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面刺令(重写版)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先用大祸临头作开头,吸引注意,引人上钩,这不是舌辨之士惯用的手段吗?宋公御没想到区区一个没卵子的寺人,竟然也有些才能。

  他饶有兴致地示意寺人说下去。

  “君上可知,华御事祖上何人?”

  “华督之孙,豺狼之后也。”

  “然也,宋殇公时,华督因垂涎大司马孔父之妻,竟敢率众攻杀大司马,大司马身死,妻室被恣意侮辱于胯下,大司马一门仓皇逃遁鲁国,流为孔氏一族,昔日一国上卿,沦为鲁国陪臣。

  此等狂悖之事,自然为殇公所不容,在朝堂上责备华氏。华督一不做二不休,竟然弑君,从郑国迎立新君,此华氏所以有今日之富且贵也。

  华御事乃华督之后,龙生龙,凤生凤,豺狼之后自是奸绝。

  今日庙堂之上,此獠面有不忿,双目阴恻,仿佛要择人而噬。此情此景,与当年华督何其相似?料想此獠,必视君上为仇雠,小人深恐其人将效华督之故事,萧墙之内,或将有不忍言之患。”

  “贼子尔敢?”宋公御拍案而起。

  “小人素来敬仰君上的无双箭术,然而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不敌群狼,只怕华御事会以众凌寡,依多而胜。人所共知,华氏乃宋国第一公族,有七大封地,兵车五十,带甲五百,敢战之士一千五百有余,窃为君上深患之。”

  “华氏又有何惧?孤一人有贰广之众,五十乘,左师、右师百乘,复有何忧?”

  “君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宋公御洗耳恭听。

  “君上初为人主,国人、大夫未附,民间传有童谣,曰:‘卿位原从君恩来,夏苗宴飨骨肉晤。不识同根州吁弟,最是无情公侯家。’言辞之中,多有暗示,污蔑君上得位不正,愚妇愚夫、缨冠大夫多有听信者。

  一旦有变,华氏必谎称君上犯有弑君篡位之罪,将为宋室征讨,小人恐怕到时候,右师统帅公子成、左师统帅公孙友将为华氏言语所诓骗,故而心中盘桓,按兵不动,等到他们幡然醒悟之时,宫门已破,为时已晚。

  一如当年华督攻打殇公时,左师、右师为其妖言所迷惑,威武之兵不为殇公所用。

  况且今之贰广部队,乃先君所拔擢,与君上不甚亲厚,忠贞难辩。贰广之中,多有耏氏御士。耏氏本是华氏小宗,曾因抗击北方长狄而殉职,庄公赐以耏为氏,允其历代担任都门、宫门戍守之职。

  倘若华御事重金收买耏氏御士之一二,叙以同宗同祖之谊,许以事成之利,则宋之宫门旦夕为内应所开。

  今君之处境,犹如扁舟颠簸于怒涛之上,稍有行差踏错,即为齑粉。伏惟君上明察。”

  宋公闻得长篇大论,汗如浆出,内衫浸湿,脸上却泰然自若,淡淡道:“计将安出?”

  寺人暗中啧啧称赞,对宋公的胆略心性佩服得五体投地,是所谓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真不愧是曾经多年镇守长丘,抵御北方狄人的少司马。

  “愚以为,君上初来乍到,人心向背,须多加时日,细细考量。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也。只是华御事等外臣野心昭彰,万一此獠趁新朝未定之机,猝然发难……

  君上本是长丘之主,心腹旧臣多在长丘城中。长丘远在宋国最西北,关键之时,鞭长莫及。愚以为,君上何不暗中抽调长丘忠贞之士,移入都城?”

  “善。”宋公御采纳了寺人的建议,对他青睐有加,把他拔擢为司宫,为宫内阉人之长,相当于后世赵高的地位。

  寺人做出感激涕零之状,又进言道:“臣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北海有人,美姿仪,家中有一铜镜,每每戴冠佩玉,打理仪容,均为自己容貌所倾醉。常问之镜:‘铜镜铜镜,孰为天下最美之男子?’

  其妻见之,曰:‘天下之绝美,无出夫君之右。’

  家臣见之,曰:‘君美甚,世人无能匹者。’

  一日出游,偶遇一公子行猎,姿仪更甚此人。此人遂知,妻之所以以为他最美,是因为偏爱;家臣之所以以他为最美,是因为有求于己。

  如今君上登临大宝,控有战车七百,牧有生民七十万,偏爱于君上、有求于君上之人,不知凡己。北海之人,仅有一家尚且为人蒙蔽,何况君上呢?

  以臣之愚见,国人的眼睛雪亮无比。当今天下的君王,均只听朝臣之谏言,只阅朝臣之上书,倘若朝臣们不甚可靠,譬如华氏,于国家社稷不利焉。国人本有东市议政之惯例,若能置信箱于东市,使国人可自由上书,上达君听,不论言论是否得体,均不以上书罪人。如此一来,臣料定国人必踊跃上书。臣闻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君上不妨从上书中发掘兴国之谋,遴选才智之士,召之入宫殿,允其面刺政之疏漏、君之过失,不出三年五载,君必大出于天下。"

  宋公御欣然答应。

  ……

  "群臣吏民,能上书孤之过者,受下赏。能面刺孤之过者,受上赏……"

  宋公御的"面刺令"很快被张贴在众目睽睽之下。戴拂见了顿时兴奋不已。

  他出身子姓戴氏,乃宋戴公之后,但是祖上一连数代都庸碌无才干,又是旁支庶出,氏族经年无人在朝中做官,渐渐落寞下来。到了戴拂这一代,只能做一个小小的狱吏,在司寇衙门的大牢里,看守罪犯,混个温饱而已。别人犯罪也就在牢里呆一阵子,戴拂却要在此工作一辈子。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和坐牢没什么两样。

  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戴拂心脏狂跳,飞奔至友人家中。

  “弥远!我复兴门楣的机会来了!”戴拂仿佛看到自己出将入相的一天:“今上颁布了面刺令,卿大夫以下之人,也能上达天听,倘若能够上陈雅言,为君上所采纳,我戴氏,或许就能重新屹立于朝堂之上!”

  在戴拂心中,宋公御的形象渐渐高大了起来,简直能与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周公相媲美。

  “春风,我看未必,你别高兴得太早。”友人喊了戴拂的字:“以我之见,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广纳谏言,或许是善政的开始,也可能是恶政的发端。春风不如暂时观望,静观后续。”

  戴拂却对友人的言论很不以为然:“弥远,你又开始了说你那一套‘不敢为天下先’的囫囵话了?要是事事观望,事事不争先,上书的人多如牛毛,到时候,哪有一官半职还留待于我?

  你好歹是个染人,大小也是个官。我呢?狱吏!你也站在我的角度看看,好的不?”

  庄遥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讲了个故事:“楚国有一只神龟,享年三千岁,楚王以锦缎玉匣,把他供奉在宗庙中。如果你是那只神龟,你是愿意死去被高奉于庙堂之高?还是情愿在烂泥巴里扭动尾巴呢?”

  “我情愿死在高堂上。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如朽木腐草?我自幼学文习武,不是为了和监狱的罪犯打交道的,里面的日子我受够了。”

  “春风,自周公以来,多少从政者都愿意广纳言论。结果如何呢?

  如果一封上书要一刻钟去处理,一个时辰只能处理八封。一天也就三十二封而已。国人有冤情的伸冤,有意见的提意见,七十万人的国家,哪个国君处理得过来?

  到最后还不是让朝臣、寺人帮着筛选?

  接近并影响君主的决策,本就是朝臣、寺人的特权,也是他们的立身之阶,岂会轻易让下面的国人分一杯羹?

  若是君主能力不足,就会被左右所操纵,把不利于自己的上书藏匿,只让君主接触到有利于权臣近侍的上书出现在君主案上。

  这就是我说的多则惑。所以我劝你,万不可为天下先。若君上明达还好,倘若被左右所蒙蔽,上书甚至于有杀身之祸。”

  戴拂反驳道:“宋公御昔日在长丘抵御长狄,屡战屡胜,我料定他不是无能之辈。”

  “军事能力,不代表政治能力。几百年前,殷王纣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东征夷方,战无不胜,拓地千里,而今安在哉?坟头之草,亭亭如盖矣!”

宋国崛起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98600/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