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拉斯堡的德军被击溃之后,多里安便下令让士兵们尽可能的追击。已经完全完成摩托化的“警察旅”自然就是追击的主力了。
“朋友们!前进!前进!把那些德国鬼子赶出南非!”多里安站在敞篷的装甲运兵车上高喊着。
运兵卡车和装甲运兵车的轰鸣声,在德国人的背后响起,就像死神的低吼,宣告着他们的死亡。
就在德国人刚刚缓和一些,想到法国人手里没有坦克,在追击他们的时候也只能用枪械,对装甲目标无可奈何的时候。突然间,一发57.3mm炮弹径直打入了德国人的A7V坦克之中。
那是法国人新研制的反坦克炮,装载在新研制的中型坦克底盘上。这型坦克的官方名字叫做“雷诺”III型坦克。因为其用途广泛也被士兵们称作为“军马”
瞬间,那辆A7V坦克化为一团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开。炮弹弹药库里的弹药爆炸,将机枪弹药库炸上了天,在高温的加持下,在空中,这些子弹的弹药炸开成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
爆炸的冲击波将周围10米的德军都震倒了。离爆炸中心近的那些德军因为爆炸的冲击波而内出血而亡。离得远的德军也有一些被炸上天又掉下来的A7V坦克的装甲而砸死。
然后是第二辆、第三辆。
德国人的士气不复存在。这一支两万余人的加强师也就此溃败。
这个师里面的每一个德国军人,要么被多里安的“警察旅”俘虏,要么被杀死,又或者,逃到其他什么
在西部战区,德国人的防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多里安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之前也说过,他是个“疯子”。
“兄弟们!向西北进军!拿下里特方丹!拿下杭济!把德国佬包围在博兹瓦纳!南非战争万岁!”多里安喊道对着“警察旅”的士兵们喊道。
“南非战争万岁!”士兵们喊道。
在东部还没有取得大进展的突破防线作战,反而在西部实现了。南非指挥部也注意到了多里安的行为,便将一个装甲营和两个装甲连分配到“警察旅”之下。以方便多里安进行突破。现在,“警察旅”有两个装甲营了。
随后,南非指挥部也要求东部的装甲部队尽快发动进攻,好从东西两侧合围德军。
11月21日,从东线调来的装甲营到了多里安手底下。多里安看着这些坦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1月24日,多里安将这些坦克集中使用,很快就又突破了德军好不容易重新组织起来的防线。
“同志们!我们势如破竹!很快我们就可以回家过圣诞了!”多里安高兴的说道。
同时,南非战场指挥部也认为,德国很快就会承认南非的独立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南非仅只是想要独立,法国只是想借此机会把南非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但是德国一方呢?南非的战略价值只有南非人不知道,其他所有人都知道。这么一大块战略资源产区到了谁的手里那都是会使人瞬间富强起来。现在欧洲上的法国已经很难控制了,如果再让法国控制南非,德国可能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但是德国现在也是两难的。在俄罗斯,西俄战争消耗着国力;在南非,还有南非战争;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罗斯,独立分子正蠢蠢欲动。
德国人必须放弃一个。
这是很难抉择的。三块地方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西俄战争是俄国人挑起的,如果听从俄国人的方案,就会失去乌克兰的矿场;如果放弃波兰,那就是放弃了自己的门户,自寻死路;如果放弃南非,那么法国就会崛起,未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最终德国人哪里也没有放弃,代价就是哪里都失去了。
在11月26日,多里安的“警察旅”正在公路上,开往里特方丹。
当时的德国军队大都驻扎在霍塔泽尔到马迪波哥一带。多里安选择开往里特方丹就是为了包围这一支德军。
南非主力军队驻扎在卡图,防御德国人。也给法国志愿军作映衬。
至于东部的装甲旅,也就是党卫军“闪电旅”和“鸢尾花旅”,也启动了发动机,从伯特希特斯特斯告诉前往哈博罗内。
“飙车大赛。”
确实是这样,多里安在和东部的装甲旅飙车,看谁先能够包围德军。
“朋友们!我们可不能甘拜下风啊!我们是打响反击的第一支军队,那么当然我们也必然是让我们国家胜利的军队!”多里安在出发前对着他的士兵们喊道,“同志们!向前冲啊!”
在里特方丹城外,多里安的“警察旅”构筑了一条简易的防线,准备在明天攻城。
在夜晚,法国的堑壕外面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那不是A7V的声音,而是德国在1926年研制的新型轻型坦克“I号坦克”。
虽然这些坦克只有一根37mm反坦克炮,但是用来对付法国赶工设计制造的“军马”坦克也还尚有一战之力。
当法国的士兵们还在熟睡之中,德国人就已经偷偷的靠近了他们了。
但是法国的哨兵发现了他们。
然后,“警察旅”的士兵们迅速组织防线,抵御德国人。
当时多里安正在处理一些事物,还没有睡觉。也正好,在这一天晚上发生了这些。
本来他们以为德国人又是在A7V坦克的掩护下发动的进攻,然后就直接用反坦克枪迎敌。
可是他们发现,这些坦克,有些地方,用反坦克枪打不穿。而且这些坦克比A7V矮了不少。
“这些是‘I号坦克’!”一个士兵喊道。
“看来是德国人看见他们在南非战场的颓势了,开始从欧洲调装备过来了!这说明什么?我的小伙子们?”
“这说明仗会越来越难打!”
“错!”多里安说道,“这说明他们已经没有了优势!他们即将失败!同志们!让我们再加把劲!把这些德国佬赶出南非!”
“把德国佬赶出南非!”
这是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来,第一场现代化的战斗,这是现代坦克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那天晚上就是一场战争的交响乐。37mm的火炮就如同稀稀落落的雨滴一样,是那清脆的钢琴声;57.2mm的火炮就如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是那沉重的定音鼓声。再配合上步枪那如同提琴一般的声音。这场交响乐是如此的美妙!
多里安作为这场交响乐的指挥,也正享受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
就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同时,在后方,法国援南非志愿军指挥部里,那些从法国远渡重洋而来的国社党政治委员也在不遗余力的将南非政府变成国家社会主义的坚实拥护者。在这些政治委员的影响下,南非政府也受法国影响,推行四年计划,改组政府,修改宪法。
现在的南非政府已经是法国的附庸了。
现在,在里特方丹,法德两军已经到了肉搏的地步。
“同志们!这些德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我们只要再坚持下去!我们就会胜利!”说着,多里安就把一个德军打倒在地,“坚持就是胜利!”
这时,在“警察旅”西侧驻扎的骑兵二旅终于赶来。他们拿着短步枪,从德军的侧翼发动进攻。
“看那!是骑兵二旅!是骑兵兄弟们!”“警察旅”的士兵们喊道。
“同志们!胜利就在眼前!让我们把这些德国佬赶出去!”多里安喊道。
战斗直到黎明。最终,前来袭击“警察旅”的近一万名德国军人被歼灭在这里。
而“警察旅”也损失惨重,原来8000人的旅,现在只剩下6700人。
站在堑壕上面的,是多里安。他看着里特方丹,严肃的说道:“是时候休整一下了。”
那天来袭击的德军,几乎就是全部的里特方丹守军了。现在里特方丹城内只有1500名德国军人。当“警察旅”来到里特方丹城下的时候,这1500名德国军人全部投降了。
然后,“警察旅”和骑兵二旅就驻守里特方丹,不再前进。
多里安让手下的传令兵去到后方,说这里需要支援,军队人员严重不足,已经无法再前进。顺便告诉后方,他们俘虏了1500名德国军人。
12月8日,从后方的人员补充到了。运输部队在将新兵送到时候,顺便将那1500名俘虏带回后方。
“5000名新兵……”多里安在他的行军帐篷里自言自语道,“2300名补充到骑兵二旅里面,剩下的2700名补充到‘警察旅’里……”
“报告!”
“请进!”
“旅长!”那名军人对着多里安行了一个国社党党礼,“南非指挥部那里要求我们在休整完之后尽快发动进攻。”
“啊……知道了。你出去吧。”
“好的。旅长。”那名军人又行了一个国社党党礼,转身离去了。
“这些人啊……总是要求我发起进攻。这可都是一个个的人命啊。亚尔诺、安里、濑耳斯……这些人我可都还记得啊……”多里安又自言自语道。
“算了,军令如山,还是国家重要!”多里安突然站了起来,走出他的帐篷,看向远方。
“同志们!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卡拉哈迪!只要我们能够拿下卡拉哈迪!我们就能完成合围德军的任务!我们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法兰西万岁!南非战争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