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小插曲儿:铅笔产业化(2)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小太监去宣人,朱由校则削了2支铅笔,拉过一张宣纸试试了笔。

  笔芯偏软,但仍有点刮宣纸。

  这应该是工匠们在宣纸上试过了笔芯软硬。

  这个软硬用来作画,应该还是可以的,但用来写字,就有点软了。

  而且硬笔用宣纸终究不是太合适,硬笔还是要配硬纸。

  纸的问题朱由校不是太担心。中国纸的工艺水平还是很高的,硬纸技术主要是植物纤维配伍,以及纸张压制技术。只要提出明确需求,对中国这个造纸技术一直领先的大国,不是问题。

  朱由校一边考校着纸笔,一边顺手拾起小学时代学过几年的素描,把厅堂一侧的桌椅等景象描绘了出来。

  画好之后,顺手签了一个当年自己很臭屁的艺术字体签名。

  正歇息喝茶,小太监报带人回来了。

  就见一官员近前来,躬身跪倒,一叩三拜:

  “臣,工部主事吴彬,叩见皇上。”

  “平身!吴卿,你且看朕这幅画画的如何?”

  随手把素描画交给乾清宫太监,让他们递给吴彬。

  吴彬心中叫苦!原以为这次来是给皇上做画的,结果却是要评议皇上的画。

  这个搞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可也不能不接。

  结果接过一看,却是一幅很特异的实景。实景还就是这厅堂。

  转头拿画与这实景对比,不由大为惊异!

  朱由校用了焦点透视手法,与中国画散点透视手法有很大的不同。

  吴彬作为画师,当然一眼看出其中差异。

  吴彬自己的画风本就倾向于写实。素描这种直接走写实路线的作品,更是直戳他画师本心!

  小皇帝这画风,有开宗立派之象啊!

  再看画作,细条平直,似是工笔,但几乎没有倒角转折。特别是那个签名,漂亮是很漂亮,但从转角粘连的情况看,更象是硬笔。

  疑惑地抬头看向皇上。

  朱由校冲他示意了下手中的铅笔,然后抓了张宣纸,连笔一起示意小太监递给吴彬。口中说道:

  “吴卿,此朕自制的画笔,你看看可好用?”

  吩咐再拿一张小案台给吴彬。然后起身行到小案台边上,准备看吴彬用笔。

  旁边管制笔的小太监诧异。

  不是说“木匠笔”吗?什么时候成“画笔”了?

  吴彬坐在案后,拿着木匠笔学朱由校画法画了几笔。

  初始还好,随后就皱起了眉头,停了下来。

  线条控制还是很容易的。但同样动作下,多画几次,线条粗细就不一了。这就麻烦了。

  朱由校旁边加一句:

  “此笔还在试制中。

  以后可以做成圆杆,可旋转控制笔尖变化。笔尖则可依画工自己需要自行削制成大小不一的尖头,或扁头。

  这样控制线条粗细就容易了。”

  吴彬点点头。又画了几笔,停了下来。

  朱由校问:

  “可有什么不对?”

  吴彬迟疑了下,回道:

  “臣觉得,此笔色调单一。以之做画,很难画出层次感。”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

  “吴卿说得很对。这也是下一步需要改制的方向。

  可以做一套笔,笔芯软硬不一粗细不一色深不一。大约有个10几支20支的套笔,再配合手法,就可画出所有浓淡和线条了。”

  吴彬点点头。又画了几笔,拎起纸抖了抖。回头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吴彬又画了几笔,这次点了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情。

  然后拿过朱由校那张素描研究了起来。

  朱由校知他想通了笔的用法大概。就不再等他说画的事,直接交派任务:

  “吴卿,有二件事要你去做。”

  吴彬叩首:

  “臣接旨!”

  “第一件事呢,创造一派用硬笔硬纸做画写字的技法。

  第二件事呢,就是依你创造技法的需要,督促内廷配合你造出合用的笔和纸。”

  顺手指了指管铅笔制作的小太监。说道:

  “他负责内廷制笔事务,你找他就是了。”

  吴彬立刻叩首:

  “皇上,臣万死不敢!

  此画风画派之格,皇上画作已是展露无疑!

  臣岂敢偷天之功,窃为己用!

  臣万万不敢啊!”

  朱由校谈谈地回了一句:

  “吴卿欲送朕‘瘦金体’之名乎?”

  吴彬一听,明白皇上啥意思了。

  艺术级别高的皇帝,名声都不太好。“史家不幸词家幸”,哪个皇上见了都会皱眉头。

  皇上这是干脆躲避“开宗立派”的名声呢。

  可他也不可能真的偷天之功啊!

  脸上汗水隐现。忽然心中一个闪念,急忙道:

  “皇上,此画风此书体,乃是新皇即位后创制。

  故臣提议称天启年体。”

  朱由校有些无奈,但也知再坚持就差不多逼死这画师了。只能回道:

  “随你吧。但且记,但凡有人问起,不可说是朕创立的!”

  吴彬叩首:

  “臣,遵旨!”

  朱由校继续:

  “吴卿,你画风画派技法差不多成熟之后。朕会出资,建立一个皇家画院。

  画院既做画功,也做传授,也做经营。

  吴卿任院长,只管专心画作事务。

  经营之类俗务,王安会派人配合你。

  此院朕与你合股,朕出商股,占8成。吴卿出身股,占1成。其中半成是院长股,以后吴聊若是不任院长了,这份子要退回,转给新院长。

  吴卿若是退出画院,所持身股朕也按画院出资核算收购。

  剩余的1成股,留给加入画院的其他画派的代表人物。”

  吴彬完全傻眼。

  这是他从未想过之事!

  朱由校笑笑,解释了下:

  “朕这样做,也是希望卿等画家,能有个专属之地。

  即可在其中专心画技,又可收徒传承各派画技,发扬光大。

  搞经营,也是尝试画师凭画功也能有自食其力之法。

  吴聊当知此硬笔配硬纸,画师作画当是极快。予人画像,最是适合,每日产出不会低。

  凭此养一派画师,当是有可能的。”

  朱由校心说,我是不会告诉你凭着“皇家画院”这四个字,象方从哲这个级别的要去画像,我就是派个二把刀画师给他画,他也得出2000两一幅画。

  而他方从哲还非得去画不可。一方面当然是要支持他这个皇上;另一方面他方从哲百年之后,家族祠堂也是要挂像的。

  这个他只要稍推动一下,就是全社会上上下下的刚需。

  这个刚需能开发到哪个级别,完全看画师水平和画作价格水平。

  至于铅笔画不利于保存的事,就让画院去头疼吧!

  吴彬听到皇上这样讲,不由心花怒放!

  哇咔咔!以后我们画师也可以象读书人拜孔圣一样,拜画圣吴道子了!

  此大功德也!

  我吴彬,当是吴派画家千年以降最为成功和最具德行的画家!

  什么?!你说我吴彬跟吴道子家族没关系?

  谁说的?!信不信我分分钟拿出家谱来证明给你看!

  朱由校看吴彬喜翻心的样子,也知这个事对画家一派意义重大,吴彬有此神态全属正常。所以赶紧把要说的事说清了:

  “吴卿,你画院建立之后,除了画院事务,你每旬还需去参谋司教授作画之法。

  朕要在参谋司设制图科,他们要会绘图技法才好做图。

  此事为国事,属吴卿棒禄范围之事。

  朕就不另派薪水了。

  此军机之事。吴卿当用心,且须保密才是。”

  吴彬也知军方有堪舆之画,学习绘画技法,不算太突兀的事情。

  而且此为皇命,当即答应下来。

  朱由校笑眯眯地示意吴彬可以退下了。吴彬却再次跪下:

  “皇上,臣请将皇上画作赐于臣,以习其画风画意。”

  朱由校倒是无所谓:

  “准奏!”

  却见吴彬手托画作于顶,重新跪倒,行三叩九拜之礼。

  这是拜师了。

  朱由校没有阻拦,代后辈先贤们生受了大礼。

暴君天启帝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20110/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