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姝眉生子 初为父母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在旧都伺候姐姐的黄衫回来了,说是翠羽的身体已经痊愈。

  姝眉又赶紧打听林箐箐的情况,得知她的身体早就好了,只可惜要为母守孝三年,原先定的亲事也就做罢。

  而且林箐箐还以伺候老父和照顾弟弟为由,打算一辈子不嫁人。

  黄衫从翠羽哪儿得知一星半点的内幕,知道林箐箐有此念,不仅因为照顾亲人和亲事不成,还极有可能是被自家姑娘的长嫂挤兑的。

  黄衫虽没说,可有杨毅提供内部消息的姝眉清楚啊。

  所以想起大哥和大嫂那不容乐观的婚姻,对比二哥和自己的,越发格外心疼大哥。

  还同情担忧自己的闺密林箐箐。

  于是又开始伤春悲秋。

  杨毅一回来看到媳妇又下黄昏雨,马上对症下药。

  最后不得不小小的泄密,让媳妇乖乖的等最多四个月,她大哥定会一鸣惊人,然后和她大嫂定也是和好如初了。

  杨毅很清楚,自己的大舅兄非池中物,新帝迁都后,他定一飞冲天,而张家又不傻,不可能让自家女儿舍弃这么个金龟婿。

  对比之下,还是自己小媳妇好,和自己新婚即别离,一直孤孤单单却乖乖的守着两人的家。

  自己丈母娘也比大舅兄的丈母娘明理的多。

  啊呀!自己怎地这么有福咩?!

  和他一样感叹自己有福的还有个回归故里的赵老太太。

  叶落归根,她终于回来了!

  见过久违的乡里乡亲,叙叙旧情,重温往事。

  身边有儿孙绕膝,更有那个白白胖胖的重孙子,每每咯咯笑的如同春天来临。

  她觉得人生已是无憾事。

  今年的除夕,是这么多年来周家人最全合的一年。

  因为北疆战事周纪春也被调过来了,老伤加上新伤,使他以后几乎不能再上战场。

  等迁都后朝廷定会大变动,到时他就退出军队,估计去地方任闲职了。

  所以临近年关长房大奶奶前来和他汇合,带着周家第三代最小的男孩周雩一同回归故里。

  这样除了各房的出嫁女,大房周纪春夫妻和独子大排行五的周雩;

  三房周纪秋夫妻,及长子周霖,次子周霆夫妻和他们的孩子第四代长孙元哥儿,行三的周霁;

  四房周纪冬夫妻,大排行四的儿子周雱,行五的女儿周姝慧,

  老太太认的干孙女周小榴(其实是四房庶女),真真是满堂红火子孙昌盛。

  人人都夸赵老太太有福气,儿孙也都围着她说这各种各样的吉祥话,老太太脸上的皱纹笑成了灿烂的菊花。

  当听她四儿子大嗓门在说:“咱家第三代目前正好哥五个,姐五个……”

  老太太的笑容才微淡了些。

  且不说老四压根没看在眼里,都不算数的小六(小榴)其实就是他的亲闺女。

  还有最心疼的孙女姝眉没在,更有最器重的长孙周霖,他媳妇没在。

  虽然三儿子夫妻给她的理由看似合理。

  可她老婆子还没傻,借口再合理,一个身为人妇的这么久不归也说不出理!

  估计是眼皮子浅,看长孙周霖现在境遇不佳不见待罢了!

  可不聋不哑不做翁姑,何况她是隔辈的婆婆。

  想到这儿,老太太腰杆拔的笔直:

  哼!自己的孙子自己清楚,那会是池中之物?!

  有眼不识金镶玉的人早晚让他们后悔。

  老太太开始的黯然,被三个人看在眼里,就是三爷夫妇和周霖。

  三爷夫妻两不用说,自然明白母亲的心思,知他惦记姝眉还有周霖。

  周霖也清楚这一点,更多了深深的愧疚难安。

  外面爆竹声声,欢笑阵阵。

  越是热闹喜庆,周霖的心愈发凄清。

  那天他和妻子是怎么开始的,他记得很清楚,怎么结尾的也让他刻骨铭心。

  可他和妻子是怎么从开始的美好,走到最后的决绝的?

  这个过程他却失忆一般怎么也想不起来。

  只记得她最后那句说:“从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他不认可这个结局,所以他想等迁都后他一飞冲天时,再让妻子看看,他不是不能给她最好的,只不过是需要时间。

  可是祖母刚刚的黯然却让他怀疑自己的决定了。

  这样的等待对双方有没有意义?

  佳节过后,老太太的身体开始明显出现颓势。

  大爷和三爷都是官身不能久待家中,眼看就要相离回到任上。

  这时老太太做了个惊人之举,请来相关人等,趁三个儿子都在,把家彻底分了。

  除了没心没肺的四房夫妻,其他人无不变色担忧,心里都有一股不祥之兆。

  可老太太决定的事,谁也阻止不了,只好由着她的意。

  大房三房对家产和老太太私房怎么分,都毫不在意。

  得了偏心待遇的四房两口子,除了对老太太的私房居然还分给了出嫁的四个孙女,尤其姝眉得的更多,还有那个所谓的干孙女也得了等有些不满外,倒也没闹腾。

  总之分家进行的很顺利。

  等这些心事都了了,老太太就一下子病倒了。

  全家都着了慌,忙着请医问药。

  大爷三爷也都无心回任。

  还是老太太清醒时斥责了二人,并说她还有等着看四孙女眉眉家的胖小子,那就像他们想的那样不济了?

  无奈大爷三爷只好先回任了,嘱咐家人有消息务必及时通知他们,这才牵肠挂肚的离开。

  确实老太太所说,她虽然多半卧于病榻,却安安全全过了正月。

  一家人这才微微松口气。

  过了正月,马上二月二,迁都就要开始了。

  老太太早就命王氏去京师照顾姝眉去,说是迁都时,孙女婿杨毅定然忙得不可开交,眉眉难免失于照顾,尤其马上也该到了预产期,身边没长辈怎么行?

  王氏确实万分惦记闺女,可婆婆身体这样子,她怎么能离开?

  还是老太太有话:“我的身体没事,还等着看我重外孙呢。再说我身边不差你一个,还有你大嫂她们呢!眉眉要紧,快去吧!要不我更着急担心!”

  一旁的大奶奶忙出言附和相劝。

  王氏这才收拾一下,去了京师闺女家。

  见到亲娘姝眉欣喜异常,这一个多月可把她寂寞坏了。

  刚过了年杨毅也开始忙的脚不沾地,她也不好作妖了。

  肚子里的孩子越发大了,身子越来越笨重。

  日常就是和肚子里的宝宝说话联络感情,好在生产时别太折磨他娘亲。

  偶尔挺个大肚子和几个丫头玩玩纸牌。

  姝眉现在看到老娘那简直是看到救星,腻歪的不行,不住的问长问短。

  王氏不打算告诉她祖母的病情,一切为她的身子考虑,只笑说都好都好。

  然后反复问她最近一个月的身体状况,怕她报喜不报忧,还特意问她身边伺候的人。

  姝眉虽然马上也要做娘,可有娘的孩子是个宝儿,有老娘事无巨细的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姝眉就像一尾搁浅了的小鱼儿,重新游回母爱的海洋,无忧无虑的快乐而自由。

  看到恢复鲜活的小媳妇,杨毅也是长长松口气,多亏了岳母大人,以后他更得好好孝顺她。

  有个靠谱的丈母娘,才能得一个这么招人稀罕的小媳妇啊!

  迁都过后不几天,姝眉在正常范围提前生产了,也许因为亲人在侧,也许是因为请了宫中最出名的稳婆,

  也许是她利用现代知识在孕后期,适当运动,合理控制饮食,肚子里的孩子没有长成不好生的超大儿。

  也许因为年龄小,骨缝还没长死,生产时开骨缝没有那么艰难。

  没有出现保大人保小孩的凄惨,也没有生他个三天三夜的悲催。

  从发动到这个六斤的儿子出生,前后不到一个时辰。

  把个一直守在女儿身边的王氏庆幸的连连念佛。

  不过疼是真TM的疼!

  那是男人和还没做过妈妈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痛。

  开始姝眉表现得很坚强,咬紧牙关配合接生婆的指挥,可等人家说可以用力开始生了,她忽然怕起来,非吵着见娘亲。

  一看到娘亲的脸,就特别没出息的哇哇哭起来。

  王氏慌忙抚慰和鼓励。

  好在姝眉就是跟娘变相撒娇和诉委屈,发泄一下情绪后又极力配合起来。

  在院子里来回来走个不停的杨毅,听到里面的报喜,没等人反应过来,就窜进产房冲到床前。

  也不看儿子,就直直盯着媳妇,抓住她的手,

  第一个动作居然是扣住她的脉门,片刻才大大松口气。

  和一般的产妇比,姝眉算是精神的,生完还让接生婆把儿子抱过来,母子来个脸贴脸。

  只是在看到那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家伙时,忍不住吐槽:

  “这么丑啊!”

  王氏嗔她:

  “刚出生的小孩儿都这样,没两天就长开了。一看就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

  姝眉吐吐舌头,正在王氏抱着外孙要给他洗澡去时,杨毅窜了进来。

  进行了一连串的检查,把个刚刚闭目养神的姝眉惊得睁开眼。

  一看他那架势,又想起自己刚才的剧痛,抽出手没好气的:

  “还有气儿呢!摸什么摸?”

  王氏被女儿的话气得正想数落她几句,也想批评下不守规矩的姑爷。

  等她发现她那时常一身煞气的姑爷,听了女儿的大放厥词,不仅没恼怒,眼圈居然还有点红。

  得!不操那份心了,只管我家小外孙去了!

  杨毅的样子姝眉当然比王氏看得还清楚,一下瘪火了不说,心头还蜂拥种种滋味儿,

  有些感动有点委屈有点酸楚还有些愧意……

  对着杨毅勾勾小手指,再点点下巴。

  他一个指挥一个动作,先拉住手,再坐到床头,还是直直看着姝眉不出声。

  姝眉撇撇嘴,一副披头散发的狼狈样有啥好看的,不过也没再刺激他。

  把他的大手放在自己脸蛋上蹭了蹭,暖暖的感觉,熟悉的的味道,让她一下子困意上涌,口齿不清的呢喃:

  “等我睡了,你就去看儿子……”

  尾音未落人已经进入甜梦乡。

  杨毅又有些慌乱的把另一只手,放在她的鼻子下。

  食指感觉到轻痒,他的手才颓然放下,然后又猛地遮住了自己的双眼。

  等了一会儿放开后,又直直盯看了姝眉好一阵。

  直到王氏悄声喊他出去。

  弘治元年,新帝率众迁都京师,即原北都。

  原旧都改名南京作陪都。

  迁都后朝廷大变更,一口气任免不少官员。

  其中杀出的一匹黑马让所有人惊掉一地下巴,那就是原以为被新帝厌弃的周霖。

  他居然被认命为当下最肥的差使——海运主管一把手,兼任广州府知府。

  由七品芝麻官直接窜到正四品知府,关键是这个知府是多么让人眼红的肥缺。

  很快姝眉和老家的人都得到了消息。

  尤其是老家,这几天先后来了两拨报喜的,一个是四孙女生了个六斤的大重外孙,另一个是长孙高升。

  赵老太太正笑眯眯听人奉承她,这是双喜临门呢!

  比起老家的欢天喜地,姝眉却是坐月子的日子昏天黑地。

  活动范围仅限于床和床周围,活动内容多是睡和吃有关。

  曾经身材高挑偏纤细的姝眉,意外的奶水足。

  时下像她这样的高门少奶奶,是绝对不会自己给孩子喂奶的,有必须的排场还有更多的因素。

  不过姝眉没有夫家长辈在身边,也没有过多的家事缠身,几乎万事自己做主,关键是她是懂得母乳喂养的好处的,所以坚持自己亲喂。

  王氏也是这么过来的,也就没反对。

  只象征性的安排了两个奶娘。

  其中一个就是比姝眉早一个多月生了个小千金的雪碧。

  她是早说定的,姝眉用不用奶娘,她也认定伺候这个小主子的。

  她一直对自己没能及时发现主子怀孕而耿耿于怀。

  另一个是原来王氏身边的大丫头金桔,她就是当年姝眉起的那批水果名丫头之一。

  现嫁了个周家的家生子,孩子已经快一周岁了。

  王氏给女儿选奶娘,她第一个报名。

  王氏觉得她知根知底人也可靠,就把她和她男人一家三口的奴籍都挪到姝眉名下。

  金桔男人在前院做了个小管事,她就踏踏实实伺候姝眉和六六。

  杨毅就更不用说了,媳妇亲自给儿子喂奶,他也有不可言明的好处不是?

  起因是姝眉产后第二天胸涨得生疼,奶水就是下不来。

  把因为生下来六斤六,就被姝眉图省事起名为六六的小朋友,饿得哇哇大哭。

  姝眉还坚持不让雪碧两个先喂,要把自己营养价值最好的初乳先给六六。

  王氏说这是奶路不通,提点她让六六他爹疏通下。

  于是奶路通是通了,六六也美美哒吃到了自己的口粮。

  可六六他爹却也没脸没皮的惦记上了儿子的余粮。

  偷偷喝儿子的余粮成了某人见不得光的嗜好。

  自从杨毅归来,就没和姝眉分房睡过,哪怕姝眉坐月子时,他也一如往常。

  身边说的上话的长辈王氏也睁一眼闭一眼。

  姝眉当然更愿意他和自己同甘共苦养孩子。

  有时女子太贤惠未必是好事,通常来说从骨子里爱孩子是女子的天性,男人却多数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共同的养育和知道养儿的艰辛,会让男人成熟的更快,也能更体会到做妻子的不易。

  如此一举两得,姝眉可绝对不会错失良机。

两世姝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7280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