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新海号放了渔网,利用渔船的惯性靠拢升远号。
陈远还是挺害怕新海号,那么大一艘船,要是一个没控制好撞过来……
两艘船合拢了。
周升连忙将括纲和跑纲递了上去:
新海号上面忙碌了起来。
陈远调转船头,用船屁股对准网圈,网圈内有生物源信号:
周升道:
新的括纲绞机,回收括纲轻轻松松,顺带着将下纲一起拉出水面。
林新海见括纲机经受住了考验,有些得意。
林新海用无线台联系了林新民:
罗老四问:
罗老四哈哈大笑:
新海号开始收网具了。
下纲离开水面后,才能回收网具。
自网具后端,用动力滑轮依次收绞网具。一千多米的渔网,收网具需要一些时间的。
一个多小时后,网具缩小的合适的程度,鱼群全部聚集到了取鱼部,开始收拾鱼获。
这一网,除了金枪鱼里面还有别的鱼获。
当第一网鱼获出水,看到是金枪鱼后,船上工人们欢呼起来。
林新海使劲挥动拳头,拿着对讲机道:
今天11月6号了。
出来有二十多天了,今天这一网收获最大。
一直找不到大的鱼群。不过小鱼群捕获了很多……
陈远和周升这次出来,计划的是拿到600万分成。可是现在了,预期的一半还没有达到。
今天这网金枪鱼,数量不是特别多,但值钱,估摸着价值大几十万到一百万。
新海号升级了装备就是不一样,一网鱼获很快就收了上去。
陈远去了新海号上:
林新海嘿嘿笑着:
陈远看到了忙碌的老爸,喊了一声:
陈爸笑着点点头:
陈远笑着道。
林新海看向陈远:
陈远看向还在不远处游荡的拖网渔船:
林新海两艘渔船。
新海号携带的金枪鱼网,太小的鱼群不值得捕捞。
丽霞号是辅助船,下网很快,但是收网太慢了。
陈远他们专门找鱼,南沙鱼群还是很多的,就是大群的鱼很少。
罗老四
跟着一起,陈远他们捕不完的鱼群就交给罗老四他们渔船。而且谈好的是利润的六成归属陈远他们。
如果罗老四他们自己找鱼,基本上两三天才能下一网。而跟着陈远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下网。
陈远他们有遥感鱼探,再利用无人机高空侦察,搜索范围可比渔船携带的鱼探大多了。
渔网收回来就傍晚了。
陈远在驾驶室研究海图,林新海联系了林新民和罗老四。
罗老四道:
林新海道。
林新民道。
罗老四哈哈笑着。
林新海一手捂住额头:
林新民道。
林新海故作着忧郁。
罗老四道。
没一会儿,话筒里传出周升的声音:
陈远开了口,笑着说:
林新民道:
新海号上做好了晚饭。
周升他们也爬到了船上。
周升吐槽道。
周升挤眉弄眼,笑着道:
林新海道。
林新海吃着杂烩鱼,忽然觉得没有了味道:
南沙渔船多,在这片海域有专门给渔船加油的加油船。这些加油船就是渔船的海上补给站,除了加油,还能卖到各种物质。
周升这段时间在升远号待着很压抑。
不仅周升,何飞和杨巡,他们现在也都寡言沉默了起来。
升远号的船舱空间太小了,在上面待着很不舒服。
吃过饭,天已经黑尽。
陈远他们回到钓鱼艇上。
陈远开着船,周升他们躺在后甲板的躺椅上,看着天空明月。
周升问。
陈远转头看了周升一眼。
周升嘿嘿笑着。
月明星稀。
月光下,能看到天空的云朵。
钓鱼艇慢慢悠悠跑着,随着海浪时而颠簸。
何飞。
陈远拿出香烟点了一根,剩下的就丢给何飞了。
这趟出来,陈远他们的目标是保底一
千万的利润,现在还差的远。估计才完成目标的三分之一。
最起码要将远星号钓鱼艇的钱给赚回来。
开海后第一个月鱼最多,之后的鱼会越来越少。
在南沙这边,估计月中就有大量渔船离开了。没有鱼,在海上待的时间越长,亏损就越多。
九点过,陈远他们抵达约定好的海域。
周升拿了啤酒出来:
陈远笑着道:
冰箱里还有一只尤鱼,几条深海石九公。
石九公,陈远的最爱,煮鱼汤美得很。
周升拿出一块火锅底料,一些干辣椒。
何飞杨巡他们搭着手,处理石九公和尤鱼。
本来说就他们几个简单开个小灶,林新海用望远镜看着陈远这边,拿起对讲机:
周升拿着对讲机。
罗老四渔船已经很近了,刚好可以收到对讲机的信号。
罗老四。
林新海道:
陈远开着船去了新海号旁边,将林新海还有老爸和周贺一起接了过来。
罗老四距离近了,也就是十几分钟后,陈远过去接了他们。
林新民还在后面,过来的话,差不多要十一点过了。
罗老四提了一大口袋的老虎虾,还有螃蟹。另一只手提着一口袋豆芽……
这些老虎虾都是靓货,有手腕那么粗的,十几只。
火锅已经煮开了,散发着诱人香味儿。
罗老四捡起老虎虾,直接就丢进了火锅里面:
林新海道:
何飞在旁边嘿嘿嘿笑着:
陈远笑着给里面丢了一些豆芽:
何飞就一个劲笑着,等到豆芽烫差不多了,何飞给罗老四夹了一些豆芽:
何飞之前就不能吃辣,他和陈远他们一起,因为吃火锅,嘴都肿了好几次。
不过现在的何飞也能吃辣了。
在升远号上,陈远和周升可以说是无辣不欢,天天在一起,何飞不会吃辣都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