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斗地主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三天后,流寇大队人马安然过境,“秋毫无犯”。

  王知县总算松了一口气,赶紧再去给神佛上香上供。人啊,年纪越大越怕死。

  接下来就要办正事了。

  “朝廷有恩典!抛荒地准许百姓自愿开垦,谁占了就是谁的。这可是天大的善举啊!你们想想看,平常买一亩熟田要花多少钱?现在全部白送!”

  五位里长不为所动,纷纷低头沉默不语。

  傻子才信知县的忽悠。

  田地是白给了,可是历年欠税仍然要一分不少的补缴。这年景,多一亩地就多一份负担。

  任凭知县口吐莲花,循循善诱,里长们就是不上当。

  王象兑一拍桌子,“赋税年年缴不齐,你们说怎么办?”

  自然是凉拌。

  穷不拉几的陕西田赋定额实在离谱,居然占了全国百分之九点三。

  对比一下——

  “鱼米之乡”江西占百分之五出头。

  “湖广熟天下足”的湖广只占百分之四点七。①湖南湖北还没分家。

  “天府之国”四川占百分之二。

  江南苏松两府倒是重赋,但是一算人均,陕西人负担还是比他们苦。

  仅以万历四十六年人均辽饷计,超出35%。陕西啥环境?苏州啥环境?尤其是苏松欠赋天下第一,无他,朝中有人。

  坑不坑?

  能缴齐?

  怎么活?

  “你们这群刁民!本县被罢官之前先砍了你们!”

  知县咆哮公堂,里长们鸦雀无声。

  “辽饷两年中已经拖欠了两千三百两,今年的一千四百两怎么办?”

  “旁的先缓缓。银川驿每年公费一千六百七十六两四钱四分,你们五家均摊,交了钱的回家,交不上的你们看着办。”

  驿站经费向来都是从当地凑措,是众多摊派之一。

  崇祯虽然裁撤了驿站,可是摊派却照原样收取。这样朝廷每年就能额外收入七十万两银子。皇帝真会做买卖。

  王知县放完狠话甩袖离去。

  五位里长被关进柴房,只等交钱赎人。

  “这可如何是好?”

  外面众人商议半天,田见秀想花钱买平安;刘宗敏想抄刀冲进县衙;李过提议去投奔王嘉胤;高一功要回葫芦山摇人……

  李自成都拒了。

  “你们不要慌,我先住几天柴房再说。”

  这一住就是七八天。

  柴房里热闹不减。

  “你要出对子嘛!他是地主!”

  “观棋不语真君子!”

  “这是叶子戏又不是棋。”

  “三四五六七!”

  “炸!”

  “……”

  李自成已经教会他们玩斗地主了。

  叶子戏就是纸牌。“万历末年,民间好叶子戏,图赵宋时山东群盗姓名于牌而斗之,至崇祯时大盛”。后来又演化出马吊、麻将。

  几位里长没一个交赎金,住柴房一样能苦中作乐。

  这年头欠钱的同样是大爷。顶多受点皮肉之苦,反正知县不敢弄死他们。因为里长死一个少一个,再想抓个合格顶包人没那么容易。

  没了里长,知县老爷屁都干不成。

  因为衙门人手太少了。

  衙门里分官、吏、役三种人员。

  官是有编制人员。

  比如向来有“县城四大老爷”的说法。也就是县衙里有“编制”的只四个人——七品的知县、八品的县丞、九品的主簿、未入流的典史。

  他们均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属于“朝廷命官”。

  县里各项事务就由这么四个吃朝廷皇粮的人包办了。有些人口少地盘小的县甚至不设县丞、主簿等副手。

  当然,一个县只靠这些人是管不过来的。

  知县大人日理万机,忙啊,所以手下还要有跑腿的,偷奸耍滑的,老实办事的,端茶倒水的等等,这些被找来干活的人,就是吏和役。

  一个小县可以少至数名吏员,大县可以多至三十余名。

  吏员在县衙里负责具体事务的主要机构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油水丰厚。

  县太爷都是从外地派来的,没根基没班底,甚至除了吟诗作赋写八股外啥政事都不懂;而吏员都是地头蛇,熟悉业务。

  知县必须倚仗吏员才能处理好一县政务,所以有时候地头蛇们甚至都不鸟那些大老爷。

  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安无事最好,不然胥吏们有九十九种办法拾掇县太爷。

  官和吏之外,再往下的杂役人数就更多了。一般的县要有二三百人,大县往往有千余人乃至数千人。

  比如衙内站堂值班的,负责缉捕的,负责治安和防卫的,看守监狱的,厨子更夫马夫轿夫仓夫等等。

  虽然吏和役明面上不拿朝廷俸禄,但是人家的收入相当可观。县里给的正经工资没多少,多的是外块。

  比如衙役向当事人收取的车费鞋袜费饭费茶水钱都属于“正常收费”。还有刁难索贿、挟制主官、监守自盗、盘剥平民、操纵司法、徇私舞弊等等。

  有的胥吏一年陋规收入都有成百上千两银子,过得比县太爷还要滋润。

  毕竟大明出了名的低薪养廉,县太爷月俸折银才三四两银子。

  而县太爷要自掏腰包聘师爷、募仆役,要吃喝拉撒,要养活一家老小,还要纳两房小妾……可怜呐!

  扯远了。

  总之,县衙人手有限,所以必须依靠里长分管乡村。

  不然的话,你今天派三个杂役下乡收税,明天就能多三个失踪人口。

  米脂县百十个杂役面对的是六七百个自然村,出了城就是深山大沟,人死在哪都不知道。

  所谓皇权不下县,不是它不想下县,是下县的成本太高了,还不如交给地方乡绅自治。

  言归正传。

  这边李自成带着里长们“斗地主”,那边知县老爷坐不住了。

  倒不全是因为驿站摊派的事。

  米脂县每年都要给榆林镇解送粮草食盐,现在夏税刚过,正应该启程。可是王嘉胤部农民军此时也在榆林一带晃悠。

  谁敢去?

  还要带着粮草去,分明是羊入虎口。

  经办人员纷纷借口头疼脑热腿抽筋跑肚拉稀推脱,知县也没办法。

  强逼着去的话人家大不了撂挑子不干了。你知县一个人有本事把全县的胥吏衙役全收监?

  不送粮草又不行,一个贻误军机下来,知县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王象兑无奈之下只能把主意打到里长头上。

  “一个个红光满面啊!看来你们还挺喜欢蹲柴房。”

  “啪!”

  老爷猛地一拍惊堂木。

  “站银摊派呢?给个准话,什么时候能交上来?”

  没人言语。

  王象兑叹口气,“别说本县苛待你们,实在是没法子的事。唉……”

  要是能选择的话,他才不来米脂当知县。

  陕西延安、庆阳、平凉三府下辖的州县官缺了半数以上,就是因为这边太苦了,没人愿意干。

  甚至连陕西总督的位置都空了很长时间,也就杨鹤老实巴交的才被撵来上任。

  以延、庆两府论,万历之前,州县官进士出身的占绝大多数,然而到现在举人贡生占九成五。

  还尽是些老汉——“以鸣钟漏尽之年,痿痹不仁之躯,苟县塞责。”

  “延安、庆阳、平凉三府三四十州县官,坐定为老明经之缺。”

  举人本就仕途有限,很难升上去,不免也就自暴自弃了,“潦倒贪残,无所不至”。

  王象兑干咳一声,“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样,本县给你们指一条出路。往榆林卫解送粮草,完成差事者可以顶替五十两摊派。如何?”

  “良机难得啊。谁愿前往?”

  “……”

  五位里长不吭声。

  好死不如赖活着,当然没人愿意去。

  堂下死气沉沉。

  王象兑一一打量着几人,情绪逐渐跌入谷底,内心拔凉拔凉。

  绝望中,他最后把目光定在“精忠报国”的李自成身上。

  “李班头……”

  “我去!”

  李自成懒得听他废话,直接应下了。

  王象兑心花怒放,急忙离座走到近前,彩虹屁连续放了一炷香时间。

  李自成没有妻儿父母,知县就把他弟弟和侄子收在城里“好生招待”。这是为了防止当事人携粮潜逃。

  “二叔,实在不行跑了算求。不用管我。”

  “求娃子尽胡说!二哥,可不敢听他的。”

  李过倒是心宽,李自敬抹着泪叮嘱二哥一定要按时回来。

  “你们俩吃好喝好安分待着,最多十天我就回来了。”李自成安慰他们一通。

  张成在旁边插话道:“大哥放心去办差,两位哥哥有我照顾。”

  张成就是当初干盖虎的杂役甲。

  现在李自成当了班头,他算是名正言顺的小弟了。

  杂役乙张礼抱拳道:“祝大哥此行一帆风顺!”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94955/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