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浣纱溪.清.纳兰性德
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鬂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
注:1.惺忪:慵懒,模糊、睡眼惺忪。
2:绿倾蝉鬓:形容乌黑亮丽的鬂发散乱下垂。这里的绿专指颜色深暗,典出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绿云指女子的美丽乌发。如苏轼《少年游》“绿鬂苍颜同一醉”“绿鬓”指年轻,“苍颜”指老者。
3.夜来:是指一个美女的名字;魏文帝的宠妃薛灵芸又名夜来,长得美貌动人。词人这里指美女。东晋王嘉《拾遗记》中的人物薛灵芸
魏文帝曹丕的宫人,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为针神。
薛灵芸的故事在正史中虽无记载,却由于许多野史笔记偶尔提及,如《拾遗记》、《太平广记》、《艳异编》等,渐于后世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美女形象。
薛灵芸是常山人氏(今河北正定县)。其父名叫薛业,是酂乡亭长。母亲陈氏,随丈夫住在亭旁。他们那里十分贫穷,夜里妇女们聚在一起纺纱,点燃麻藁以照亮。待薛灵芸十七岁那年,已是容颜绝世。闾中的少年,纷纷趁夜色悄悄潜来偷看她,但是一直没能得见。咸熙元年,谷习出任常山郡守,听说乡亭长有美女,而家境甚贫。当时魏文帝选良家女子以充入六宫。谷习以千金聘走了薛灵芸,然后将她献入宫中。薛灵芸与父母告别时,泪水沾湿了衣襟。在登车上路时,泪水不可抑制,她以玉唾壶盛泪,泪水落在壶中成了红色。还未到京师,壶中的泪已凝如血色。
魏文帝以雕刻着花纹的十辆车迎接薛灵芸。车皆镂金为轮辋,丹青画毂轭,前后缀满了宝石;铃铛锵锵和鸣,清脆的声音回荡在林野。所驾的青色骈蹄牛,可以日行三百里。这种牛是尸涂国进献的,蹄子与马蹄一样。路边烧石叶香。这种石头层层叠叠,形状如云母,所发的香气可以避恶疾,是腹题国进献的。薛灵芸去京师的一路上,数十里点起膏烛,久久不熄灭。车子走过的路,尘土遮蔽了星月,时人称为“尘霄”。筑赤土为台,台基三十丈,列膏烛于台下,名叫“烛台”,远望如流星坠地。大路两旁,每隔一里铸一铜表,高五尺,以标志里数。因此有路人歌道: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此七字是妖辞。当时以铜表标志里数,是“土上出金”的意思。而“火照台”的意思是膏烛之火在土的下面,汉代是火德王、魏代是土德王,“火照台”即汉亡而魏兴。“土上出金”则隐喻魏灭而晋兴。
薛灵芸距离京师十里,文帝乘雕玉的车辇,远远看见,叹息说:“古人云: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因此改薛灵芸的名字为“夜来”。
薛灵芸入宫后受到宠爱。外国进献火珠龙鸾钗很重,文帝怜惜薛灵芸弱不禁风,于是说:“明珠翠羽都不胜其重,何况这么重的龙鸾钗。
4:参差:蹉跎。
说明:这首词是纳兰的妻子卢氏去世后,纳兰思念成疾而作。
释文:
仿佛我还看见
你睡眼朦胧地才醒来
一头乌黑的长发飘飘渺渺
此时幽独孤凄的苦况。上片写她的形貌,下片写她的心理。“幽期细数却参差”,一个细节的捕捉和描画,便将她思念过度而致痴迷的情态和心理表现得尽致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