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沐天波的心结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沐天波爽朗一笑,先前的阴霾一扫而空,他点了点头,开始仔细看起朱慈煊抄写的书文,见上面字体开始还工整有序,但渐渐便开始散乱了,自责道:“老师糊涂,都没有瞧出来殿下不喜欢抄写。”

  朱慈煊点了点头,低声道:“学生觉得反复抄写,没甚么用。”

  沐天波没有再生气,淡淡一笑,关切问道:“殿下胸有大志,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原因,不妨让为师参详参详。”

  朱慈煊低声回答:“学生瞧许多厉害人物,比如,比如那诸葛武侯,曹孟德他们,读书都是只求一知半解,并不求全文背诵,自然也不用完全抄录。”

  抬头见沐天波没有出声,又低声道:“老师,学生不对,学生知错了。”

  “殿下年龄小,有此想法在情理之中。老师像你这般大时候,也这么觉得,”沐天波笑了笑,又道:

  “只是殿下适才说武侯的例子却是不妥,殿下虽然天资聪颖,但如何能与武侯相比?

  道可道,非常道,只有反复抄写,才能真正将圣人之道记在心里。

  也只有真正记入心里,才能真的做到‘知行合一’。”

  朱慈煊认真听着,连连点头。

  沐天波问道:“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的道理,殿下应该知道的?”

  朱慈煊点头道:“自然知晓,只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并不甚理解。”

  沐天波笑道:“那是自然,为师也是到了而立之年才略懂其中意思。殿下年龄尚小,也不用着急。”

  他握住朱慈煊的手,语气柔声许多,问道:“适才老师打你疼吗?”

  “不疼,”朱慈煊摇了摇头,眼角里泛出点点泪花,道:“学生只是觉得让老师难过,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殿下真是懂事的孩子,心地也善良的很,”沐天波欣慰一笑,道:“殿下一定很奇怪,为什么为师固执让你抄写这些文章?”

  “学生是有点好奇,”

  朱慈煊心中自然好奇,不由自主点了点头,但他二世为人,明白每个成年人心中的固执必然伴随着一段伤痕累累的记忆,于是摇头道:“如果老师不方便说,待学生再年长一些再说好了。”

  沐天波不以为然道:“殿下乃是储君,我大明未来的希望,有什么不能告诉殿下的?”

  说到这里,却是停了下来。

  朱慈煊止不住好奇之心,仿佛喉咙里有东西卡着,想发问,却又强忍着没有发问。

  过了好一会儿,沐天波忽然盯着朱慈煊眼睛问道:“殿下觉得老师是大明的忠臣吗?”

  “自然是的,”朱慈煊毫不犹豫应道:“学生自幼听吴太傅、父皇和母后谈到老师,他们都说,黔国公世代为我大明镇守西南,乃是大明第一忠臣。”

  “是呀,沐家忠义早已经深入骨髓,为师从来没有怀疑过。”

  沐天波脸色严肃起来,朝窗外遥遥一拜,转过身,脸色浮现出莫名的悲伤,叹息道:

  “昔日先父在世的时候,常让为师抄写忠义文录,那时候为师和殿下一样,觉得这些道理浅显易懂,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何须抄录?”

  “怪不得老师喜欢让我抄写,原来是沫家的祖传癖好,”

  朱慈煊心里恍然大悟,回应道:“沫家世代忠良,忠义两字的确已经深入骨髓,学生也觉得不需要抄录。”

  沐天波摇头道:“也不尽然。”

  朱慈煊脸色大惊,不敢出声。

  沐天波脸色凄然,低声道:“为师也曾做过不忠之事。”

  朱慈煊摇头道:“学生不信。”

  沐天波惨然一笑,注视着朱慈煊的眼睛,问道:“请问殿下,若是大明皇家有难,向为师求助,为师是否应救助?”

  朱慈煊脱口回答:“那是自然,若不做,便是不忠了。”

  沐天波脸上痛苦之色加重不少,叹气道:“但那一次大明皇室向为师求助银响,为师却是拒绝了。”

  朱慈煊并不知晓此事,心中不由一惊,但随即断然道:“老师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沐天波摇头道:“理由算什么,不忠便是不忠,做了便是做了,岂能自欺欺人?”

  朱慈煊不晓得这其中的秘密,又不便发问,只能呆呆得听着。

  过了一会儿,沐天波才追忆道:

  “为师十岁就奉诏承袭黔国公爵位,并继任云南总兵官。当时为师还是个尚无处事经验的青涩贵胄公子,总兵事务只能由云南巡抚代摄,府内事务则由母亲及管家阮氏兄弟主持。

  那时候,我大明已是千疮百孔,云南也由于沐府及整个官场‘网利营私,土司多叛’。

  待微臣长成掌权,先帝已经驾崩,我大明江山已经风雨飘摇,建奴长驱直入,攻破江南。

  南方许多皇子为了争夺正统,内争不断,眼看我大明的万里江山就要尽落到建奴之手。

  为师心中对这些不成器的皇子痛恨得不得了,天天大骂他们那些小朝廷,大明江山都快没了,还在内斗。

  忽然有一天,为师的王府里来了一位书生,自称是大明使者,言辞很是诚恳,求为师借粮饷。

  当时为师年少气盛,加上对南明小朝廷多有不满,便将心中积压的话全部说了出来。

  当时为师甩了一句气话:‘你们那么多皇帝,本国公也不晓得该认哪一个。待只有一个朝廷时候,再来号令我吧。’

  那个书生见为师态度强硬,不再争辩,

  为师见他一生正气,生了惜才之意,劝他暂留府邸,躲避灾祸。”

  沐天波滔滔不绝说着往事,朱慈煊和沐忠亮认认真真听着,不忍打断。

  他讲到这里,却停了下来,双手捂住脸,发出哽咽之声。

  朱慈煊从未见沐天波如此失态,更加不敢发问。

  过了好一会儿,沐天波续道:

  “那书生却是傲气得很,道‘国难当头,不敢独自惜身,要回去与君王共赴国难’,说完,书生就风尘仆仆离开了。

  朱慈煊心想:“这书生倒不失为英雄豪杰,比那些满腹经纶、世受皇恩的大儒强太多了,不知是哪位英雄人物?”

  于是追问道:“老师,这位书生是谁?现在在哪里?”

  沐天波摇了摇头,痛苦说道:“为师说完这些话,第二日,便懊悔了,待去追那书生,却没有追上。听说那书生回去后,不久便殉国了。”

  朱慈煊心中一凛,暗叹:“国难当头,多少无名英雄前赴后继,后世之中,那些被他们灵魂庇佑的后人,有多少记得他们呢?”

  沐天波脸上惨淡一笑,泣声道:

  “多年以来,为师每每想及此事,心中总是懊悔莫已。为师日思夜想,终于明白,为师会做出如此不忠之举,并非为师不忠心,也不是为师不知忠心;而是为师没有记在心深处。

  为师常想,若是为师年幼之时能听从父亲教诲,日日吟诵、抄写忠义之道,或许内心深处份量就会重了许多……”

  说着说着禁不住泪如雨下。

  朱慈煊心中却喜悦起来:

  前世的人生阅历告诉自己;

  当自己心仪的女孩子向你吐露埋藏在心中的往事,便是接受了你的追求;

  而沐天波愿意向自己吐露内心的心结,是否也意味着将自己当作了他忠心的君王?

  沐天波先前忠于自己,多半是因为他忠于父皇的缘故,还算不得真正的心腹之臣;而现在的沐天波距离自己的心腹之臣应该越来越近了。

  只要成了真正的心腹之臣,总有办法说服他舍弃成见,与自己一同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化解李定国和刘文秀的矛盾’服务。

  但转念他又感叹:

  “其实每日抄写,也改变不了什么。但人对于懊悔之事总是能找到理由,并且转为执念。

  自己可不能跟老师的执念干上,否则前面装逼就白装了。”

  忙言辞恳切道:“老师,学生记住了,学生定然将先前欠下作业一并补上。”

  沐天波见朱慈煊言语真挚,欣然道:“好。”

  然后低声道:“朝廷以后定然举步维艰,殿下责任重大,不可有丝毫松懈。”

  朱慈煊知道抓捕马吉翔之事对老师影响很大,他心中也好奇,这马吉翔是如何逢凶化吉的。

  他见沐天波心绪已经缓和下来,止不住自己的好奇之心,问道:“老师,这马吉翔是如何脱身的?”

  沐天波摇了摇头,道:“此事就此作罢,不得再提起来。”

  朱慈煊见他脸色又凝重起来,登时更加好奇,问道:“老师,那马吉翔现在如何了?父皇准备如何安置他?”

  “陛下只怕也为难得很,”

  沐天波皱了皱眉头,无奈道:“陛下虽然恨他,但为了江山社稷,也只能将个人仇恨压下来。”

  说着挥手打了自己一个耳光,自怨自艾道: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都是为师无能,让陛下蒙羞。”

  朱慈煊啊了一声,上前拉住沐天波双手,道:“连父皇都无能为力,何况是老师你呢?”

  沐天波哎得一声,长叹口气,又冷哼一声,道:“这马吉翔最大恶极,陛下这次饶恕了他,已经是最大的恩德了,至于怎么安置,也不是陛下该思虑之事?”

  朱慈煊心道:“糟了,老师到现在还认为马吉翔至多不过免于牢狱之灾,绝对不会想到他最后会是高升了。

  我该不该提醒他,让他有个思想准备。”

  转念一想:“罢了,老师宦海多年,经历了风风雨雨,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这点小事,自然可以自我开导。毕竟前世历史上,沐天波和马吉翔也和平共事了数年,还一同陨落在咒水之难中。”

  接着腹黑想道:

  “再说,老师对自己的父皇失望一点,自己的希望就会高一点,这对于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正想着,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国公大人,国公大人”。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73652/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