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龙辇,在洛阳停留了好一阵。直到孙思邈的亲传弟子林杏快马前来帮忙开方调养了一番后,皇后的身体稍稍好转了那么几分,这才再度启程。这一动,中途再无停歇。……一个半月后!泰山脚下,乌泱泱的一大片人。李世民从龙辇上走了下来,宣布道:“自此地起,再不坐轿!”“所有人,随朕步行上山,告祭上天!”说罢,他已然是一马当先,登上了石阶。“这可真是个体力活儿啊……老话说,望山跑死马,这泰山别看不高,这绕来绕去的,能把人给绕死……”“别叨咕了,来都来了,省点力气爬山吧!”“来,扯根树枝当拐杖……”众大臣以及子嗣们成群结队,除了女眷们不上山顶以外,其他人皆是跟在了皇帝屁股后头。虽然连续几个月的车马劳顿,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武将们还好,毕竟体魄强健,可文官们一个个都有些遭不住……但此刻爬山,大家心里头还是带着一股子劲儿的。泰山之巅,就在眼前!只要登上去,亲眼目睹了封禅大典,那也算是不枉此生了!老了吹牛也有谈资啊!哒哒。只行了一会儿,小胖子李泰已然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不……不行了。”“我不行了……”“打死……打死我也走不动了……”他噗通一声坐在了石阶上,说啥都不肯动了。这一段山路,跟要了他小命似的!“青雀,来跟我比啊!”李承乾倒是身轻如燕的蹦来蹦去,笑着招手道,“看谁先到山顶!”“你……你赢了。”李泰翻着白眼。别的事情他都得争一个高低,这事儿他是真的不想争。“别扫兴嘛……这才到哪儿……”李承乾撇了撇嘴,下来扯他。可一扯两扯,根本扯不动啊!“二哥,张嘴。”一边的李丽质手里攥着个东西,朝着李泰道。“啊——”李泰张开了嘴巴。啪。李丽质一扔,李泰只觉得嘴里多了一片冰冰凉的玩意儿。这玩意儿在嘴里,一下就让他气不喘了。“诶?这是啥?”他将那片东西从嘴里拿了出来,一脸惊奇的道,“能治我的气喘?”“这是党参!补气的!”李丽质昂首道,“你太胖了,一看气就阻滞虚脱,嘴里含片党参,能让你把气匀一匀,这样还能往上走走……快点起来吧!咱们不能掉队,不然父皇要骂的!”李泰连连点头,将党参重新含回了嘴里,挣扎着爬了起来。“你这医术学的是真行!”他竖了竖大拇指,赞道,“以后有病都找你治!”“好,那说定了!”李丽质咧嘴一笑。这实验药人,不就来了么?……半山腰处,李世民弯下了腰,气喘不已。“这泰山看着不高,可爬起来……是真累啊!”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吁道,“还好观音婢不用上来,否则,非得把她累死!”封禅大殿,分为封和禅两个部分。一个祭天,一个祭地。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脚。祭天的部分,由他来主导完成,等下了山再祭地,则是皇帝皇后共同完成。如此,皇后倒也少受一份罪。“泰山乃是五岳之首,不是没有原因的。”徐风雷在他的身侧笑道,“传说此地的神灵,名叫泰山府君,亦或者叫东岳大帝,乃是掌管冥界的大帝。”“还有说法,说这泰山之下,便是幽冥界。这泰山之上,有众多神灵。”李世民眉头一挑。“那倒是要谨慎一些,朕也得多拜拜。”他朝着虚空拱了拱手。虽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水路大会都已经做完了,他俩的头和心脏也都开了棺材,重新给他们安置好了。但李二的心中,多少还是有几分记挂着,有些时候做梦还是会梦到。要是多拜拜这‘泰山府君’、‘东岳大帝’,能让他免受此苦,那他还是乐意一拜的。唐人嘛……主打的就是一个实用!“陛下,要不要歇一歇,来一根。”徐风雷开始掏兜。李世民翻了个白眼。“刚说了要恭敬一些,还来一根呢……”他没好气的道,“今天,戒烟!”“不歇息了,继续冲!”话音落下,他又上了好几个台阶。刚刚跟上来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傻了眼。他们看皇帝休息了,正也想休息一阵呢,谁想到刚走到,皇帝又一溜烟的上去了!这特么的……“继续吧,诸位相公。”徐风雷负手笑道。“这……这爬完一趟,寿命都得少一截!”长孙无忌叫道。……烈日高悬。大唐皇帝李世民,于正午时分,登临泰山之巅。前方,是一片高坡。而高坡之下,是几座连绵的山脉,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呼——”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只觉得浑身有一股豪迈之气迸发而出!他想吟诗一首,却又不知道从何念起。正此时,徐风雷俯瞰着脚下的山脉与平原,忍不住感慨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不愧是诗圣!短短两句话,道尽了登临泰山最大的感受!啪,啪!李世民眼睛一亮,抚掌大笑道:“好一个一览众山小!”“朕这一览,不光是众山小,从古至今的帝王,此刻在朕的眼中,亦是渺小!”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能登临此地?有资格登临此地?鲜有!而他,如今也成为其中的一员了,且自认为,是最有资格的一员!比秦皇、汉武、光武……都更有资格!他李世民,打下这江山,灭了那突厥,为四夷之天可汗,有底气讲这句话!“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俯首,在这泰山之巅,山呼万岁!李世民的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再上扬!这一刻,他的心有宇宙般大,能容天地!能御万方!咣!一座鼎在上百人的轮流搬抬之下,也被送上了泰山之巅。祭天需要的一应物品,也全都带了上来。“陛下,吉时已到!”侍从高喊了一声,将祭天表文送到了李世民的手里。李世民双手捧着表文,神色恭谨。他双膝跪在鼎前,朗声道:“臣以寡德,只承上天,属当蕃锡,思所以阜康兆民,式凭神只。”“谨以丹诚之诚,肆於玄岱之礼,霜露载谨,愧深烟槱,顶沥心笺,无措祈佑。”“上天之灵,鉴臣至怀,庶有永慕,如彼精诚,称兹中祷,群望攸归,实惟攸乐!”“……”表文略有点长,上来先是把祭天专有的语句诵读了一遍,而后便是开始叙说自己的功德。平定战乱啦。济世安民啦。灭亡突厥啦。万国来朝啊……李世民把自己所有的功绩全都念叨了一遍,徐风雷看着有点想笑。那模样就跟儿子像老爹汇报期末成绩似的。最后还要来一句,我干得还不错吧?然后就眼睛扑闪扑闪的求表扬……不过认真说起来……皇帝自称天子,那还真是儿子给爸爸求表扬呢。哗!李世民念诵完了祭天表文,将其点燃,扔进了鼎内,神色也是颇有几分满意。这不数不知道,一数,咱干得还是不错滴!这老天爷不得赏他点什么?嗤嗤……表文在鼎内很快就烧完了。可上天,似乎并没有丝毫的表示。太阳依旧高悬,风也不曾吹动。李世民等了一会儿,不禁有些失望……什么,都没发生啊!“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长孙无忌忽的下拜贺道,“上苍一定对您十分的满意!”李世民微微转头。“哦?”他讶异道,“这是何说法?”长孙无忌恭声道:“回陛下,当初秦始皇到泰山祭天的时候,刚一祭完,原本晴朗的天空,霎时便电闪雷鸣,狂风不止,下起了暴雨!”“秦始皇差点淋成了落汤鸡,好在有五颗大树为他遮蔽风雨,他才能不那么狼狈,那五颗树,也被秦始皇封为五大夫树。”“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始皇当初的功绩虽大,却并不能让上苍满意,甚至是让上苍不满了,这才降下惩罚!”“而包括汉武帝、光武帝在内,他们封禅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出了一些事,并不算太顺利。”“唯有陛下您!祭天表文一送,依旧风朗气清!无半点风波!这,必定是因为上苍满意哇!”徐风雷听到这番话,神色不禁有些古怪。这长孙无忌,是真能吹捧啊!没动静,也能被他吹成上苍满意?牛逼牛逼,我服了,论拍马屁你是独一档的!果然,李世民听到这番话,嘴角也是微微上扬,整个心情也重新愉悦了起来。“是这样吗?”他又问道。“是这样!”长孙无忌无比的肯定。“房爱卿,魏爱卿,你们博闻多识,真如长孙无忌所说?”李世民又看向房玄龄、魏征几个,再度问道。房玄龄与魏征相视一眼。“秦始皇帝封禅遇风雨之事,的确是有的,那五大夫树的遗迹尚在。所以……应该是这样。”“没错,应该是……”两人皆是附和。魏征就是再爱找茬,也不会在这种时候乱讲。这种时候,要是唱反调,那简直就是找死!“啊……哈。”李世民顿时开怀,又看向徐风雷,歪头问道,“太师,你觉得呢?”徐风雷双手叉腰,咧开嘴道:“臣以为,天行有常,不以……”“好了好了,你不用讲了,朕知道了。”李世民完全不想听他那话,挥手道,“既然诸爱卿都觉得这是上苍满意,那朕且认同了!”“随朕一同,再拜上苍!”说罢,他猛地一转身,跪伏在了地上,朝着大鼎叩首。群臣以及众子弟皆是齐齐下跪,一连三拜。徐风雷撇了撇嘴,也是顺着一同下拜。不过,对于长孙无忌的话,他却是有些不以为然。天行有常,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是自然现象,干嘛非要跟玄学扯在一块呢?秦始皇祭天的时候下了雨,就证明上苍不满意了?那换个解释,可不可以是上苍太过于满意,一激动降下了甘霖,福泽大地?一种现象,怎么解释都成,讨个吉利没问题,但捧一踩一完全没必要啊。在他心中,秦始皇身为祖龙,别的不论,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功劳还是很大的!数拜之后,李世民正起身,却听侍从来报:“陛下,在北坡发现了泰山石刻,是当初秦始皇留下的!”“还有汉武帝、光武帝,都留下了石碑!”李世民微微颔首。好不容易来一趟,自然要留下点什么!普通游客嘛,就写个xxx到此一游,皇帝则是立下一块碑,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差别。“石刻匠可在?”他问道。“回陛下,都在,一应俱全!”阎立德恭声道。为了这一趟封禅,他可是拖家带口,啥工科人才都带了。自然,也少不了石刻匠。“好!当年秦始皇的石刻碑文,是李斯所写!”李世民挥手道,“今时今日,谁愿为朕作一石碑,流芳百世?”此言一出,群臣皆是心神一动。流芳百世的机会,来了呀!谁能夺得这个机会,谁就是这次泰山封禅除了皇帝之外最靓的崽!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后,也依旧熠熠生辉!长孙无忌跃跃欲试,房玄龄也有些意动。但此时此刻,谁都没有厚着脸皮自告奋勇……而就在此时,徐风雷却是举手道:“臣不才,愿为陛下写一篇碑文,伫立泰山之巅,以传万世!”别人都扭捏,那他来!刚好,他脑子里也有一些想法,一些话,想要借此机会,传达下去!“嗯?”李世民一挑眉,笑道,“太师竟有此志?”他原以为徐风雷不会凑这个热闹,要这个名头。没想到,这小子也免不了俗啊!“有!”徐风雷拱手道,“请陛下准许!”李世民一挥手,也不吝啬,果断道:“好!那就由你来谱写!朕也想看看,你会写出怎样的碑文来!”“太师,请吧!”
第五百一十三章 登泰山之巅,李世民祭天表功!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