他三叔”灌了一肚子白开水后,纷纷感觉“他三叔”“要坏”:

  “哎呀呀!这个式儿,有点儿不对劲儿啊。”

  “不是有点不对劲儿,是非常不对劲儿!”

  “可不是吗?俺早觉得不太对劲儿。”

  “你早觉得不对劲儿,你咋不早说?”

  “就属你能!现在屁股嘴开花……。”

  “咦~,你这驴踢的崽儿!咋跟恁姨说话类?”

  “慕容铁,你这隔壁村嫁过来的是我球姨!你表弟‘地包天’娶了‘狗剩’七舅姥爷他三外甥女的二儿子的四丫头,若是从那箱论起来,你还得喊我叔。”

  ……。

  …………………………

  在“多子多福”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推动下,农村的人际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

  “生他七八个娃娃,没准就能出一个保长。”是广大乡亲们最朴素的愿望。这个愿望与“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一世俗真理不谋而合。

  有苗不愁长。

  在玉米、番薯、洋芋等舶来品大面积播种后,只要不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在农村养一个娃娃跟养八个娃娃,成本上的投入不仅差别不大,还能有效分担老父亲、老母亲的生活压力,正所谓“长兄如父,长嫂赛母。”

  有苗不愁长的前提条件是“有苗”才行。

  只有多生娃娃,才能在“一无所有”的困顿生活中实现“广泛撒网”。只有“广泛撒网”,才能“重点捕捞”。这是在旧社会最牢固的“抱团取暖”方式,是突破阶级壁垒、获取更多生存资源,最直接、最有效、同时还是最省事的方法。

  更何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当然了,“事与愿违”是常态,“长着长着长裂巴了”是普遍现象,但客观上造成三四十岁的汉子对着七八岁的娃娃喊“爷爷”,就成了乡亲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现象。

  传统观念也会是社会发展的惰性力,之所以喜闻乐见是因为:

  这个汉子按自家辈份叫了“六爷”,但跟这个汉子平辈、跟这个“六爷”没有关系的其他人可不乐意叫。不仅不叫,还逮住机会就赏“六爷”几个脑崩儿。更有恶趣味的,在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贱搓搓通过威逼利诱等一系列手段,迫使、引逗这个“六爷”喊自己“爷爷”。

  乡亲们都讲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为了捋清这种“八竿子打不着”,但却错综复杂、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有理有据有节,那只能拿笔把它记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经过一代一代又一代不断的积累、修改、完善,最终成为在外人眼里“一文不值”但在自家人眼里却珍贵无比的传家宝——族谱。

  由于每一本族谱都是从自家史实、自家角度出发,所以族谱上的每一个名字及其衍生而出人际关系都是有据可查、真实有效的存在。

  其他家族也是这么想、也是这干的。

  所以,一旦相互印证,就会产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矛盾。这种矛盾事关祖宗,是“只能自己对”的不可调和矛盾。

  ……………………

不同传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7243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