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曹吉利汉安遇挫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上郡作战,属于降维打击,胜利是必然。

  但治理上郡、经营并州北部,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间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困难?

  曹吉利将自己最心爱的茶盏一摔:“困难?某是县尊,还是他李恢是县令?”

  曹操准备裁撤一批官吏,结果被汉安县功曹李恢、县丞赵正,一句“没有一位官吏是多余的,裁撤职位很困难”给顶了回来!

  曹操来到汉安县,出任汉安令。

  刚到汉安县之时,曹操就喜欢上了汉安,这里有一种...嗯,怎么说呢,有一种勃勃生机、有一种人人都喜笑颜开的氛围。

  与大汉其它地方不同,整个汉安县的军民百姓,左边脸上写作“希望”,右边脸上刻着“盼头”。

  作为一县之尊,曹操一到任上,就盘点县库、清查人口。

  管理管理,无非就是管好财和物,理顺人和事。

  曹操家中好歹也是官宦世家,这点本质,还是能够抓住的,此举也符合一名老练官员的为官之道。

  待到花名册一报上来,曹操就感觉蹊跷:汉安县吃俸禄的官吏,怎么如此之多?

  各房,像工房、吏房、礼房、户房、捕房、教谕、医官倒不奇怪,只不过比别的县寺要多一些。

  尤其是教谕、医官,人数是别的大县人数的几倍!

  但河长、路长、农耕技术发展司、木工指导办公室、水利监察办公室、铁器制作指导司、商务协调发展司、瓷器技术发展司、陶器产销发展司、房地产规划发展司、农场监管司、军属服务司、军地协调办公室....

  这是什么玩意儿?

  竟然还有一个“农牧渔副发展司”——这又是什么鬼?

  这“宗教管理司”是什么玩意儿?

  那“贫民扫盲夜校”扶持司,又是一个什么鬼东西?

  曹操与侄子曹安民、族弟曹休,顿时被这种匪夷所思的官吏名词,给整得齐齐懵了圈!

  “或许,这是文将军为了安置他的亲朋,故意创设的新职位?”

  曹安民猜测道:“毕竟文将军出身贫寒,穷亲戚多,为了让尔等也吃上黄粱,胡乱设置了此等职位?”

  (黄粱,小米,能吃上黄粱,说明生活不错。东汉是郡县制,县寺自行招募吏员,当了吏员,也是县令属下,与皇帝关系不大,因此,吏员没有‘吃皇粮’一说。)

  曹休摇头道:“不像。汉安军兵强马壮,占据的地盘也是不小,文将军若是为了安排亲朋,汉安军中,成百上千的职位不用,何苦在区区汉安县衙,安顿这种升斗小吏之职?”

  曹操皱眉:“奇了个怪哉!”

  此时,铁头乔玄已故。当初乔玄选择文呈接掌“千面”,颇有临终交班之意。

  而乔玄之所以选择文呈,一是乔玄知道曹操不省油,野心颇大。

  二是乔玄派人仔细摸过文呈的根底,知道文呈不会感情用事、不会任人唯亲,更不会贪腐恋权。

  一个立场坚定、立身正派、勇于担当的人,才是乔玄理想的接班人。

  别人不是太清楚其中关节,但曹操是最清楚不过了。

  因此,曹操才想不明白:文呈掌控汉安县之后,怎地会设置了如此之多的、奇奇怪怪的吏员?

  嫌县仓里的钱粮太多了么?

  不过,汉安县可真富庶啊!

  曹操以前,与绝大多数中原士子、官员一样,并不关心益州地界上的事情。

  益州在这些人眼中:蛮夷之地,瘴气弥漫之地,野兽毒蛇出没之地、巫术蛊术盛行之地。

  都敬而远之。

  要仕途没仕途,要诗书没诗书,谈笑无鸿儒、满眼都白丁。

  没意思。

  后来,随着文呈在汉安劫掠富户、开始往京师贩卖胰皂茶叶,乔玄又派人专程调查汉安县,曹操从那时起,就开始知道汉安县很富庶:

  盛产新式瓷器,很是昂贵。

  盛产陶器,汉安陶器远销近千里范围。

  汉安还盛产胰皂、香茗、雪花糖(白糖)、美酒……这些奢侈品。

  如今自己接管汉安县,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大跳:县仓里金银珠宝盈库,兴修的几大粮仓,里面从各地收购来的粮食,堆的满满当当!

  “还是让李功曹、赵县丞,来某公房一趟,听听尔等是如何一个道理罢!”

  曹操吩咐曹安民去请那两位汉安县的实权人物。

  毕竟自己刚刚上任,此地又是汉安军的老巢,曹操还不想与这二人闹僵。

  “恢(正)见过曹县尊。”

  不多时,李恢与赵正联袂而来,双双向曹操拱手行礼。

  “哈哈哈,李功曹、赵县丞何须客气?来来来,坐下说话。”

  曹操招招手,吩咐婢女沏茶。

  “李功曹,某见县寺人员冗杂,我等一米一栗,皆由黎庶供给,县寺招募如此之多的吏员,岂不是大大加重了黎庶百姓的税赋?”

  曹操道:“民生多艰,耕作苦且难,我等身为牧民官员,当体谅民众疾苦,万万不可竭泽而渔呐。”

  李恢起身,向曹操行了一个礼,开口道:“县尊教训的是,我等县寺上下官吏,谨记教诲。”

  曹操心里冷哼一声:谨记教诲?怕是谨记那姓文的教诲罢!

  李恢说完,径自落座,只顾喝茶,再无言语。

  曹操心中虽恼怒:你倒是说呀,让你裁撤吏员,你倒在这里给我装聋作哑?

  但曹操脸上依旧笑意盈盈,捋着短鬓道:“以李功曹只见,这裁撤吏员之事...”

  “哪有多余的吏员可裁撤?”

  赵正脾气直,闻言道:“河长,遇到阴天雷雨,便拿着蓑衣雨帽,铜锣火把,铁哨浮标,前往河道上游巡视,若是遇到山洪暴发,河长便敲锣吹哨,一路狂奔通知沿河村落,以防山洪冲毁房屋、卷走牛羊。河长一年补贴两担粮食,多乎?不多矣!”

  李恢悠悠补充道:“冒着生命之险,哪怕一年减低一户人家的损失,两担粮食,给一个‘河长’的吏职,让其倍感荣幸,惠而不费,值,太值了。”

  “道长,修桥补路,自然是指望不上他。”

  赵正道:“但大小道路上,何处有坑坑洼洼,何处有危石、何处又塌方、何处拥堵,道长可及时通知工房,以便及时处置。”

  李恢叹口气:“道长风里来雨里去,全年巡视于阖县大小道路上。道长一年光草履都得走破十余双,一年补贴三担粮食,给一个‘道路巡视长’的名头,便宜,值,太值了。”

  曹操听的火起:感情在尔等眼里,哪个职位都是花小钱、办大事的职司啊?

  “那‘木工指导办公室、铁器制作指导司’又是一个什么说法?”

  曹休年青,充满了好奇,倒不是他嫌弃吏员太多,而是真心想知道这些衙门的用处!

  “呀,这两司房,那作用就大了去了!”

  李恢放下茶盏,一脸笑意地说道:“我汉安县创收的支柱产业,木器、铁器,可是仅次于雪花糖、陶器瓷器、房地产开发的第四大产业呐!”

  赵正起身,张开双手比划了一个大大的圆圈:“铁器木器,明年给我汉安县纳税,有这么这么大一块金饼那么大!”

  “这么多?”

  曹操、曹休、曹安民齐齐惊呼:“怎么可能?!”

汉末书吏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86487/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