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宣讲功业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摆放在朱慈烺面前的是追亡逐北记,堵胤锡自传性质的传记。

  讲述了他这些年追随当年太子殿下,当今陛下,整军备战,积攒钱粮,推动改制的过程。

  大约有近十万字。

  这本自传还有一个附录,再造中国录。

  看了看开端。

  朱慈烺以为写的较为写实,不是一味的自吹自擂。

  当然,书中也点明了殿下再造中原的过程,隐晦指出,没有改制,大约中原陆沉,或是沦陷外族,或是被流贼所攻取。

  朱慈烺知道堵胤锡被士林唾骂,是当代第一酷吏。

  如果再刊发这本书,大约士林第一叛徒的名号就在他身上了。

  “微臣已经是第一酷吏,第一佞臣,已经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

  堵胤锡苦笑。

  声名身外物,哪里那么容易做到。

  但是他已经不想改变士林的观感。

  只要追随陛下推进改制,废黜士林特权,那他的名声就是这么不堪了。

  ‘只是他们会唾骂你一味媚上,全无士林风骨。’

  朱慈烺调侃。

  ‘陛下,臣下讲的是实情,这两年臣下最为痛心疾首的就是士林中人鱼目混珠,指鹿为马,明明是陛下挽狂澜于既倒,没有陛下,大明大厦倾倒,但是士林中人偏偏从不言及,而这些掌握言论的人不谈,小民往往却是不知,他们虽然知道陛下功勋卓着,却不知道您挽救了天下沉沦的噩梦,因此陛下的功业没有通晓天下,而有些士林人厚颜将这些功业算在来士人身上,尽言乃是士人匡扶天下盛举,好不要脸,’

  堵胤锡痛骂,

  “陛下不想言及这等大功业,是为了避嫌,一些士大夫和士人却是趁机为士人抢功,微臣甚为厌恶,天下人不可被其蒙蔽如此,且对改制极为不利,因此微臣写下如此自传,通晓天下,至于声名,士林人的赞誉微臣毫不在意。”

  朱慈烺眼中一热,天下总有这般昂扬男子,不惧世俗,只是为了求得大道,当年王安石、章惇算是,现下堵胤锡算一个。

  当然这等和士林做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他要尽力护佑堵胤锡一个周全吧。

  “此书是为了彰显陛下功业,也是为了臣等正名,孙相等一干大臣追随陛下挽救了大明万千子民,为何不能讲不能流传后代,”

  堵胤锡颇为激动。

  “只是这本书刊印出来,只怕士林中人没有几个肯买吧。”

  朱慈烺摇头。

  这个时代有闲钱有逸致购入书籍的,近半都是士林中人。

  士林对堵胤锡的敌视,只怕没几个人购入的。

  ‘臣下刊印出来没打算发卖多少,而且微臣也想出了对策,那就是在京师旬报上刊发,用一年时间分期刊发出去,’

  堵胤锡早就思量好了。

  朱慈烺一怔。

  京师旬报在他提点下,将抗击建奴和剿灭流贼的过程中一些军将军卒的经历分期刊发出去,激励民心士气。

  没想到堵胤锡倒也变通,想到了这一层。

  “说来惭愧,朕也是为了避嫌,没有广而告之,没想到士林中人如此龌蹉,竟然想抢占功业,是朕的失策,”

  朱慈烺叹道。

  这个时代鼓吹自己的功业让人诟病。

  朱慈烺就没过于宣讲。

  再者他亲政前,崇祯时期,他也不好宣讲他的功业,难道让崇祯忌惮吗。

  所以这事就拖宕至今。

  现在他也想清楚了。

  不是藏拙的时候,而是干系到改制成功与否的大事。

  他必须主动出击,宣讲军政改制的成果,没有这场变法改制,就无法驱逐鞑虏平定中原。

  “朕也在旬报上刊登天下人之天下吧。”

  马世奇不是怀疑他包藏祸心吗,他就公之于天下。

  让天下人监看。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

  ...

  澳门一个独立的院落。

  张元吉、赵明泽是度日如年。

  他们的海船被扣了近十艘。

  他们也被迫带着家小跑到了澳门,托庇于南洋处置使官署。

  官府缉捕下他们也没法保持商路,今年怕是没啥进项,损失惨重。

  但是这些都不是紧要的了。

  现下最重要的是如何保全家族。

  翻案才是第一位的。

  但是他们知道一切都看朝中的决定了。

  知府大人是不会放过他们。

  说是看朝中,就是看陛下乾纲独断。

  但愿如他们所想,陛下不会放弃他们海商,否则一切休矣。

  这日,张元吉出门兴冲冲的返回。

  他拿回的是购入的大明京师旬报。

  ‘赵兄,快看,堵学士刊发了追亡逐北记,陛下也在这上面刊发了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邹论。’

  ‘讲的是什么。’

  赵明泽急切道。

  ‘堵学士讲的是他参与的京营整军,军政改制,建立厘金税,改制盐税,开海,广种番薯番麦,税赋大增,凭此南征北战,天下遂平。’

明血1641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84177/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