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玉也觉得脑瓜子嗡嗡的,没奈何的道:兹事体大……朱祁玉没这个魄力拍板。杭敏继续道:朱祁玉没好气的道:杭敏哦了一声,接着又想上奏。朱祁玉脑壳疼,杭敏道:,在炼钢厂的全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没钱了。」朱祁玉两手一摊,众臣一阵好笑。感情咱家这天子,只会这一句。没有太子,陛下就不会治国了?但没人反对。毕竟太子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如东宫军研院搞出来的东风系列火器,给大明军事带来的跃迁,大家肉眼可见,没有东宫军研院,去年和今年与漠北的战事,不会如此爽快的大胜。农部尚书林聪出列,朱祁玉眼睛一亮,相对于工部的工科院,朱祁玉更看重农部的农科院,毕竟农科院弄的是番薯的种植,这玩意儿要是能全国推广把产量弄起来,直接解决粮食问题。粮食问题解决,人口就会暴涨。人口暴涨……国家自然就强盛了。林聪道:亩产一千二三百斤?很不错了!朱祁玉道:扫视了一遍,问道:无人吱声。吱声了也是太子回朝再议,那不如等太子回来后再上奏。朱祁玉便道:陆瑜立即领旨。众臣告退。朱祁玉发现于谦也没走,知道于少保有事,待其他臣子退下后,先对留下来的陈汝言道:陈汝言心中一惊。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想来也是,他陈汝言都从兵部郎中高升到了刑部尚书,锦衣卫早就把他府邸内内外外彻查了一遍,无论给石东山做的假身份有多逼真,都会有破绽。陈汝言犹豫着要怎么回答时,朱祁玉继续道:顿了一下,锦衣卫就一直没放弃过对陈汝言的监视。于谦若有所思,陈汝言叹了口气,朱祁玉和于谦对视一眼。陈汝言继续道:陈汝言知道,这个时候想再瞒下去,几乎不可能,锦衣卫的能力母庸置疑,既然陛下今日提到了石东山,那显然是有确凿证据了。隐瞒无用,赶紧弃车保帅。朱祁玉啪的一下站了起来,门口的舒良一听,卧槽,石亨余孽,哪还敢怠慢,急忙冲进来拱卫在朱祁玉左右。于谦没动。都这个时候了,陈汝言哪还会对天子有什么想法。陈汝言如此这般一说,最后痛心疾首的说,只是因为当年为了在仕途上有前途,所以去攀附石亨,送了几次礼,就被石后拿捏,微臣早想摆脱石后的威胁和掌控,可又舍不得九卿之崇高,如今败露,微臣无话可说,请陛下责罚……态度很诚恳,声泪俱下。朱祁玉听得也是大为感触,他这人本来就心软,而且这几年陈汝言的工作确实无可挑剔,要不然也不会一路高升到九卿之列。看向于谦,于谦略一思索,朱祁玉其实也很欣赏陈汝言的能力,闻言道:舒良立即去将等候在殿外的锦衣卫指挥使刘敬喊进来。卢忠已经病逝。由刘敬接任锦衣卫指挥使。刘敬着人将陈汝言押往诏狱,又奉圣旨去陈汝言府邸捉拿石后。朱祁玉这才看向于谦,问道:态度很谦逊。虽然朱祁玉当年忌惮于谦,虽然石亨、沉煜方瑛等人反叛时,于谦中立,不过好在这些反叛都没成功,于谦的中立也便不是什么罪了。而且自福建朱遵惜叛乱后,于谦放弃了兵权,出任东宫属官和兵部尚书后,都任劳任怨,朱祁玉现在对于谦信重有加。也格外尊重于谦。不出意外,于谦将会成为三杨那般的人物。于谦轻轻叹道:台湾一战,于谦彻底放心了。如果是以前,于谦甚至愿意死在朝堂上,也要一肩承担起重振大明的担子,可这些年下来,于谦发现当今陛下和太子,永远不会是下一个堡宗。于谦不再有任何担心。而且他老了。落叶归根,趁现在身体还行,致仕回老家去养老。朱祁玉愣了好一阵,才道:免费阅读../129//.html
第二百九十三章 只会说“太子回朝再议”的景泰帝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