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章:筹备完成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时间走到了2009年的10月份。

  这个月华夏娱乐圈的目光全都被两件事情所吸引。

  第一件,是去《建国大业》数星星。

  第二件,就是CU和华宜的五亿大投资了。

  娱乐圈的同行们嘴上阴阳怪气,身体却还是很诚实的,尤其是那些经营范围里带着明星经纪业务的公司,哪怕是曾经被刺过华宜的橙天都舔着脸托人来打听选角的消息。

  不管怎么说,那可是五亿啊!华夏电影史上最大的投资。

  尤其是在CU和华宜两家先后表示自家大台柱不会参与到这部电影当中之后,整个娱乐圈里面的有心人就都活动了起来。

  ——在演员方面,任烨和公司众人商量之后,决定还是先公开选角。因为虽然投资了五亿,但在任烨的眼里,这部电影还是一部试水练级作,如果能趁此机会再培养起两个新人,那自然是最好的。

  如果没有好的新人苗子,公司也可能内部选拔一下,男主方面,就用林狗作为保底,他也差不多该转战大荧幕了,就算选到优质新人,任烨也准备让林狗演个大配,为他接下来的发展铺路。

  而女主的话,公司内部的选择就多了,有村架纯和能年玲奈各有安排,桥本爱还嗷嗷待哺呢。但同时任烨最近也注意到一些舆论风向——CU在国内大力推广进口女星的做法似乎是受到了一些反弹,有人正打算利用这点来带CU的节奏,所以若是可以的话,这次最好还是能找个国内的女星来捧。

  华宜倒是有心让手底下的演员们试试,但毕竟投资是CU出了大头,CU想找新人来养,华宜也不好作梗,不过除了男一女一和林狗之外,任烨把其他的角色统统都放给了华宜,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和分配算了。

  哪怕华宜让葛大爷来演奥特曼,任烨也认了,至少发型近似嘛。

  除了演员,剧组另一个重要的位置自然就是导演了。

  华宜是不缺导演的,华宜的成长壮大靠的就是冯晓刚,但冯晓刚这次不参与,一来没空,《大地震》正在拍摄中,就算CU这部奥特曼是明年下半年开拍,冯晓刚也挪不开档期。二来自从《夜宴》之后,冯晓刚就对脱离现实的题材兴趣缺缺。

  冯晓刚所擅长的,是对现实社会年代的观察力而非想象力,他的电影无论是贺岁喜剧还是《一声叹息》、《集结号》、《唐山大地震》、《1942》,都有一个扎实稳妥的社会和年代背景,脱离了这一点,就会出现《夜宴》那种莫名其妙一言难尽的玩意儿。

  冯晓刚不出手,自然就有其他人找上门来。

  首先自然是张国师,张国师在《英雄》之后,一直都对大制作很有野心,这次一听说任烨要投资拍大片,一向很有架子的张国师竟然直接让他夫人找上了任妈的路子,对这部五亿元大投资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诚意。

  可惜任烨没兴趣也没诚意。

  张国师拍打怪兽的电影……有些微妙啊……

  在当下这个年代国内的导演当中,要找一个比较靠谱的大制作科幻片导演,似乎也只有徐可了。

  然而徐可和冯晓刚一样,没档期。目前徐可正在忙着拍摄《通天帝国》呢,这部电影拍摄周期比《大地震》更晚一些,自然也是没空了。

  在和王氏兄弟商量之后,任烨决定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

  世界上最会拍大制作特效爆米花电影的导演都在好莱坞,为什么不能进口一个呢?况且,任烨的印象当中,目前正好有一个靠谱又便宜的好导演正在空窗期。

  这位导演就是温梓仁。

  温梓仁早年靠着《电锯惊魂》系列小成本恐怖片成名,但在07年不太成功的《死寂》和《死刑》之后,温梓仁就陷入了沉寂,似乎变成了影坛的一颗流星。

  然而任烨却知道,温梓仁在2011年之后,很快又靠着《招魂》系列再度崛起,成为好莱坞一线级别的恐怖片导演,随后又执导了两部《速度与激情》成功转型,还拿出了《海王》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特效大片。

  国内电影圈很少找国外的电影导演,尤其是商业片的导演,基本没有找国外导演的先例。

  其中的原因也很好理解,首先还是钱的问题,在好莱坞,首次获得机会执导大制作电影的新人导演,起步价就是50万到100万美元,如果有大卖作品,那身价可能就原地起飞到800万至1000万美元——国内现在顶级的商业片制片预算也就一亿软妹币,好莱坞级别的导演一般情况下还真是请不起。

  温梓仁早年战果辉煌,但07年扑了两部作品,又两年多没干活了,身价跌的也差不多了,CU签下他花了200万美金——按照好莱坞的标准很便宜,但放到国内绝对是高价了。

  国内少用国外导演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圈子。

  国内电影导演来源无非就是两个地方,三大学院和港岛北上,国内那些被划分断代的那些导演,基本上都是同学校友的关系,相互之间都熟门熟路,港岛的导演也差不多,毕竟港岛就那么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抱团排外这种事情很新鲜么?

  另外后来有种论调就是“作为宣传阵地,文娱产业不能丢,要保护我方创作人员。”

  任烨觉得这个概念很扯,文娱产业作为文化宣传阵地,当然是不能丢的,但这个阵地,为什么不能先用雇佣兵来守呢?

  如果是有关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当然还是熟悉我们自己文化内核的自家人来搞,但商业片有个鬼的传统文化内核啊?

  现在社会的文化差异性已经相当小了,尤其是片面性很高的商业电影领域——让温梓仁带着《速度与激情7》的幕后团队来拍《战狼2》,违和感会很强么?并不会。

  真正决定商业向文娱产业竞争力的,还是资本,工具是哪里产的,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保证资本成色,引入外部竞争有时候反倒更利于自身的成长。

  当年华夏改开升级工业的时候,机床市场几乎完全被德国和曰本占领,后来国产资本壮大,技术在不断的高强度竞争中提升,最终的结果就是国产机床成功返销德国。这种经验十分值得文娱产业借鉴。

  封闭化的全面保护不能直接等同于技术能力的快速提升,要不然大家都学米国懂王不就好了?

  任烨一直是这么想的,所以在音乐方面,他大力引入擅长此道的曰本创作人,然后让曰本人唱中文歌。

  这次拍电影,既然导演已经选了进口货温梓仁,任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用高价从好莱坞挖了几个编剧回来塞进了剧本创作组。

  《变形金刚》系列的编剧伊伦-克鲁格,后来《毒液》的编剧杰夫-皮克纳,还有《功夫熊猫》系列的编剧伊森-福瑞。

  相比于导演和演员,好莱坞的编剧身价就低多了,一般一个剧本的工作标价在10万美元左右,任烨找来这三个花了一些溢价,不过总共也就是五十万美元不到。

  这三个在好莱坞体系中成功立足的商业片编剧,再加上有出色编剧能力的温梓仁和CU自己养的那批年轻化的国产编剧,这样的团队无疑是把剧本方面翻车的可能性压到了最低。

  导演和编剧混入了米国人,灯光摄影等技术工种混了不少曰本人,后期特效由米国公司和国内团队共同完成。

  当剧组组建完成的时候,任烨还没啥感觉,王氏兄弟那边却是有点小激动——高端洋气上档次,王氏兄弟那个年纪的中年人就喜欢这种调调。

  这部电影的制片人,由CU这边的叶锦鸿担任——叶锦鸿现在电影也逐渐拍的少的,作为CU的元老级人物,正专心往影视剧制片人的方向转型。

  制片人、导演、编剧纷纷就位,接下来当然就是选角了。

  不过当听说任烨打算公开选角的时候,番茄台那边突然又来电了——五亿大制作电影的男女主角,搞个选秀岂不是噱头爆炸?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声音掌控者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79088/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