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江南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官家讲,卢学士刚出使过江南,对南唐地理人情多所了解,此去必定能在诸多方面襄助正使。”

  刘承珪又传口谕。

  “臣领命。”

  崇简慌忙应承。

  ……

  宫内,福宁殿。

  出使南唐的使团刚离开,赵二在寝宫内品尝崇简的进贡品。

  这是一个小型的家庭聚会,宋皇后、花蕊夫人、德昭和德芳均在座。

  旁边侍候的是王继恩、刘承珪等一干内侍大佬。

  正式家宴还没开始,一家人聚在一起,首先是品茶。

  喝的正是崇简刚搞出来不久的茗茶。

  “嗯,确实不错,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回味起来还绵软悠长,关键还去油腻,真不错。”

  说这话的自然是赵二,其他人自然频频点头。

  唯有德芳不高兴地“哼”了一声。

  小家伙十多岁年纪,正处于逆反期,此刻想着没有成功跟随崇简一起出使,十分不爽。

  赵二置之不理,只是问道:“使团还顺利吧?”

  “正、副使目前看来合作得不错。”

  刘承珪知道赵二关心什么,慌忙回答。

  副使比正使年龄大、资历老,又主张武力收复江南,这给使团注入了不安定因素。

  这是把崇简架在火炉上烤。

  换言之,就是一种超强度锻炼。

  不一会,家宴摆了上来。

  赵二吃一口蘸了加有小米辣酱料的煮羊肉片,感觉回味无穷。

  “嗯,刺激,回味无穷,还把腥膻味完全压下去了。”

  说完不住哈气。

  第一次吃这东西,确实是痛并快乐着。

  余下诸人,除了德芳,尝试吃一口,都作如此状。

  “来来来,今天没有外人,一起举一杯。”

  赵二端起杯来,当先一饮而尽。

  德芳刚想劝止,却来不及了。

  “嘎~”

  猝不及防之下,赵二张大嘴怪叫起来。

  惊得众人纷纷抢上前去,王继恩、刘承珪更是手足无措。

  “官家!官家!”

  在众人惊惶的叫声中,赵二缓缓恢复正常,嘴里啧啧有声,脸上竟浮起诡异的笑。

  “不错,有点劲头。”

  赵二深有会心地说,见众人不解,又道:“尔等众人都尝尝,有意思,只是注意慢点品味,别像我一般牛饮。”

  不待赵二发话,德芳就开始有模有样地细品起来。

  众人见状,纷纷模仿起他来。

  不多久,席间众人就着辣味的蘸羊肉,一口一口品起酒来,女眷也不例外。

  很快就飘飘然起来。

  “这口感,确实不同凡响,这酒的劲头也够大。”

  脸色酡红的二女眷之一的宋皇后开口评价道。

  “是啊,这酒一出来,其他酒就成了水,哪里还有销路。”

  见过家里做生意的花蕊夫人评价道。

  “你说这小子一天正事不干弄这些干什么?他这些本事是从哪里学来的?我现在有点担心,他把你们两个教坏了。”

  赵二也趁着酒劲点评。

  后面的话是冲着德昭两兄弟说的。

  德昭露出不屑的笑,德芳却是满脸的不忿。

  赵二心里叹息一声,正要教训这俩小子一顿,花蕊夫人却抢先开口了。

  “据臣妾所知,以前那小子只是有些诗词歌赋方面的灵气,不承想到了汴京以后,却像开了挂,什么都会一点,尤其是这挣钱的本事,比臣妾的父亲似乎都强。”

  花蕊夫人说到这,心里暗想,难怪上次这小子回蜀中,居然和家父做了忘年交,差点就称兄道弟了。

  赵二一听这话,倒是频频点头。

  “历经磨难,总会让人更快成长。”

  他想起自己的经历,深有感触。又看了看席间两个愣头青,一下有点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臣妾对他热衷于七搞八搞的原因,倒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花蕊夫人意犹未尽,补充道。

  “哦,什么原因?赶快说说!”

  赵二来了兴趣。

  “还请官家赦罪,臣妾才敢说。”

  “好,赦你无罪。”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避祸。”

  “避祸,避什么祸?他在朕这里,莫非还有危险?连刘鋹都活得好好的,何况是他。”

  赵二的酒劲上涌,差点要责罚花蕊夫人,只是因为君无戏言,不好发作。

  “官家莫非忘了,他在这边立足未稳,就被开封府抓去审问了一番,如非陛下亲自干涉,恐怕不易脱困。”

  夫人旧事重提。

  “现如今谁还敢动他,只有他动别人的。”

  想起刘鋹的遭遇,赵二摇头道。

  “那是因为他处处置身事外,连上朝都免了,加之没事就写写传奇话本,搞搞茶酒佐料,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让别人不屑对付他了。”

  夫人口中的“别人”指的谁,简直呼之欲出。

  “据臣妾所知,有人不想他和德昭、德芳过多接触,尤其是德芳,一直与赵学士过从甚密,遭人嫉恨。所以,总要让别人放心吧。”

  没想到宋皇后也支持花蕊夫人。

  “呵呵,障眼法啊。”

  赵二一扫席间物什,有些无奈道。

  “臣妾想,这次官家如非派他外出,远离朝政,恐怕就凭他骤得重用,这些障眼法也未必能保护他。”

  皇后进一步道。

  “谁那么胆大?”

  赵二瞬间觉得怒气升腾,看向两个心腹内侍。

  王继恩眼观鼻鼻观心,似无所闻。

  刘承珪却让人不察觉地微微点头,像是在认可两位女眷的话。

  ……

  代天巡狩的钦差队伍迤逦而行,于开宝七年(974年)年初,来到了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

  当然,这自然不是后世的南京,而是赵二的龙兴之地,原本叫宋州,也是大宋得名之由来。

  后世的南京,正是他们出使的目的地,江南国都金陵。

  过了南京,再渡淮水,就进入了南唐境内。

  南唐官员沿途大礼接待,不敢稍有怠慢。

  一行人在扬州歇脚,准备弃车登舟,沿大江溯流而上,直抵南岸金陵城。

  早春时节,正是江南好风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嘿,这后一句诗有点俗了,有些飘飘然的崇简想。

  在扬州盘桓期间,有一个叫樊若水的南唐落第举子从采石(安徽马鞍山)赶了过来,悄悄来到钦差行营求见。

知宋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2156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