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官学位于钱塘南湖陈明府祠旁边。据说汉代钱塘常闹水灾,东汉熹平年间,钱塘县令陈浑围塘筑堤,将南湖作为分泄洪水之用,从此钱塘再无洪灾,后人十分感激陈浑,在南湖湖畔,建了一个陈明府祠。
东晋时,朝廷在此修建官学,以为遴选人才之用,一直延用至今。
等唐玄录出示了官学凭证和士族户籍后,负责登记学员信息的中正属官当即给出了家世中上的评价。然后发放了号牌,很顺利的办理了入学手续。
此时的官学远没有明清时候那么完备,但分量更重,入得官学就成为了官员预备,只需通过学院的明经科考试,就能参加九品评定,最差也是个下品,可担R县令之职。
接下来,唐玄录跟着学院的仆从,对照自己的号牌,来到了宿舍。
等推开房门,就看到萧英一身襦袍正坐在窗前看书,
见到唐玄录到来,那萧英双手抱拳微笑道:“鲍兄,我们还真是有缘,又见面了”?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唐玄录也是十分惊讶。
“我怎么不能来,难道就只有鲍兄能参加中正评定吗?”。萧英莞尔一笑又接着说道:“我刚才还在纳闷,谁会成为我的室友呢?不想学院竟让将鲍兄和我安排在一个宿舍,以后数月,还需鲍兄多多关照啊”。
看着眼前彬彬有礼的萧英,唐玄录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是眼前这个人抢走了苏潇潇,让自己的任务横生波折;是他强迫自己来参加中正评定、入仕做官,而他又是萧影的哥哥,这个人还真是奇怪得让自己喜欢不起来。
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是唐玄录也是客气的双手抱拳回礼道:“萧公子言重了,今日你我同窗、更是同舍,确需多多帮衬才好”。
当日下午,学院正式开学,待拜过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后,学院院长兼扬州中正谢谓专门接见了众多士子。
这届士子大约50余人,均是扬州各郡县的士族子弟,但当他看到萧英的时候,明显神色一顿,露出了几丝玩味的笑意。
萧英也是怯生生的微笑回礼致意,仿佛是在讨饶道:“谢夫子,还请多多海涵”。
谢谓顿时轻抚胡须老怀一笑。
接着他又环顾四周对着在场学员朗声道:“诸位士子,欢迎来到我钱塘官学,本学院乃是为国选才,各位家世均是非凡,但既然入我学院,将一视同仁,不得恃强凌弱、不得作奸犯科,不得忤逆师长..........,否则将开除官学,取消中正评定资格,你们可都明白。
众士子听罢,顿时异口同声一礼道:“谨遵夫子之命”。
待到行礼完毕,谢夫子又讲了一些生活注意事项,并给予大家一番勉励,便慢悠悠的离开了。
接着书院的讲习开始授课,讲的是四书五经,这时候的明经科远没有后世科举那么完备,只需考试贴经,并口试经典大义。
贴经就是现在填空题,口试经典大议类似于现在的面试。这对于曾经洞悉并拥有后世明清科举记忆的唐玄录来说,简直是简单至极,再加上在这个愿力空间中,唐玄录修炼了日月存神法,神魂强大,耳聪目明,基本上达到了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效果。
因此,几天下来,唐玄录便将四书五经烂记于胸。这一闲下来,他倒是有时间观察起班中同学起来。
官学学员虽然大都不曾熟识,但作为州郡的预备官员,倒也没有出现什么装逼打脸的现象,毕竟大家都是士族出身、且以后要同殿为臣,低头不见抬头见,氛围倒也融洽。
但由于受当时门阀政治的影响,班上的学员还是明显分作了两个小圈子,一个以萧英、阮郁等人为中心,乃是当朝权贵世家,另外一个主要是没落士族及庶族子弟组成。唐玄录虽然属于没落士族,但因与萧英乃是同舍,倒也算是左右逢源,与两个圈子的众人都很熟络。
特别要说的是自从唐玄录与萧英同舍之后,唐玄录就发现萧英此人博闻强记、才华横溢、温文尔雅,每每谈到时务时,都能提出新意,这让唐玄录对他的印象大大改观了不少,心道:“可能确实是自己一开始说话不注意,让他产生了误会,才会导致了后面的冲突。“”
因此,在一人刻意结交、另一人心中释然的情况下,两人快速成为了好友,萧英对他也是十分关照,有什么事情总是拉着他,不过就是举止太亲密了点,这让唐玄录有点莫名其妙,时常担心萧英会不会有断袖之癖。
这期间,唐玄录曾偷偷运用茅山天眼术进行观气,发现大部分人都是红运罩顶,仅有萧英等一两人头顶泛出金色气运,但奇怪的是自己头顶的气运,怎么也泛出了一丝金色,难道是因为自己准备入仕,才使自己的气运蓬发。
转眼时间过了2月,此时已是清明时节,众位学子相约一起前往西湖踏青游玩,但见湖光山色相连,绿柳翠莺成趣,众人心情放松了不少,有士子提议吟诗作赋,顿时大家纷纷响应,开始驻足指点江山。
唐玄录见状,不由摇了摇头,他不是那种喜欢装逼打脸的人。于是开始脱离队伍,顺着河堤往前走去。
他准备去断桥一观,在哪里回味一下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也算是访古探幽了。
此时,萧英注意到唐玄录的离开,不由快步赶上,问道:“鲍兄,怎么一人,不去和大家一起吟诗作赋?”。
唐玄录指的断桥的方向说道:“原来是萧兄,我看那边风光宜人,就想过去一观”。
“不若一起,如何?”
“荣幸之至”。
听了唐玄录的回答,萧英顿时喜上眉梢的上前一把揽住他的衣袖向前走去。
唐玄录最受不了的也是这个,不由的收了收自己的衣袖,但没有拽出来,只得由萧英去了。
看着萧英欢欣雀跃的样子,他不由心道:“兄弟呀,你别这样了,让人看到不好,如果是妹子,这样做就没啥毛病了,关键我们两个大男人?............要是你变成你妹妹萧影就好了”。
想到这里,唐玄路不由回忆起了那两晚与萧影在秀楼私会的场景,不由得痴了。
此时萧英也注意到唐玄录面带笑意、留着口水的猪哥模样,不由促狭问道:“鲍兄,莫不是又想到了哪位美女?”
“想你妹........”唐玄录下意识就要脱口而出,但突然感到不对,不由变口道:“想你妹妹有没有照拂好苏潇潇”?
“那你到底是想我妹妹了,还是想苏潇潇了?”萧英接着问道。
“我....我”,唐玄录好悬没给呛住,顾左右而言他道:“萧兄,今天的天气真不错,我都想吟诗一首了.......”。
看着唐玄录不自然的做作样子,萧影顿时呵呵笑出声来,口中不由调笑道:“鲍兄,不若我将我妹妹萧影许配给你,到时候再把苏潇潇陪嫁于你,你看可好?”
听了这话,唐玄录顿时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萧英道:“真的、假的?”
“真亦时来假亦真,鲍兄,我这妹妹可不好下嫁呀”说着,萧英慢慢踱步走到了湖边,悠悠道“我的这第一个条件,鲍兄是一定要完成的.........”
正当两人说话的当口,突然,前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紧接着一个妙龄女子开始不停的大呼“放过我吧”“救命”“救命”.........
唐玄录和萧英当即止不住心中的好奇,跟着周围的人群,围了上去,只见在人群中央,一个身穿锦袍的胖子,正一脸淫笑的拉扯着一个妙龄女子,旁边更有两个身强力壮的奴仆正在驱赶着围观的人群“今日乃是县令之子在此游玩,莫多事,莫多事”。
萧英是个嫉恶如仇的性格,那见得了这个,当即跳将出来,大喝道:“朗朗乾坤之下,你们当街强抢民女,还有没有王法了”
“哟,今天,还真有人英雄救美”,那个胖子顿时放开了怀中女子,将之推到两个奴仆身边看管起来,然后一摇一摆的走到萧英近前,面露凶光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白脸,让你管老子的闲事”,说罢一拳就冲着萧英面门锤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