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比生命更重要的,是情报(2)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看着王安和骆思恭小表情转换,朱由校则是面无表情。

  放间谍进赫图阿拉,最方便最容易的时候,同样是高淮乱辽时的大规模逃亡。放几个特别有价值的间谍潜入赫图阿拉就此潜伏下来,很容易。

  也很有必要。

  骆思恭作为特务头子,没去做这个工作,是有失误的。

  有失误,那他今天就不可能一直以谍报“纲常”来要求朱由校。

  但朱由校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发作。

  现在去揭那些伤疤有什么用?

  能换来赫图阿拉一个潜伏的间谍吗?

  不能!就别BB!研究怎么把间谍派进去吧。

  这仍然是情报最重要原则,只要能保证情报,失误同样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但如果一直不行,那就要“家法”伺候了!

  骆思恭继续:

  “朝廷在朝鲜和辽东方向出力也有不同。

  朝鲜时太皇亲自过问谍报事务。臣带二千锦衣卫亲征朝鲜,太皇发内帑20万两安家银,臣给锦衣卫最低层的安家银也不少于60两,两倍于辽东征发军士安家银。

  神宗又发内帑10万两,为臣谍报工作的‘经济银’,言定朝鲜打胜此银子不问如何用,不列账目,不回收一分。

  但朝鲜打败了,此银一两不少要追回。

  臣在朝鲜一路银子开路,买路银犒赏银流水似地花将下去。

  臣一千锦衣卫就敢偷袭日军粮草大营并烧之。

  众将士均觉的,这仗就是死了,也打得值!”

  骆思恭说到这里停了停。冷着脸继续说道:

  “臣带去朝鲜二千锦衣卫,只回来一千人不到。”

  沉静了下,继续道:

  “辽东情报则一直按常规程序推进,未有特殊安排者。

  非臣不敢亲征辽东,而是臣以为,辽东情报格局,朝鲜应对之法不可行!

  臣就算再请皇帝发20万两内帑安家银,臣也征召不到二千锦衣卫。

  此谍报必死之局也。”

  朱由校冷冷地哼了一声!

  骆思恭听到皇帝这是有不满,但也没解释什么。

  朱由校知道骆思恭这其实有叫价的意味在里面。

  难道没内帑银子,情报工作就不做了?

  那给锦衣卫每月发“月粮”干吗?

  而皇帝发内帑20万两给你骆思恭,你就只会玩儿个亲征?

  谍报工作万万种,别拿亲征吓唬我朱由校!

  说到底,还是想要经费要自由度!

  情报工作是个很花钱的项目。还花钱没法列账目,还花了钱没法评价。所以水深得没法讨论。

  说一个间谍花了一大笔钱,收买了敌方一个头头。结果敌方某次重要会议决议准备入侵我方,间谍呢正好重病昏迷住医院抢救,消息也就没有传回来。

  等到入侵发生了,敌我双方内部机构大调。间谍在敌方重要性急剧下降。价值也就没了。

  听起来,这似乎只是个遗憾之局。

  问题是,谁来确定间谍住院治疗是真的呢?

  焉知人家没玩儿个反间计,假装住院然后麻痹己方呢?

  这种事情发生了。己方间谍主管要如何处理?

  灭了他吗?

  还是以其优秀的工作能力,再补发资金让他赶快再去搞定另一个?

  所以间谍经费不能以常理度之。

  朱由校理解骆思恭习惯性要经费的小动作,不这么干他就不够格做特务头子。但也不可能直接顺着他的话掉坑里谈经费。

  他要这么直接跳进去,骆思恭一定会看不上他,以后一定不会真心跟着他。

  所以直接转话题:

  “说一下这些年辽东谍报工作的成绩。

  不用完整说,只说一个具体的。

  也即你骆思恭自己认为最具谍报价值的那个。”

  骆思恭抬头看看小皇帝,这个考校可就大了。

  这是全局、关键点、细节全部都在里面了。

  好在他骆思恭这些年也不是在睡觉。沉声回道:

  “敌方基础情报无外粮草、人口、兵甲、统治层、特殊优势这几个大项。

  其中粮草、人口是根基,而甲坚兵利是快速改变局势的基础。有了前面这几项,统治层又有能力凝聚人心,就容易崛起。

  如果再有特殊优势加成,就会迅速崛起。

  臣自以指挥使同知领锦衣卫以来,令锦衣卫按上述实力要点,报告周边势力变化。

  其间发现周边势力中,建州女真军队实力提高最为快速,而西南滇州财富积聚最为快速。

  其中建州女真军队中,铠甲普及率提高特别迅速,重甲兵增速尤其快。

  我大明地大物博,京营三大营是精锐中的精锐,做到一人一甲尚且有难度。建州女真不但一人一甲,重甲兵甚至三层布甲。

  这个情况报上来后,臣让锦衣卫调查了一下建州女真铁器来源,特别要求他们注意冶铁产业和源头的铁矿。

  锦衣卫探知建州发现了大规模的铁矿,分布极广,矿穴众多,品质优良。

  建州女真自己没有冶炼技术。开采铁矿之后,运至辽东各地,以交易模式与辽东各地豪族合作,打制铠甲部件,回去后再行组装。

  而西南孟密因出产玉石品质极佳,天下共逐之,滇州财富积累因之极速。

  此特殊优势,极易在短期内改变实力对比。

  故臣当即向太皇禀报。

  不久太皇就安排太监到各地收矿税。

  是否与锦衣卫报告有关,臣不敢妄言。

  但建州铁矿使建州女真实力大增,孟密玉石矿使滇州实力大增,应是确定无疑。”

  朱由校听到这里,忍不住微微叹口气。

  建州女真简单可以说是睡在一整个大铁矿之上。那可是未来中国第一大铁矿,占全国铁矿总储量的1/4以上。虽然总体品位不高,但局部露天矿点不乏40%以上的高品位矿区。

  以明朝铁矿开发的状态,建州女真生在建州,可说是老天的私生子。

  对于大明,建州铁矿的地缘态势特别危险,就在国境边上,又散布于高山峻岭中,地理分布广大,不存在控制矿穴的可能,也很难区域防守。

  一旦开发,就是一块肥肉。很容易被人抢夺。

  不能控制矿穴,那就乘着地区势力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铁矿价值之前,糜烂地区使之失去产业能力并使之回到纯农业状态,彻底掩盖铁矿的存在,这就不失为一种帝王选择。

  所以万历帝派太监以收矿税名义,摧毁辽东冶铁炼钢产业,限制建州女真或其他势力的利用铁矿崛起,也不是没可能。

  高淮手握2000夜不收级别的骑兵部队去征矿税,搞出了兵变、民反等一堆的烂事。然而“横征暴敛”来的矿税,交给万历也不过才4万5千两。

  只要简单对比下辽东税赋,就知高淮交的这个数字是有问题的。

  但万历面对一大堆的弹劾却是无条件支持高淮,说“这是我让他做的”。

  这就很难不让人怀疑万历真实的目标是否就是矿税。

  但是万历这招注定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最终成就了建州女真。

  而滇州情况与此相同。

  朱由校也不知道万历帝是不是就有这种安排,但这个已经没有讨论的价值了。

  建州女真睡在大铁矿之上,骆思恭认为这是辽东“最有价值”的情报,直接影响辽东局势。朱由校觉得,可以接受。

  这也证实了骆思恭的谍报能力。

  所以点了点头。回道:

  “朕知道了!”

  转头对王安道:

  “大伴,安排参谋司每旬第一天例行开会,曹化淳主持。

  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列会。

  具体参议事项为辽东谍报事。

  但因谍报事宜特殊,参谋司发起谍报议题和参与讨论人员,需朕先行批准。

  此事暂定为定例,以后有调整,再行确定。”

  朱由校心说,我那个“幼儿体”的统帅部参谋本部,终于要增加军情处,以及一个品级与“统帅部”相称的,高级官员了。

暴君天启帝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20110/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