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公开太空实验,新主张:学习、超越!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会议室里。

  在听了赵老师的提问后,所有人都知道他为什么支持研究。

  强S波的能量传送特性,用在军事上简直是不讲道理。

  当在地球的一边,就可以锁定另一边的位置并进行无法拦截的瞬时打击,敌对方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连做出反应都来不及。

  这就是跨次元的武器技术,就像是几百年前的战争中突然出现了大规模杀伤的制导导弹,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一方才刚刚集结好军队,还没有朝着对手方向行军,就已经被导弹炸的一个不留。

  很多人心情是复杂的。

  之前他们都觉得,引力场技术就已经是跨次元的武器,七万米以上的高空上,利用飞船释放引力武器,就可以对于地面进行大范围的破坏。

  这就已经是很不讲道理的技术了。

  问题在于,光压发动机为核心制造的飞船,灵活性必定会差很多。

  几万公里可不是不够到的,技术稍高一些导弹都能造成威胁。

  如果进行大范围的饱和攻击,只要一发导弹的命中了飞船,就能够把飞船击落下来,甚至,有导弹在飞船距离近的位置爆炸,也会对飞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的技术就不一样了,能随意在任何位置制造,穿透地球直线威胁到地球的另一边。

  当然,威力相对肯定差一些,但问题是可以做到定点打击对手,没有任何反应时间,也不可能有任何反抗之力。

  如果能够把传送能量的强度,也就是威力提升上来,就会显得非常的夸张。

  这并不存在技术瓶颈。

  不管是任何的武器,横向提升速度都是非常快的,比如说,能够制造出炸药,那么就能够制造出大范围剧烈山上的炸弹。

  能够制造出小型的原子弹,很快就能制造出超大范围杀伤性的致命性核武器。

  现在传送能量的强度并不确定,但只要能够做到能量传送,那么和传送超高强度能量之间,就不存在技术瓶颈了,差别只是量的积累而已。

  有了这样的武器以后,放眼全世界还会有对手吗?

  谁还敢来挑衅?

  如果发生了某种争端,对方的高级人物甚至都不敢在公开场合出现。

  即便是高级人物都躲藏起来,但很多建筑、基地是不能移动的,像是机场、军事基地、港口、停泊的航母等等。

  这些都可以随时进行打击。

  在众人的复杂心态中,主管军事科技的邓老师,也举手表决道,

  邓老师同意并不意外。

  他负责的就是军事科技,能获得一项跨次元打击对手的超高端军事技术,付出再多也值得了,更何况就只是公开实验,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其他老师不会只从军事方面去考虑,因为当前的局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在军事领域方面,种花家早就已经是第一,几艘空舰飞船就很有威慑力,足以让任何大型舰艇不敢接近,周边也很久没有出现过军事演习。

  种花家现有的军事能力,已经对全世界形成了威慑,再继续提升也只是威慑力更强。

  他们也要考虑其他的因素,比如,安全性以及太空实验的后续影响。

  所有人重新看向了台上。

  王浩则是继续讲解道,

  这一点,领导组是认可的。

  在各项科学领域中,材料学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任何科技、产品都离不开材料,能研制出多种全新的材料,就说明技术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发展潜力。

  王浩继续道,

  王浩说到这里的时候,领导组的人都是一片茫然,他们可听不懂高深理论,但下一刻他们就惊住了,

  赵老师一个机灵,顿时开口问道,

  其他人都听的直冒冷汗,心道不愧是军方负责人,王院士的话音才刚落,就能反应过来要把炸弹传过去?

  王浩也扯了扯嘴角,回答说道,

  其他人听到物质传送的内容,也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反对的了。

  物质传送,那不就是虫洞吗?

  虫洞,可是未来科技,都不用说,肯定牵扯到宇宙探索,宇宙探索也是人类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领导组的人都觉得自己的视野提高了,他们不再只着眼于国际关系、着眼于地球,而是看向了更遥远的宇宙。

  现在国际上的争端,包括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的各种竞争系,其最深层次的原因,都可以归纳为‘不断增加的人口以及有限的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

  如果全世界只有几万人、几十万人,即便科技再发达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矛盾,还会出现互帮互助、团结友好的环境,因为资源和土地根本是用不完的。

  但是,地球太小了、人口太多了。

  人类已经快要把地球的陆地占满了,而每一个人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资源,还都希望生活越来越好,相互之间自然会争夺资源。

  如果放眼整个宇宙,科技发展到能够进行跨星球的资源开采,甚至能够进行星际移民的程度,各种矛盾和冲突自然会大大降低。

  宇宙是无限广阔的,资源也是无限多的。

  ……

  会议室后续的讨论,并不是是否进行实验,而是如何去最大可能的降低影响。

  一时的讨论肯定得不到结果。

  领导组返回以后又

  召开了好几次内部会议,最终敲定的却是个简单方案。

  一周后。

  高端部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宣布要进行一项湮灭物理相关的基础实验研究,实验的名字叫做‘太空能量传送"。

  等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媒体就把消息发布了出去,顿时引起了国际舆论的热议。

  媒体的报道大多只是进行陈述,到了讨论阶段就变得很有意思,因为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也根本搞不懂具体要进行什么样的实验。

  有国际媒体邀请了湮灭组织负责人比尔-布莱恩,希望他能够针对新实验说些什么。

  比尔-布莱恩说道,

  这个说法得到了好多顶尖物理学家认可。

  种花家掌握大范围引力场技术已经不是秘密,他们可以在几十公里以外制造大范围的引力场,甚至能以此影响到卫星的轨道。

  在大范围的引力场中,进行某项能量实验,看能量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是有可能的,在地面上会受到地球引力的干扰,而太空中地球引力效果很弱,为了排除地球引力干扰,放在太空中是很可能的。

  比尔-布莱恩继续道,

  比尔-布莱恩说了很多,谈到了好几种技术和科技,但后续没有个确定的说法,所以得到认可的还是‘大范围引力场内的能量研究"。

  比尔-布莱恩并不是唯一做针对性发言的学者,有很多物理学家都站出来说起自己的想法,也导致国际舆论中充斥着各种说法。

  国内舆论也是如此。

  强S波相关研究是绝对保密的,包括领导层在内知道的人也只有几百个,其他人根本得不到消息,研究也不可能放在舆论上说。

  国内的舆论也都是各种分析,但根本没有人敢去想,进行的就是‘能量传送实验"。

  ……

  地球的另一边。

  白房子的主人已经更换,新的一号决策人才刚刚上任,就表现出了实干能力。

  在上任的第一天,一号决策人就宣布筹资200亿美元,专门用于‘特殊科技研发政府支持拨款",实际上,就是湮灭物理、湮灭科技相关的研究。

  一号决策人还宣布了高达3000亿美元的庞大科技

  支持计划,牵扯到非常庞大的资金,他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必须要得到国-会的批准。

  同时,他还进行了多项人事任命。

  其中有一项人事任命很不起眼,但受到的关注却非常多,就是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负责人--

  莫尔森-邓。

  莫尔森-邓是一个华人,他参与了阿迈瑞肯军方的F射线技术相关研发,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帮助研究稳定了F射线设备,并精准测定了很多的数据。

  现在莫尔森-邓被任命为格鲁姆湖计划负责人,作为一个华人科学家来说,担任如此高的职位还是非常受到关注的,也代表了他本人拥有着非常优秀的科研以及管理能力。

  一号决策人上任还是非常受到关注的。

  在科技发展领域,他的主张得到了广泛认可,

  这种主张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阿迈瑞肯的学术界,最开始就是埋头和种花家进行竞争,根本不进行任何的交流,就导致差距越拉越大。

  种花家掌握了好几种高端技术,甚至制造出能去往木星的大型飞船,而他们连湮灭物理的基础都没有研究明白。

  现在又多了一项不明白的研究---太空能量传送实验?

  这到底是什么!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02332/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