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听闻,心里有些讥诮。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眼前的帝王原本只是一个毫无机会的亲王罢了,而且他当时一直渴慕的对象是柳家女,只是他知道柳家不可能答应他的求娶,所以一直以来提都没提。
后来算他运气好,夏家贵女奇迹般的下嫁,他因为由衷的感激,也确实付出了真心,没有再动过求娶柳家女的念头。
加上沈家的扶持,以及各种天时地利的帮助,他才当了皇帝。
但人的心态是会随着身份的改变而变换的。
随着皇帝的地位越来越稳,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加上夏家越来越显赫,确实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皇权在世家的操控下本就分散,再这样一旁落,他简直寝食难安。
所以种种压力下,柳惠妃只要稍一挑拨,就能达到极好的效果。
一边是存在威胁的皇后、嫡子,一边是善解人意的柳惠妃,暗属,皇帝的心会怎么偏可想而知。
只是这件事从引子到发酵到爆发,还是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期间发生了很多冲突、矛盾以及误会,皇帝本人也从一开始的摇摆不定,到决定斩草除根。
如果只是这样,帝师或许还会钦佩皇帝,觉得他足够干净利落,心狠手辣,可皇后死去的这一年来,他亲眼看着皇帝从阴鸷多疑,变成了眼前这幅模样。
皇帝后悔了,所以力排众议留下柳妃,他根本不知道,这个破绽会成为要他命的死穴。
而帝师劝过了,既然他不听,那么他也只能另做打算。
所以他很恭敬的说,“如果陛下坚持,微臣以后不会再说,只是陛下,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好歹也是经历过厮杀的人,就算变得犹豫昏庸,至少还有理智吧?
皇帝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压低了声音道。
“朕想得很清楚。”
他说完,盯着帝师的眼睛,突然说道。
“难道帝师就没有过这种冲动吗?即便危险,也想要任性的放纵一次,哪怕只有一次。”
他突如其来的话让帝师一愣!
他少见的说不出话来,双眼不觉瞥向凉亭,瞥向那个逗得蝶妃娇笑不已的身影,心脏砰砰直跳!
过了很久,他长长的吐出一口气,低声道。
“有的人是绝对不能放纵的,哪怕只有一次。”
皇帝听闻,有些诧异的看了帝师一眼,却见帝师已经恢复到寻常,还是那样儒雅端方,沉稳贵气。
这或许就是有底蕴的世家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永远都能保持理智,和家族利益最大化,这一点,是祖上数三代还是平民的皇族,所不能做到的。
这一点让皇帝的笑容有点冷嘲,随即他让帝师先离开,他有话要和谢琳琅私下说。
帝师皱了皱眉,行礼告退。
自从皇帝集中了一部分权利后,确实是越来越不好左右了,就比如派谢琳琅去项城的事,如果还是以前的皇帝,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这让他有点不安,此时的皇帝已经不能以常理度之,他还真担心他偏执到底,做出什么惊人之举。
蝶妃见他们已经说完了,便停下了和谢琳琅的交流。
皇帝一展笑容走了过来,然后拍了拍蝶姝的背。
“你先回宫去,朕随后就来。”
“是。”蝶姝笑了笑,十分温顺的起身,然后行礼告退。
这也是她和皇后最大的不同,出身贵族的皇后,从骨子里就带着傲气,她会有自己的主见,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太温顺。
谢琳琅目送蝶妃离去,心里思绪万千,而这个时候,皇帝坐在她对面,先是看了她许久,然后才问。
“他还好么?”
谢琳琅自然知道皇帝问的是谁。
她点头,“挺好的,虽然有几波刺杀,但都没有大碍。”
皇帝看着她,突然笑道。
“琳琅,你知道朕为什么会允许你跟过去吗?”
当初谢琳琅从北地回来,了解清楚始末之后,就毅然决然的表示,她要护送秦珏去项城。
她当时的举动,简直将一边的徐桧吓坏了,夏家那一场屠杀中,皇帝已经杀了太多的人,早就杀红了眼!
如今他余怒未清,谢琳琅就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实在是不怕死!
但谢琳琅通过事情的发展,料定皇帝会答应她。
如果皇帝想让秦珏死,就不可能派人护送他,既然已经决定保下他的命,那么肯定就会保到底。
虽然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在最后心软,为什么在一系列冷血的操作中,又做出各种感情用事的决定。
但冷静想想,或许这才是正常的。
皇帝也是人,他也会有一时冲动,和左右徘徊的时候。
加上时下权利分散,世家独大,没有足够的人真心为皇帝排忧解难,他也不敢去相信身边的人,那么他做出任何决定,都是有可能的。
这就是孤家寡人。
谢琳琅心里暗叹,低声道,“琳琅明白,琳琅……一定会保住秦珏的命!”
至于他会做什么,就是他们自己的恩怨了。
皇帝点点头,眯着眼道,“其实朕派你过去,还有一个用意。”
谢琳琅抬头,就见皇帝眼中保持着少见的清明与冷静,就像一位和善的大长辈一样,一字一句道。
“你是一个非常有才干,有想法的人,也是朕见过的最聪明,最果敢的人,最难得的是,你还保留着赤子之心,就跟朕以前一样。
在当皇帝之前,朕也一直想着,等大权在握之后,要如何救世天下……可当了皇帝之后,和各路人马周旋了十几年,朕才发现,朕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这一点,朕必须承认。”
他说着,叹息着看着谢琳琅。
“但你不一样,从你来找朕,坚决表示要去项城开始,朕就知道,你不仅聪慧,而且足够理智。
即便身陷利益虬结的泥沼,你也能果断的抽身而退,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没有像朕一样迷失在权柄里,所以朕允许你离开,去走你想走的路。
而这一次朕招你来,也是想借你的功勋册封你。
琳琅,朕将项城赐给你可好?你愿意当这边城之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