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想去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晨间的林子里雾气氤氲,还带着些清凉,呼吸到的空气让人格外舒爽。

  因为刚下过雨的关系,不时有水珠顺着竹叶“滴答”“滴答”落下,已经出土的笋尖上不少都还挂着露珠。

  挖笋得寻那些未出土或者刚出土两三寸、不超过一拳头的,这些口感最好、最鲜嫩。

  但不全是自己吃,稍老一些的他也没完全不要。

  小的、歪头的、弱的、脱毛的等等,反正也长不好,都给挖了就是。

  寻笋也是有技巧的,没出土的循着竹鞭找,土有点松隆的一般下头是有笋了。攫欝攫欝

  顺上坡的方向容易找,竹枝粗的大竹下笋一般大。

  这些都是他小时爱到处窜的时候跟着村里的大人学会的。

  其实只要挖得次数多了,大多都有经验,找笋不算太难。

  只是林子里的落叶厚,他好些年没往山里寻了,自家笋又没怎么去挖,技艺是稍微有些生疏了。

  一开始寻的时候耽误不少工夫,慢慢地才快了起来。厺厽 追文小说网 zhuiwen.org 厺厽

  最后挖了三十多颗笋,又砍了好些竹子出来。

  与此同时的后山里,冯时夏和几个孩子还有孟氏分散着到处在找蘑菇。

  本来因为上山里找菇的孩子渐多,冯时夏已经连着两回没在雨后上山了,只一心到竹林里挖竹笋。

  只是今儿个念头才一起,她忽地想起来那个院子里主人已经回来了,竹林离得太近,不好过去了。

  可惜是真可惜,捡蘑菇可比挖竹笋工程量大得多,还极费时间。

  每回卖笋的收入其实基本都比卖蘑菇多。

  但人家那么好说话了,既然不想碰面,她最好配合着来。

  他们双方能达成现在这种平衡和默契已经是很难得的结果了。

  安慰自己竹笋不挖,以后就会好好长成竹子,也是很有价值的,她心底就好受多了。

  当然,看得开最主要还是她手头没那么紧,不用靠这一笔钱活命了。

  可是孩子们既然去采蘑菇,那她肯定是要出摊的。

  但她头一天没想着会停雨,做蛋糕的工具和材料都没带,她都准备好了自己就呆院里带带小小孩并做些缝缝补补的活,净等着几个孩子忙活回来了。

  可她愣是没想到村里四个孩子天刚亮就背着篓子找来了,还跟她说今儿出门往山里来的人少很多了。

  四人等了一会儿还不见俩小的来就有些着急,大男孩主动提出他想先去山里看看,小黑仔闻言也要跟着。

  小女孩想想还是打算等小家伙一块,小胖墩犹豫了下决定跟着后者。

  要是以往做别的,这孩子肯定是选择跟着小黑仔了,只有这会儿大家心照不宣都明白他为啥这样选。

  不过,也没有人反对,毕竟就算晚一点,其实也偷不了多少懒,反正不摘到那么多,他们也不会回来。

  冯时夏是不想大家太着急的,采蘑菇本来是件比较愉快的事,一旦变成了任务式的劳作,那就毫无乐趣可言了。

  但她要出口的话在视线转到一大一小两个清瘦的身影上时终究是咽了下去。

  卖蘑菇的所得她是给大家按劳分配的,能多摘一点的就能多分一些钱,这钱对她来说现在算不上什么,可是对这两个孩子来说肯定很重要。

  因为即便他们有了收入,他们连鸡蛋都是算着日子买的,两个人可能两三天才能吃上一个。

  他们俩比谁都更需要这份钱。

  她是可以在集体活动之外给俩孩子额外的一些资助,可是这种在群体之中例外的做法真的好吗?

  她不确定。

  她确定的是俩孩子一直在很努力地回报她的给予,从小鱼小虾、鹅卵石到力所能及的劳动,只要他们能做的,他们都在尽力。

  她相信这样的一种行为就代表着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去公平地换取自己想要的,而不是一味的当方面的施予。

  当穷这个字不再成为伙伴间独特高亮的标签,大家的相处才会更自然、快乐和和谐。

  意识到这一点,她便只找了布条给俩人绑好裤腿和袖口,叮嘱俩人随时都要小心,便放了人先走。

  拄路打草的棍子早就在她的要求下大家都习惯每次进山时都带着,没人例外。

  再有大男孩在一块跟着,她不太担心小黑仔。

  而且小黑仔平时看着不声不响的,但其实从来都是主意正又行事周全的那个。

  俩小的赶来后,她没想到老人连地里都不去了,也要带着小小孩一块上山,同时劝说她一块。

  孟氏是想着有自己在,反正没人敢近来多问什么,旁的人只会认为女娃是她家什么亲戚。

  这样反而好,不用刻意跟大伙说什么。

  以后他们要是再撞见女娃了,也会自动给她安上个合理身份不会多想和追究。

  可事实上他们可以什么关系都没有,甚至不认识。

  碰巧走一块了而已,谁管谁是谁。

  冯时夏勉强同意了,但在进山前,还是先让小女孩进去看了一圈,确定人不多,她才跟着进去。

  两只狗倒是十分想一块的,跟前跟后的小蠢狗在大家出门时尾巴又摇成了风火轮,只是今天的篓子得装蘑菇,没法背它们走。

  尤其才下过雨,林子里湿得很,小蠢狗毕竟才将将两个月的样子,就怕让它在山里撒一上午欢,回来就给弄病了。

  小蠢狗去不得,冯时夏自然只得让腿脚好不容易能活动的大狗委屈些在院子里一道陪着。

  采蘑菇最有效率的法子是大家都分散开,各找各的。

  但几个小的都小,她觉得安全第一,所以照常安排大的顾小的大伙不远不近地互相照看着一片片扫过去。

  像小小孩,安排他直接找光秃秃的树根下就行,小家伙那样的可以扒拉扒拉草丛,小女孩被允许上坡和找灌木底,她和老人顺带顾着高处,比如树上的。

  其实山头经常来,各处地形大家都熟悉。

  而且摘过几回蘑菇后,对于哪样的蘑菇大概会生长在什么样的地方大家都心里多少有谱了。巘戅追文小说网巘戅

  有的放矢,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连着三天下雨,林子里的菇确实比自己以前看的多。

  草丛里灰白榛子状的“旺仔小馒头”尤其多,十几甚至几十个一起,一丛接一丛。

长夏江村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84622/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