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纵横家~犀首——公孙衍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公孙衍为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和张仪是对手。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国。

  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经过魏国时,献计于公孙衍。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辆乘就可以了。您把车子陈列在庭中,公开宣称,要到燕国和赵国去。”公孙衍照办了,燕赵之王派使者迎公孙衍到他们的国中,楚王听说,大怒,以为田需欺负他,就全不听从田需的话了。齐国听说公孙衍要到燕赵去,也派人以国事相托。于是,公孙衍行三国相事,有了相当大的权力。

  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张仪相魏。公孙衍设法取得韩国当权的支持,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公元前319年,张仪被迫去魏,公孙衍代张仪为魏相。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攻秦。这次进攻,没有取胜,五国联军至函谷关而还。但这次进攻,还是一次有名的对秦的进攻。

  西戎义渠跟魏有往来。有一次,义渠君朝魏。公孙衍就趁这个机会,劝告义渠君加强对秦的警惕。他说,如中原无事,秦就要对你们烧杀掠夺;如果中原有事,秦将轻使重币去同你们交好。后来,五国攻秦。恰巧这个时候,秦以文绣千纯,美女百人,遗义渠君。义渠君集合群臣议论这件事。义渠君说,这就是公孙衍当年所说的那话了。于是起兵袭秦,大败秦人。

  与张仪一样,公孙衍也是魏国人。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正日益强大。在此之前,齐国经过马陵之战,全歼魏国10万大军;秦国通过进攻河西,诱俘魏国主将公子昂。魏国屡战屡败,主力尽失。秦惠文王继位后虽然杀了商鞅,重用公孙衍,但商鞅制订法令仍在继续施行。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任大良造后,很快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他们所割让的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也是公孙衍的家乡。50多年前,魏国名将吴起正是在这里以区区5万武卒打败了秦国的50万大军,从而长期占据河西之地。

  河西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粮食的控制都很严,经常利用粮食问题来卡对方的脖子。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死死地压制着秦国,卡死了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秦国不甘心受到魏国的盘剥,多次进攻河西,但都没有能够打通中原通道。

  公孙衍当然明白河西之地的战略地位。中原是当时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着各国的粮食命脉。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拥有充足的粮食补给,才能在战略上处于主动。但是,对于秦国来说,只有占据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

  魏国被迫割阴晋与秦国修好,秦国东进中原的一颗钉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把“阴晋”这个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

  就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

  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

  此时,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力衰退。于是,公孙衍就想拉拢别的国家,靠联合出击取胜。他首先找到齐国名将田朌,动员他出兵一起进攻赵国,还说只要出兵五万人,就可以很快打败赵国。田朌认为他说得太容易了,恐怕以后会带来大麻烦。公孙衍说,如果说得太难了,两国的国君就不同意出了。等出兵之后,两国国君见有危险,肯定会派兵增援的。后来果然如此,赵国被联军打得大败。

  合纵首尝胜果,引起了秦国的高度警觉。为防止齐楚魏合纵对秦国带来的威胁,张仪软硬兼施,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他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

  当时,魏国宰相的惠施也主张合纵,多次陪同魏惠王朝见齐威王。魏惠王与齐威王互相推尊为王,又派太子出使齐国为人质,与齐国结盟。但是,由于张仪的破坏,合纵策略暂时遭到失败。在这种形势下,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

  所谓的“五国相王”,就是说,这五国一起互相承认对方称王。由于魏国早已经称王,韩国也在此前称王,这样就等于抬高了另外三国的君主身份,达到合纵的目的。

  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目的当然是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此做法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为了拉拢魏国,楚国打算废掉魏国现任太子,立在楚国的魏公子为太子,还派兵攻打魏国,占领8个城邑。

  在各大国的反对下,“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

  合纵再次失败后,魏国开始全面倒向秦国。于是,罢免了主张合纵的宰相惠施,改任张仪为魏国宰相。

  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对外宣布免去张仪的相职,但张仪实际上却是身兼两国宰相,目的是更有效地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在此之前,为彻底打开通往中原的通道,张仪曾率军猛攻魏国,攻取了多处战略要地,把魏国的势力赶出了黄河以西。通过多次争夺,秦国已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进可攻,退可守,对各国威胁很大。

  张仪当上魏国的宰相后,秦国便向魏国和韩国借道进攻齐国。齐威王派军应战,顽强抵抗,大胜秦军。

  秦国的这场失败,使张仪的连横策略遭受挫折。魏国内部主张亲齐的势力再次抬头。齐、楚两国要求驱逐张仪,魏国也派出使者到楚、赵、燕等国游说,争取合纵。

  公元前319年,魏国把张仪逐回到秦国。公孙衍主张合纵,而且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被任命为魏国宰相。

  公孙衍登上魏国相位,标志着东方各国的合纵联盟再次形成。公孙衍说服诸侯,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的兵马,联合出兵攻打秦国。但由于各国利害不同,各国君主各有打算,实际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

  联军气势汹汹攻到函谷关,遭到秦国出兵反击,结果竟不堪一击,一战而溃。魏国遭受损失较大,转而向秦国请求讲和,于是五国纷纷退兵。秦国乘胜追击,攻打没有求和的赵国。齐国也落井下石,趁机进攻赵国。赵国连遭惨败,大将几乎丧尽,损兵8万多人。“五国伐秦”宣告失败。

  公孙衍发动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后,魏国大臣田需乘机指责、中伤公孙衍。魏襄王不再信任公孙衍,魏国大权接着由田需所掌握。公孙衍在魏国呆不下去了,打算到韩国去。

  公孙衍对中伤自己的田需十分不满,于是就向魏襄王建议请齐国公子田文接替自己当宰相。魏襄王同意后,公孙衍到齐国请来了田文,自己则去韩国当了宰相。

  这样,公孙衍为韩国宰相,田文为魏国宰相,而且取得齐国宰相田婴的支持,合纵的形势又好转了。

  公孙衍虽然被排挤出了魏国,但他的政敌田需等却仍然无法高兴起来。继任宰相田文是惹不起的齐国公子,此时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但不久便大放异彩,史称“孟尝君”。

  在公孙衍的策划下,新一轮的合纵运动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秦惠王为此深感不安,决定发兵攻打韩国。战斗打响后,韩国明显不占优势,其他盟国竟然无人发兵相救。

  前线日益吃紧,主张和秦连横的韩国大臣公仲朋,建议割地讲和,与秦国一起伐楚。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急忙作出出兵救韩的样子,让战车停满了通向中原的大道。韩国接到报告,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取消了入秦求和的计划。

  秦王大怒,下令向韩国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两军相持一年多,韩军被打得大败。公孙衍无力回天,只好逃走。

  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义渠是西方游牧民族政权,多年来始终与秦国为敌。在公孙衍积极组织合纵之际,义渠的国君恰好来到魏国。公孙衍求见义渠君,告诉他,秦国和东方各国交战时,就会奉上重礼讨好义渠;与各国和平时,就会掠夺义渠。他希望义渠国君警惕这一点,不要被秦国所蒙蔽。后来,秦国出动大军攻打韩国时,献上“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与义渠修好。义渠君果如公孙衍所言,趁机发兵攻打秦国,大破秦军。由于本土遭到破坏,秦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六国的战争。

  然而,公孙衍虽然组织了多次对秦国的进攻,却几乎均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策略是错误的,而说明各国离心离德,根本没有很好地贯彻他的合纵策略。

  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强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写。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当时,已经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色色的君主们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

  公孙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合纵事业的创始人,与张仪齐名。但史书关于他生平事迹的记载并不详细,流传下来的事迹也不多。《史记》有公孙衍传,系附于张仪传。《战国策》中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

  从史籍记载来看,公孙衍在韩国担任宰相,率军与秦国作战失败后,再次回到了魏国。但魏国朝廷勾心斗角,公孙衍没有能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据《韩非子》记载,他与大臣张寿有积怨,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误以为是他杀的,就把他杀掉了。

  然而,作为一代风云人物,公孙衍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在战国中后期,正是因为他,东方各国对强秦才有了几次有较大影响的进攻,历史才变得更加波澜壮观。当时就有人曾说他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在他去世后,他所开创的合纵大业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绝伦的外交大战仍在继续上演。

  人们通常认为,苏秦和张仪为政敌,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彼此相互攻击,为同时之人。《史记》和《战国策》都是这样记载的。但是,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有学者依据此书考证认为,张仪在前,苏秦在后,当张仪在秦国当宰相时。苏秦还是没有登上政坛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张仪的真正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才是合纵策略的倡始者。魏国与齐国的关系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缓和,但秦国在西边却连续向魏国发起进攻,西边的西河、上郡相继落入秦国之手。魏国感到只靠本国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国进攻的,于是有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之举,企图联合三晋与燕、中山国,来抵御大国的进攻。就在“五国相王”的当年(公元前323年),楚国就向魏国发起进攻,楚将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去8个邑。“五国相王”可称为公孙衍的一次“合纵”运动,但仍敌不过楚国,因此魏惠王对“合纵”政策动摇,接受了张仪“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政策,任命张仪为相。主张联合齐、楚以抗秦的惠施被摘相印,到了楚国,后又到宋国。惠施得以去魏相,是张仪“连横”政策的胜利。

  魏惠王相张仪,是想利用秦国的力量对抗齐、楚的压力。张仪却是“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是要魏国投靠秦国。魏惠王当然不能就范,秦惠王于是生气,出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或说今山西灵石境)。这样,张仪的“连横”政策又受到挫折。

  公孙衍是张仪的政敌,张仪在魏国推销“连横”政策,公孙衍就出来加以阻拦,要赶走张仪。于是派人到韩国去把张仪合秦、魏是“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张仪,是“欲得韩地”的目的告诉了韩国大臣公叔。公孙衍称,如果韩重用他公孙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并且可以达到“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的目的。公叔认为此计很好,“因委之犀首以为功”,把国事委于公孙衍。

  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齐国于是“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

  公孙衍为秦国大良造,位高权重,最后离秦可以说是张仪一手造成的,当然也有公孙衍自身的原因。

  至于公孙衍离开秦国后,为何会一生合纵抗秦?其中有很多原因,如:失意离秦、心怀母国、施展抱负等。

  公孙衍身处大争之世,又身负大才,在战国乱世,如果离秦后从此退隐山林岂不可惜。无论是侍奉于秦国,还是心怀魏国,都可以施展抱负,证明自己的能力。

  公孙衍离开秦国后,合纵列国伐秦,不仅可以为自己的母国(魏国)及各国争取一线生机,也是离开秦后能再次施展抱负的一个机会。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合纵事业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先后出任魏国、秦国等诸侯国。

  公孙衍原本是魏国人,于魏国阴晋出生,最初效力于魏国,之后前往秦国参军。至于为何会去秦国,想来是公孙衍在魏国不受重用,或者无法展现的自己的能力和施展抱负。

  公孙衍向故国开火,凭借军功获最高爵位“大良造”

  公孙衍投奔秦国后,开始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他从基层做起,通过不断获得战功晋升到将军一职,之后便参与到秦国和魏国关于河西地区的争夺战中。

  注:在战国初期,魏国首先实行变法,率先成为中原的新一代霸主,加上吴起为魏国训练出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事部队——魏武卒。

  魏国凭借占领了秦国的函谷关和河西等地区,之后秦国便展开了数十年的收复河西之战,直到全部收复被魏国占领的河西地区。

  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公孙衍为大军统帅,出师伐魏,公孙衍率领秦军北上,直至魏国上郡重地雕阴地区。而魏国为了防御秦国的扩张,早之前便在雕阴地区修筑了城池和长城。

  于是、秦军和魏军在雕阴城下、洛河两岸展开了一场恶战(雕阴之战)。而此战的结果几乎是可以预见的:秦国一方已经进入商鞅变法后的“红利期”,而魏国已经开始逐渐没落。

  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大大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军作战勇猛,以一当十。反观魏国一方,吴起训练的魏武卒精锐已经在之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几乎损耗殆尽。

  魏国的这支无敌雄师可以说不复存在了,魏国也元气大伤。魏国从战国初期的头号强国沦为二流强国,中原霸主的地位也是一去不复返。

  最终在秦魏雕阴之战中,魏国无法抵挡秦国的虎狼之师,大败于雕阴,魏军被斩首四万五千人,两年后,秦军再次攻打河西地区,魏军又被斩首八万,魏国主将龙贾被俘。

  此役后,秦国全部收复了被魏国夺取的河西地区,魏国大伤元气,从此再也无力于秦国抗衡,而公孙衍也因雕阴之战的军功,获得了大良造爵位,在秦国位高权重。

  此时的大良造是秦国的最高爵位,可以掌握秦国的军政大权,公孙衍也是最有希望成为秦国的下一任相邦,但奈何张仪入秦,打乱了公孙衍在秦国之后的人生。

  张仪入秦取代公孙衍,公孙衍失意离秦

  魏国被迫割让河西地区后,便托公孙衍的同窗去游说公孙衍,以图让秦国对魏国手下留情。

  公孙衍作为魏国人,面对故国堪忧的处境,还是做不到完全无视,最终被同窗说动,于是公孙衍便向秦惠文王提出攻打他国的提议,从而拖延进攻魏国。

  而此时魏国人张仪来到了秦国,张仪面见秦惠文王后,便立即指出公孙衍存有私心、见利忘义,并表明攻打他国只会给魏国有了缓冲时间,如果魏国缓过劲来,会对秦国不利。

  秦惠文王听后,选择相信张仪之言,张仪先后被任命为客卿、相邦,而公孙衍遭到秦惠文王的排斥,加上张仪的排挤,公孙衍最终不得不离开秦国。

  可见公孙衍离开秦国的很大原因是在于张仪,如果张仪没有游说秦惠文王和排挤公孙衍,可能就是不同的结果。不过也有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公孙衍。

  既然公孙衍投奔了秦国,并且还在雕阴之战中大败魏军,河西地区和上郡已经落入秦国手中,魏国已经元气大伤,无力在抗衡秦国,灭亡只是早晚的事。

  此时正是进攻魏国的大好时机,而公孙衍却阻碍秦国继续攻打魏国,此举直接损害到秦国的利益。公孙衍虽然很有能力,但却不能完全心系秦国,这自然无法让秦惠文王安心。

  站在魏国立场,公孙衍作为魏国人,心系故国,为魏国谋取一线生机是没错。但站在秦国立场,加上公孙衍效力的是秦国,做出损害秦国利益的举动,显然是无法认同的。

  秦惠文王没有直接对公孙衍动手已经算手下留情了,毕竟有商鞅的前车之鉴。公孙衍对秦国的功劳不见得能大过商鞅,秦惠文王能放过公孙衍相信也是看在其军功的份上。

  秦惠文王给了公孙衍施展抱负的机会,并委以重任,但公孙衍却为了一己之私损害了秦国的利益,所以公孙衍离开秦国也有自身的原因。

  公孙衍离开秦国后,便返回了故国魏国,被魏王任命为“犀首”,统领魏国军队,后出任魏相。

  虽然公孙衍有了新的平台,但此时的魏国已经元气大伤,无力再单独抗衡秦国,公孙衍便首次提出了“合纵”,既然一个诸侯国无法抗衡大国,那就联合多国,组成合纵,来抵御大国的进攻。

  需要注意的是,公孙衍组成的多国合纵,是为了抵御所有的强国,而并不是为了单独对抗秦国,如“五国相王”的合纵之举是为了对抗秦国、齐国、楚国等大国。

  直到张仪任魏相被驱逐后,公孙衍才开始全力合纵抗秦,可能是和张仪不对付,也可能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勤快的公孙衍,先后出访了赵国、韩国、燕国、楚国等国,最终组成合纵。

  公孙衍佩五国相印,在公元前318年,正式合纵伐秦。而秦国封公孙衍为最高爵位的大良造,对其可谓是不薄,那么公孙衍离开秦国后,为何还会大力合纵抗秦呢?

  公孙衍伐秦属于正常操作,公孙衍本是魏国人,后出任秦国后,便帮助秦国攻打自己的故国,那么公孙衍离开秦国后,又得到了魏国的重视,效力于自己的故国,帮助魏国对抗秦国又有什么不理解的呢!

  秦国和魏国早在战国初期就已经是敌对关系,魏国仗着自己国力强大,攻占了秦国的河西地区。公孙衍入秦后,帮助秦国对付魏国,而公孙衍入魏,自然也就能帮助魏国对抗秦国。

  其次,公孙衍本就是魏国人,心系魏国很正常,帮助自己的故国也没有心理负担。秦国“逼迫”公孙衍离开秦国后,公孙衍大可以说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公孙衍离开了秦国,受到了故国的重视,加上又和张仪不对付,对抗秦国也可以打击张仪,首创合纵,施展了抱负,如果能战胜强大的秦国,也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

  最后秦国一心东进,使东方各国畏惧,导致各国开始支持公孙衍的“合纵”之策,五国君主将各国相印交到公孙衍手中,愿意听从他的安排,公孙衍声望到达了顶峰,合纵伐秦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在春秋战国这个大争之世,强大的诸侯国靠拳头说话,而较弱的诸侯国只能依赖于外交手段。犀首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对于较弱的诸侯国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生存策略。面对秦国、齐国等大国,只有组成合纵,才能改变天下局势,在乱世中求得生存。

  公孙衍伐秦可能有自身原因,但也是为自己的故国及其他弱国谋取一条生路。虽然合纵伐秦失败,但失败的原因并非在于公孙衍,而是在于各国君主各有算计,无法做到同心协力,最终合纵失败是各国君主的失败。不过公孙衍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他开创的合纵大业已经深入人心。

  第一眼看到“大良造“这个官名,是不是觉得很有点日本味?这就对了,第一批到日本的中国人徐福本来就是秦始皇的全权大使嘛,应该说日本的官衔有大秦味。

  不过大良造可不是管织造的,它是秦国最大的军事长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性质。

  你也许不知道,在秦国当大官的公孙衍是魏国人。对此,你一定会迷惑不解,魏国人在秦国当大官,是不是有点太“魏奸”了?

  其实在战国时代,没有什么狭隘的祖国观念,哪里能重用我,哪里能实现我的抱负,展示我的才华,我就为谁效力。

  公孙衍在秦国得到重用,士为知己者死,公孙衍也不遗余力为秦王效力。

  那时候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渐强盛,公孙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后,总想找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秦王对来自魏国的公孙衍并不放心,就让他指挥攻打魏国以考验他的忠心。

  公孙衍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秦王的用意。公孙衍就拿出了浑身本领,在公元前333年打败魏国。夺取了秦王梦想得到的魏国土地河西。

  所以说公孙衍也不是一辈子都在反秦,在秦国担任大良造,人家也是肝脑涂地为秦国服务的,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之所以改换门庭那是事出有因。

  在秦国担任大良造之时,真的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私心,即使是秦国跟魏国作战,公孙衍也是态度坚定,气质鲜明,指挥秦军把魏国打得磕头求饶。

  按照公孙衍的表现,又有才华、又忠心耿耿,在秦国一定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平步青云的。可为什么说他后来反秦了呢?

  公孙衍指挥秦军大胜魏国,魏国人惊恐万状,生怕秦国乘胜追击灭了魏国。魏国国君得知公孙衍在秦国深受重用,就托公孙衍的同窗去游说公孙衍,让其利用自己的影响对魏国手下留情。

  公孙衍好歹也是魏国人,魏国的土地养育了自己,亲不亲故乡人,一向心狠手辣的公孙衍被老同学的一番话打动了。公孙衍心想先打谁都一样,就给魏国使者一个面子,反正迟早要灭掉魏国的,就做了个顺水人情。

  公孙衍看着老同学面子决心劝告秦王放魏国一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谁知道秦王狡诈的很,在公孙衍身边安插有耳目,公孙衍为魏国求情的事被秦王发现,秦王不再信任公孙衍,而公孙衍得知秦王暗中监视自己,也非常伤心。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公孙衍就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魏王见公孙衍为了自己丢了官职,而公孙衍又那么有才华,自然是喜出望外,马上重用他。

  公孙衍回到祖国后,朝野一片欢呼,魏王自然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封公孙衍为将军。公孙衍出走秦国,秦王又重用了公孙衍的对头、主张连横的政治家张仪。公孙衍心里憋着一口气,决心一定要给秦国点颜色看看,顺便也杀一杀张仪的威风。

  于是公孙衍冥思苦想,想到了一个妙招,秦国不是强大吗?我一个魏国打不过你,但我联合那些曾经被秦国欺负过的国家,或者那些害怕秦国吃掉自己的国家,大家联合起来握紧拳头跟秦国干;就不信打不过你。

  公孙衍说干就干,到处访问,先去齐国、再去楚国,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晓以利害,让他们未雨绸缪组成联盟,一起对付秦国。按说当时的楚国和齐国都是战国七雄,国力还可以,如果三家联盟对抗衡秦国,秦国还真够呛。

  可是谁曾想秦国那边早就得知了消息,立刻派张仪前去两国游说。张仪天生就是个游说家,就是耍嘴皮子出身,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齐国和楚国人说转轴了,公孙衍的结盟计划破产了。

  齐国和楚国不但不跟魏国结盟对付秦国,反而跟秦国结盟调转枪口对准了魏。

  形势万分危急,公孙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遂发起“五国相王“,也就是拉拢那些更小的诸侯赵国、韩国、燕国和中山国合起手来抗衡秦国。眼看这件事就要搞成了,但张仪怂恿秦国、齐国和楚国再次出来搅局,五国联盟又被搅黄了。

  公孙衍出师不利,魏王对公孙衍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时候张仪受秦王派遣打入魏国,魏国重用张仪,冷落了公孙衍。

  后来,张仪吃里扒外被魏王察觉,魏国驱逐张仪重新启用公孙衍,公孙衍被任命为宰相。

  公孙衍屡败屡战,又一次组成五国联盟攻打秦国,这五个国家是韩、赵、魏、燕、楚。

  但这次联盟也不牢靠,大家并没有同仇敌忾,都在想着怎样保存自己的实力;因此来势汹汹的五国联盟其实是各怀鬼胎,不堪一击,到了函谷关就溃散了。

  五国伐秦又搞砸了,魏国对公孙衍彻底失望。公孙衍就到韩国做了丞相,怎奈秦国已经成了气候,公孙衍独木难支,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响应,不得不再次品尝失败苦果。

  公孙衍生不逢时,半生伐秦,屡战屡败;不过公孙衍矢志不渝、精神可嘉。

十朝代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0706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