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令公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那,陈洪进和钱俶那边有什么新的动向?”

  崇简问。

  “他们都遣使来表示归顺。”

  林福答得简单。

  “仅仅是归顺吗?”

  崇简有些意外。

  “不,是属下没有说清楚,他们都明确表示愿意纳土归降。只是因为还有大事未完成,暂时稽留在本国内。”

  林福解释。

  自称下属,这是把崇简当做了暗门门主了。

  大事?

  瞬间崇简的感觉不太好了,好像刚干了坏事,就被人抓住。

  因为他知道,所谓大事,就是自己自作主张安排的两件事。

  一件是占城稻培育,一件是派人去日本国接引高僧。

  这两件事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马完成的,居然成了纳土归降的障碍。

  “这不好办吗?派官员去全面接手管理,让陈洪进和钱俶那一帮人就负责他们的专务。还有,该调京候用的就调京候用,包括官员和军队。这不就结了?”

  崇简说出自己的办法。

  其实他在泉州和杭州的时候就在琢磨这事,此时只是说出思索的结果而已。

  原本打算见到赵二再进言,可惜耽搁久了一点,大海上,一些非常的联系手段也使用不上了。

  “门主好算计,正该如此。”

  林福赞叹。

  果然是把崇简当做了暗门大当家。

  他不知道那两个家伙有什么大事稽留了归降行程,但估计与崇简有关系。

  “别光听着叫好,把我刚才说的话记录下来,拿给我审核签署。”

  崇简发话。

  林福一时反应不过来,愣了一阵才下去办理。

  不过,最后还是崇简亲自操刀重写了一遍,因为要说的事多,还需要简洁,林福要做的是誊抄一遍,并且润饰一下语言。

  没办法,崇简哪怕渐渐习惯了繁体字,但书法和语言习惯还是没有过关,面对赵二,还是尽量弄得规范一些好。

  没多久,暗门特有的信鸽又开始了从北疆到汴京的飞行传信。

  信鸽携带了崇简要向赵二汇报的重要消息及方略建议,其中,特别在末尾提醒赵二要注意身体,同时防止小人犯上作乱。

  谁能够犯上作乱,有这个胆量还有这个能量?

  相信赵二会做出判断。

  见自己要向皇帝汇报的东西都被稳妥地传送走了,崇简心里的急切减缓了许多。

  这才有功夫回头来了解西北方向的战事。

  仓促之间,综合武德司和暗门的消息,已经能得到一个战事进展的轮廓。

  这一次攻宋的规模前所未有,比后周和之前的御驾亲征规模都要大,进攻凶悍,各路不断报捷。

  据悉,党进率领的主力已经再次逼近了太原城。

  “有刘继业的消息吗?”

  崇简问林福,还有刘承珪。

  刘继业乃是北汉唯一的名将,前两次宋汉交锋,他都是率军抵抗宋军的主将,自然要加以特别关注。

  当然这是刘承珪与林福的想法,却不知道崇简别有怀抱。

  杨老令公,杨家将啊!

  一度都快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了。

  “刘继业也挡不住大宋五路并进的攻势,一路抵抗着退回了太原城。”

  刘承珪有些兴奋地说道。

  平灭北汉的机遇又一次摆在宋军面前。

  当然,大家都知道,太原城坚,要想毕其功于一役,恐怕很难。

  崇简甚至不赞成尽快攻灭北汉,他把这个意见写进了传送给赵二的奏折里。

  当然不是因为攻城难度太大,至少主要不是这个原因。

  拿下北汉,没了缓冲地带,几乎就是全面与契丹开战的节奏。

  还给了契丹南下攻宋的口实。

  北汉不足惧,有朝一日准备充分了,可以一鼓作气,将北汉连带燕云十六州一鼓作气拿下,甚至可能犁庭扫穴,把什么东京道西京道统统席卷。

  跟契丹保持摩擦和敌对是对的,既可以激励士气,又可以保持压力,促成大宋富国强兵。

  但全面开战需要更好地把握时势。

  一个富强的大宋完全可以横扫八荒,而不是相反。

  按崇简的估算,这需要一点时间,还要按着既定轨迹前进。

  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出轨,才能达成目标。

  “好吧,我想我们都该回去了。”

  听说偶像进了太原城,本来怀揣着会面希望的崇简,不得不打消了念头,于是决定返回汴京。

  “你们呢?”

  他问刘承珪和潘惟吉。

  所谓“我们”当然除了崇简,还有两个高丽贵族韩纪和朴槿月。

  韩纪似乎应该叫金纪,或金什么,但他本人说了,过往一切,种种如梦,既然决定告别过去,还不如就叫韩纪这个名字。

  姓韩,也算是对三韩故地的一种纪念,不是比一家私姓更体面?

  刘、潘二位自有他们决定行止的理由,其实,也就是看赵二对他们有何要求。

  一个掌管武德司,一个身份敏感,很多涉及他们自己的事情反而不能自己做主。

  第二日,当崇简出发时,潘惟吉决定去完成先前对崇简的承诺,然后回到广州,继续做好广州通判和市舶司判官,为发展大宋的海外贸易贡献一份力量。

  而那个承诺,就是到曹州去寻找一个叫燕肃的人。

  崇简曾告诉他,要开展远洋航运,保证茫茫大海不迷航,必须得找到这个人,因为他对导航指南极有心得。

  好在此去汴梁、曹州,正好可以同路。

  刘承珪决定到西北战场坐镇,支持正在进行的北伐战争。

  武德司长官参与军事行动并不罕见。

  在先前的伐蜀之战中,北路军都监王仁赡本就出身于武德司,此次北伐,再派出一个刘承珪,加强监督协调,自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刘承珪去后,不仅可以为战争提供更多的情报支持,也使得赵二更加耳聪目明,能及时了解战况。

  对前方手握兵权的大将的掌控,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如此一来,刘承珪首先和他们分道扬镳。

  一路行来,进入开封地界,潘惟吉自寻黄河水道而去,刻意避开了进京。

  这还是个半大孩子啊,活脱脱就是变相的发配,自我发配。

  崇简心中感叹,临别前不由得多叮嘱了几句。

知宋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2156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