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愚蠢的皇帝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朱翊钧感觉自己很愚蠢,他一点都不成熟,现在他后悔杀张居正了。

  晚上做梦时,还会梦到张居正,在玉溪宫醒来,看着屏风上的地图,各官员的履历,这都是张居正在的时候做的。

  应该让张四维或者申时行扳倒张居正,现在他亲自动手,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冲动、易怒、还有嫉恶如仇。

  这本来是一个好人,可是,这不是一个好皇帝。

  原本打算今年九月让张居正平稳落地,让楚党支持自己,现在他把张居正杀了,方逢时、潘晟、曾省吾他们也被抓。

  恐怕有人要落井下石。

  朱翊钧一个晚上都没睡,他脑子里复盘,思考着谁接替首辅对自己有利。

  还好,京城到云南有五千里,每天快马走一百多里,到云南要半个月,云南巡抚饶仁侃就算举荐内阁首辅,这一来一回就要三个多月。

  有这三个月时间,新兵六千人完成新兵训练,陈明军、罗洪涛、蒋先、李如松他们也把新兵带出来。

  陈明军、罗红涛、蒋先,他们都是武官起来的,并不像李如松、马林、杨元一样,他们是世代将门。

  马林还不算世代将门,他的父亲出身农家,小时候还被鞑子掳走过。

  杨元和李如松是世代将门,而且他们两个都是辽东将门,杨元和李如松关系一般。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张四维,可以这么说,这次张居正被杀,万历皇帝成了他的刽子手。

  而且出事前几天,张四维去过张居正的府邸,他们具体谈什么不得而知,但是这次张居正死,张四维收益最大。

  万历皇帝内阁首辅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杨巍,他的资历深,而且能力强。

  另一个张学颜现在还不行。

  万历皇帝想要除掉张四维,这次要让他当首辅,然后挑动他和绅士行的矛盾,让申时行扳倒他。

  早晨吃饭时,叫来张鲸。

  “你去准备准备,两个月后,我要去热河,把钱粮准备充足。”

  “主子爷,都谁去?”

  “叫杨巍,王锡爵,还有耿定向一起去。”

  “宗人府代王还有郑王世子去,你准备准备。”

  “所用的清单,报给俞咨皋,缺少粮食,让他从山东走海路运。”

  “奴婢有一事想说。”

  “恩?”

  “寿阳公主已十七,圣母皇太后叫主子爷到慈宁宫,商议寿阳公主大婚的事。”

  “这事明年再说吧,现在朝廷一大摊子事。”

  万历皇帝刚吃完饭,陈矩就高兴跑进来。

  “大喜!”

  “大捷呀!”

  “主子爷,大捷!”

  “总兵官杨元已经剿灭啊台,郝运来带着俘虏已到京,请求献俘。”

  听到大捷万历皇帝很高兴,他让陈矩叫内阁、六部、九卿、都察院过来商议。

  现在内阁三人,六部只有三个尚书。

  需要补官员。

  “今天廷推下,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兵部尚书需要补齐。”

  “你们认为礼部尚书由谁出任好?”

  张四维说:“臣认为礼部尚书由礼部左侍郎王锡爵出任比较好。”

  万历皇帝点点头,他又问申时行:“申先生呢?”

  “臣也认同。”

  “好!那么就由王锡爵担任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谁担任比较好?”

  “臣举荐吴兑出任兵部尚书。”

  申时行举荐吴兑,万历皇帝并不认可这个人,现在吴兑担任兵部左侍郎。

  杨巍说:“臣认为宣大总督郑洛出任兵部尚书合适。”

  “郑洛稳重,而且大局观比较好。”

  “张先生?”万历皇帝给张四维机会,郑洛在宣大任职,这个郑洛以前是王崇古的下级,张四维和他关系不错。

  “臣也认为郑洛合适。”

  “好!”

  万历皇帝说:“兵部尚书由郑洛担任,宣大总督空缺,你们认为谁去接任比较好?”

  张学颜说:““兵部右侍郎张佳胤比较合适。”

  “张先生呢?”万历皇帝问。

  申时行感觉不正常,原来万历皇帝看不上张四维,为何今日只问他一个人?

  张四维说:“臣认为张佳胤适合担任宣大总督。”

  “好!那么还有工部尚书。”

  “臣举荐杨兆担任工部尚书。”海瑞顺道。

  众人看着海瑞,想不到他居然会举荐人。

  万历皇帝再次问张四维:“张先生呢?”

  “杨兆才兼文武,为人稳重,出任工部,能做好工部事。”

  “好!”万历皇帝笑着说:“诸位臣工都是大才,还有什么大才举荐?”

  “沈鲤丁忧事毕,可以召回朝廷。”杨巍说道。

  “好的,召回朝廷,让他接任王锡爵,担任礼部左侍郎。”

  “沈鲤是朕的老师,朕也很久没见他。”

  “臣举荐王世贞,他才学富赡,无所不通。”

  “好!”万历皇帝知道王世贞是绣花枕头,他与张居正交恶。

  不过他给申时行面子。

  “博学鸿儒馆已经开设,让他赶紧到京上任,让他出任馆长。”

  万历皇帝问:“潘季驯现在,他在什么地方任职?”

  杨巍站起来说:“臣管着吏部,潘季驯在南京任兵部尚书。”

  万历皇帝看着众人:“虽然有人说他是张居正同党,但是张居正的党羽没有这么多人。”

  “今天叫大家来,就是说这事,张居正案件到此打住,戚继光、潘季驯这些有功与大明的人,攀附张居正也是不得而为之。”

  “去年和今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还有北直隶,雨水下的比较小。”

  “朕感觉这两年要大旱,这大旱过后就有大捞,这几年雨水少,过几年雨水就多。”

  “这也是朕蠲免赋税的原因,让百姓手中存一点粮食,应对不时之需。”

  “圣上圣明,下臣没有想到这事。”杨巍拍马屁道。

  海瑞也说道:“潘季驯他是治河大家,在南京任兵部尚书,有些大材小用,臣举荐他担任工部左侍郎,河道总督。”

  “张先生你看呢?”

  “治理河道需要用银子,现在户部有银子吗?”

  王囯光说:“现在户部存银一百三十七万两。”

  “查抄犯官会有一笔银子,到时都察院清点,随后让锦衣卫运到河道衙门,这笔账记在户部。”

  “有余银,运到京里,入户部,诸位臣工看这样合适吗?”

  众人沉默不语,谁都知道江南这几家有钱,不然也不会蠲免全大明赋税。

  王囯光不得不说:“这样也好,治河有银钱,清理河道淤泥,加固黄河大堤,应对以后洪灾等突发事。”

  “唉…!”万历皇帝叹口气:“大明太大,不是今天旱灾,就是明天洪宰,蝗宰、瘟疫,不治不行。”

  “上古圣人带着百姓治理黄河,这才有大禹治水。”

  “圣上所言甚是。”

  万历皇帝把捷报拿出来:“杨元在辽东带兵剿灭啊台,斩首三千,我军无一人伤亡。”

  海瑞看这捷报,有些懵逼。

  “圣上,这捷报是不是假的?”

  “斩首三千,无一人伤亡,他杨元会掌心雷吗?”杨巍说道。

  众人哈哈大笑。

  “建州女直部的俘虏已经押送到京,三天后献俘礼,礼部、太常寺要赶紧准备。”

  众人一听,这还是真事。

  “杨元署理总兵事,这次他剿灭阿台有功,他们就升他为总兵。”

  杨巍问道:“圣上,湖广巡抚刘一儒是张居正的亲家,他现在继续在湖广,有些不妥。”

  “唐鹤征出任辽东巡抚,周咏现在闲居,让他到湖广出任巡抚,挂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

  “听闻张居正女儿许给了刘的长子刘戡之,张居正给女儿的嫁妆很多,刘一儒并没有要,而是让你锁起来,他这个人清廉和耿介,张居正有罪,他并没有罪。”

  “大明不惩无罪之人,海瑞。”

  “臣在!”

  “叫刘一儒到京担任都察院左副督御史,是否合适?”

  “圣上治理天下,依法行政,臣认为刘一儒任职都察院合适。”

  “张居正因为夺情,罢黜很多官员,像邹元标这样正直的官员,被他加害,现在张居正伏法。”

  “朕的意思,召回这些因为得罪张居正被罢黜的官员,你们认为如何?”

  “圣上所言甚是,是应该为他们平反。”申时行说道。

  万历皇帝摆摆手:“并不是平反,也不存在平反,当时朕年幼,什么都不懂,难道诸位臣工也不懂?”

  “邹元标他们的行为是好的。”

  “张居正掌权柄,做出打官员的事,最主要的就是法律淡泊。”

  “以后朕的施政方针就是:依法治国,以人为本。”

  “这不是只说说,是要落到实处的。”

  “欧阳修写《朋党论》,还大言不惭,君子无党,小人有党。”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把人分成君子,分成小人,这事对吗?”

  “我们都是大明的民,首先咱们都是人,其次此时咱们的职务。”

  “朕是皇帝,要做皇帝应该做的事。”

  “你们是文官,要做文官要做的事。”

  “还有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所做的事不同而已。”

  “以后你们不要结党,也不要以道德评判他人,也不要把人分成君子小人。”

  “不是一党就是小人,支持我的就是君子。”

  “这样不可取。”

  万历皇帝想到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有社会的地方就有阶级。

  现在大明的困局,最大的问题就是阶级,底层阶级与上层阶级断层,两方几乎不流通。

  万历皇帝要做的就是给底层阶级希望,让他们有机会跨越阶级,同时打压上层阶级,让他们回到中下层阶级。

  这就是中庸。

  依法治国,要不依照道德治国要好很多。

  张居正、潘晟、曾省吾、徐炌他们被杀的被杀,被抓的被抓,上层分蛋糕,各省、各府、各州、各县,几乎没有影响。

  不过这只是表面,更大的暗流正在酝酿。

朕就是影帝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1551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