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事安排好,朱由校又问李如铁:
“李卿可知寻矿之法?”
李如铁回道:
“知道一些。
做木扁担,一头放磁石,一头放等重的石头或水。
置寻矿点上,看扁担是否有偏斜。
有偏斜,则地下有铁矿。
铁矿里的铁是不是足,就要挖出来炼着试了。
此法需走遍千山万水,耗费极大,工效不佳。
但草民未听说过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朱由校知道这是寻找磁铁矿的早期办法。寻找非磁铁矿,用这个办法就不太行。
沉吟着看了看李如铁,然后转头对王安道:
“大伴,从四卫营中抽调100个小旗,每队配马驴若干,驼带李卿所云找矿器具,以及相应辎重。出去试着寻寻矿。
由曹化淳指定带队人。”
说到这里,朱由校停了一下。组织了下语言。
“北京北边燕山一带,只有密云通漕运,来去还算比较方便。
就让这100个小旗散开在密云周边50里范围内。试试李如铁所云办法是否可行。
如可行,以后这个办法可以考虑定个专门的队伍,全国操办。”
李如铁不由忐忑地看着朱由校。
这要万一找不到,他可是够得上定欺君之罪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李如铁,直接给他指令:
“李卿随队指导吧。”
李如铁心有点哇凉。
这个坎不好过了!
朱由校心说,密云县城东偏北山沟里30里处,正有一个大型露天磁铁矿在等着你们去找。
是为首云之矿。
但凡你们认真一点,到时管叫你们知道皇帝为啥叫做天之子。
朱由校继续问李如铁:
“李卿,现在马车轴承用什么油来润滑?”
李如铁情绪低落。看了看鲁大木,见他眼都没抬,就直接说了实话:
“车轴润滑油脂种类很多,没有一定之数。
具体还是用车人比较熟悉。
我们铁匠只是提示用车人必须用油脂润滑。”
朱由校转头看鲁大木。鲁大木接话:
“种类确实很多。种子油用得比较多,也有用猪牛脂的,也有用石油。
臣用下来,觉得石油似乎更好用一些。
石油就是猛火油,臣等用车忌火,故沿用北宋‘石油’之名称。”
朱由校心说,石油啊!那可是石油啊!那可是工业的血液啊!
急问道:
“鲁卿可知这石油产地?”
鲁大木摇头:
“臣需要油脂,就从内库中申请调用,具体采办不经手的,这个要问内库。”
朱由校知是这个理儿。转头对王安道:
“大伴,通知内库报一下石油产地,以及石油采掘方法。”
朱由校知这个时候的石油主要还是地表自流采集,井采还没有人搞。
但大明这个时候的井采技术那可是相当之发达。四川采井盐的卓筒井打几百米深度很寻常,最深打到1000米。
妥妥地冠绝世界。
石油事急不了。采本身很麻烦,运也很麻烦,运出来加工更麻烦,开发利用就更更麻烦。
真正靠它改变世界,得等内燃机了。朱由校都不知道自己辛苦爬科技树,能不能爬到活着看到那一天。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钢铁,所以朱由校继续问李如铁:
“李卿,大明钢铁主要来源和总产量你可知道些情况?”
“草民职事兵仗局,负责制铳,对全国钢铁来源略有所知。
总产量……,仅为耳闻,不敢报之皇上。”
“但说无妨。”
“大明钢铁来源,主要是全国十五个官办冶铁所,再加无数民间之冶铁所。
其中闽钢为木材炼制,质量较为上乘。
其余地区多为煤炭所炼,质地较脆。
总产量……,
听闻总有1亿斤(明斤)。”
朱由校则是知道,大明好的钢材很多,广东佛山甚至已有了合金钢。而大明钢铁总产量应该在9万公吨/年这个级别,大约占彼时全球钢铁产量的2/3。
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英国年产量都高。
朱由校想了想,转身对王安道:
“通知参谋司,专门统计一下全国钢铁情况。
东厂原来收过矿税,情况应是比较清楚。
东厂配合参谋司统计。”
王安点头。
朱由校知这项工作不可能有准数。甚至可能偏差很大。但他需要现在就随时随地调动参谋司的工作思路,所以先把工作安排下去,让参谋司一帮人脑子先动起来。
朱由校则转回头对李如铁道:
“李卿,密云之行对你制转向架和轴承可有影响?”
李如铁尴尬一笑。他能说有影响吗?
朱由校发话了:
“转向架和轴承事项,李卿领块皇命令牌,在兵仗局组织一个小团队。
李卿设计好工件和工艺,让团队去做吧。
估计你安排好这些,四卫营也准备好,可以出发了。
到时李卿再随队指导四卫营如何勘察铁矿。”
李如铁无奈点头。
分身乏术,只能这样了。
好在有皇命令牌,调动合用的人手,还是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