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和蓝玉对视一眼,都看见对方眼中的不解,之前朱成的道理都出乎他们意料。可刚才那句话。二人完全听不懂,根本就没有逻辑,什么叫‘只能由1、3位皇帝进行’。第二位皇帝呢?第四和第五、第六……呢?“你们想啊,想要实行土改和税改,最终要摆平的是什么?”朱成眉毛一挑。“士族门阀。”朱元璋给出答案。听朱成说那么多,如果再不知道土改、税改的敌人是士族门阀,那他这皇帝也就别当了。退位让贤算求。“对嘛。”朱成一拍手,一脸孺子可教的神色。“既然知道敌人是士族门阀,自然要选择士族门阀最弱的时候下手,我在问你们,什么时候士族门阀最弱?”“这……”三人都不知道答案。朱成也没多卖关子。“答案是造反成功的时候,在造反成功后,天下格局洗牌,皇帝声威达到四海,谁都担心自己会成为新帝的登基后的政治目标。”“大批的老牌士族门阀衰落,大批的新晋权贵出现。”“这时候的士族门阀整体力量最弱,也是他们最怂的时候。”“就算损害他们利益,他们也不敢鱼死网破,一旦发展到盛世中期,士族门阀们休养生息、相互抱紧,到时候就算是皇帝的命令,只要有损他们利益,他们也敢反抗!!”“有道理。”朱元璋三人不由得点了点头,对于朱成的分析十分认可。“可是,这和大明第一、三位皇帝有什么关系?”朱元璋还是不解。“啧。”朱成轻轻咂嘴,用手抚摸着下巴,将脸靠近三人。“很简单啊,我父皇是开国皇帝,自然不用多说;当我父皇立朱允炆为帝后,朱允炆上位作死几年,再来个藩王造反,不又是洗牌一次?”“啊???”朱元璋瞪大眼睛,他从来也未想过,答案竟然是这样。大明第三位皇帝。竟然又是造反而来,所以第三位皇帝在位时,士族门阀的力量也弱?不是,凭啥啊。朱允炆现在虽然没有多出色……好吧……有点拉胯,但还有时间给他成长。而且朱允炆是接替老朱的班。他难道不能给朱允炆铺出一条平坦的道路吗??杀他个血流成河?给所有妨碍朱允炆登记的人、所有可能成为权臣的人,都屠戮殆尽!!还有藩王拱卫京师。朱元璋还真不信,朱允炆的皇帝位置会坐不稳,以至于有人给他造了反。“不知康王殿下,如何看待你的侄儿?”朱元璋眯起眼睛。他觉得,朱成或许有些过分的看轻朱允炆了,好歹是他倾力培养的孙儿。不应如此不堪!“朱允炆啊,他脑子有点不正常。”朱成耸了耸肩。“这不……”老朱刚想说些什么,但不知为何,今日朝会,朱允炆在朝堂上说的‘士族门阀为何不兼济天下’的话语,浮现在老朱的脑海中。说出这话的人…………脑子好像确实有些不正常。“朱允炆常年和大儒相处,我知道已经有一批人拥护朱允炆,除了胡惟庸之外,有才能的人并不多,他们多数都是窃国大儒。”朱成摇了摇头。对于那些大儒,颇有些看不上的味道。“你这话若是让读书人听去,怕是要被口诛笔伐,遗臭万年哦。”朱元璋笑了笑。在大明敢骂大儒的人可不多,偏偏他朱元璋就算一个,而且对于大儒,朱元璋多多少少也有些不喜。“哼。”朱成冷哼一声。“骂他们都算轻,那些个大儒,一个个的秉承‘天子垂拱而治’,也就是天子啥都不干,社稷自己就发展好了。”“放什么狗屁!”“所谓的‘天子拱垂而治’,无非是大儒把持朝政的借口。”“这句话应该叫‘天子拱垂而治,让天下与大儒’,一个个满口仁义道德,遵守礼法,但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跳出来反对。”“假使我父皇决定立太孙,他们绝对一个个闭嘴不言。”“这时候什么圣人礼法、纲常都没有了。”“因为立太孙是他们希望的事情,可只要皇帝下达损害他们利益政令,一个个的又跳出来,用礼法、圣人言论在左右朝政。”“圣人言论对于百姓有个屁用!”“太对了!”朱元璋听到朱成这些话,恨不得拍手表示赞同,在处理朝政的时候。那些大儒也给他上过眼药。明明对子民有用的政令,他们却一个劲的反驳。‘子曾经说过’、‘程朱理学’、‘陛下三思否则恐遗臭万年’……如果不是朱元璋刀利,那些大儒到现在也会叽叽歪歪。朱元璋最开始觉得,这些大儒或许还真是为国家好,但经过朱成一说,他才发现。这就是披着为国的名义,大肆满足自己私欲嘛。仔细想想。的确有许多政令,可能触及大儒们的道德线,但也没有遭到他们反驳。原因很简单,那些政令有利于大儒。“好啊!”朱元璋咬紧牙关,双模之中浮现出一丝冷冽,大儒和清流,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偏偏朱允炆天天和大儒、清流走的近。——不妙不妙,得快些扭转朱允炆的教育。“一旦朱允炆登基之后,必定会事事听从于大儒,而首要一件事,怕不就是削藩哦。”朱成哼笑着说道。“削藩!?”老朱更加震惊。从朱允炆的表现来看,他也算得上仁德,应该不会削藩吧。削藩相当于针对亲人了。而且过程……肯定非常血腥。“大概率吧。”朱成摸着下巴。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发生变更,就像是蝴蝶煽动翅膀一样。但削藩的事儿,大概是定局。“老赵你想,朱允炆登基,相当于大儒把持朝政,大儒把持朝政,肯定要中央集权。”“本来吧,从朱允炆的角度来看,藩王是拱卫京师,守护他的权力,应该继续交好。”“但对于大儒而言,拱卫京师的藩王,就是他们独断朝政的最大阻碍。”“朱允炆的削藩,其实是大儒的削藩。”“估计现在我的好侄儿,脑海中就已经被灌满各种藩王的危害咯。”“藩王被逼无奈,自然会选择造反。”“……”朱成所言,听得朱元璋心惊肉跳。虽然无稽。但仔细盘算,句句话都踩在逻辑上,整个事件还真有可能发生。这才是朱元璋最害怕的地方。朱允炆登基。朝政被大儒把持,削藩,被逼无奈的藩王造反……经过这等折腾。这大明。将会是何等的破落。“只是不知道,康王殿下眼中,被削藩压迫的藩王,谁才是那个最终造反的人?”朱元璋眯起眼睛,等待朱成一个答复。“既然康王殿下早就预料到这点,是不是也已经在暗暗筹备了呢?”“……”朱元璋这个问题问出,一旁的徐达紧张起来。——杀人诛心的问题。如果朱成随意开口,哪怕表露出一丝一毫的意图,恐怕都不会被老朱容忍。他还在位呢!一个皇子准备造反,无论如何,那也是造的大明的反。徐妙锦必会被牵扯。他徐家……累卵之危啊。“这你就说笑了,我对皇位没有丝毫兴趣,啥时候我的小侄儿登基,我主动选择归于庶民,懒得争来争去,享受生活它不香么?”朱成坦然的说道。“……”朱元璋不信。朱成竟然能如此轻松的放弃尊贵的藩王身份,享受庶民生活??徐达和蓝玉也都看向朱成。但就算是精如人精的三人,也没有从朱成脸上看出一丝谎言的神色。字字本心,心思坦然。浩瀚如君子。没有丝毫藏掖。这份淡薄,让朱元璋都有些羞愧,竟然觉得朱成会造大明的反。哎呀!那可是自己的十三皇儿啊!很显然。老朱没有吸取到之前的教训,朱成的下一句话,让老朱又破了防。“毕竟藩王没有士族门阀舒服。”“想要雄踞一方。”“又何必拘泥身份?”“我,要成为大明第一门阀!”
第二十四章因为第三个皇帝,也是造反来的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