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狩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崇简心中叹息,默默对那个不认识的女子说了声抱歉。

  作为后世人,他觉得男女婚事,应该只是和当事人有关,而不应该牵涉到其他方面。

  但这个女子的婚姻,很显然是一场政治联姻。

  在原本历史轨迹里,赵小三继位后,该女子入宫,成为明德皇后,李继隆作为外戚,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这场婚约不废止,德芳还敢不敢重用李继隆。

  崇简觉得玄,只要赵小三还在,对他和他的亲眷一定会有所防范。

  如果那样,崇简感觉就是自己亲手谋杀了一位千古名将,将会更加难以接受。

  好在这个女子还青春年少,机会很多,再说她和赵小三年龄差距更大,可能根本就不认识,更谈不上什么感情,自己的行为也算不上棒打鸳鸯。

  如此一想,崇简也就不太难于说服自己了。

  耽搁不一会儿,就有内侍过来,直接把一行人引到德芳所在便殿。

  因为不是朝会时间,仓促之间,德芳就在先前赵二上朝休息的文德殿接见了一干人等。

  同时被召集来的还有那些重要的宰臣。

  其时开宝九年(976)已度过岁末,新的一年已来临,但年号却还未确立。

  赵匡胤上庙号太祖,这没有异议,年号却争议不定。

  按许多大臣的建议,年号应改为太平兴国,以示新皇继往开来的祥瑞,但德芳却不同意。

  他提出的年号是北狩,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然遭到了怕打仗、怕辽国的一帮子人的反对。

  这个时候,德芳根基不稳,威望不高,众臣一反对,竟然无法落实。

  这也是为何崇简会一改以往主张,突袭太原,直接拿下北汉的原因,无他,就是为新皇立威。

  先前赵二多次无法解决的北汉,德芳这一继位,立马就拿下,不就说明新皇天纵英才,真命天子大势所归?

  按崇简以往的想法,一直认为把北汉与燕云十六州一起解决最好。

  此刻知道了年号之争,他也提前想好了应对之策。

  崇简一进大殿,德芳就站了起来,以示对他攻伐大功的奖慰,其他人都肃然起敬。

  见此,崇简都有些飘飘然了。

  新天子站立迎候,几个须髯斑白的老家伙对他拱手致敬,实在是……

  人生得意,夫复何求?

  跟进来的几人都觉得与有荣焉,而刘继元与杨业,则对崇简的地位有了新认识。

  “自前朝起,北汉顽愚,援引北虏以抗天罚,大军屡屡清剿而未能毕其功于一役,先帝在日,每引以为憾事。今日,赵崇简奉皇命巡视河东,一战功成,顽愚顿首,从此北事得以专任,北虏契丹授首指日可待。”

  德芳这个高兴啊,当场就对崇简一顿猛夸。

  他这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当年我爸都拿北汉没办法,你看我一上来,就把它给端了。

  咋样,谁还敢说我不是真命天子?谁还敢给赵小三等撑腰?

  之后,又聪明地把话引向抗辽,等于是向大伙宣示,我还得带着大家完成重大使命,建不世功勋,都别跟我捣蛋啊。

  难怪不得,他要坚持北狩的年号。

  崇简算是理解了这小子的想法。

  生于皇家,长于宫廷,年纪不大,可没一个是简单的。

  那些只看到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缺点,看不到上位者权谋熏陶的优势,都是没有真正了解上层政治的片面观点。

  接下来,当庭就开始封赏。

  这和赵二的风格不同。

  赵二在时,例行的是朝觐、赐宴和封赏三步曲,封赏总在最后。

  也许那样显得郑重,国家爱惜名器?

  最终选择归顺大宋的刘继元,授右卫上将军,封彭城(江苏徐州)郡公。

  杨业授右领军卫大将军,拜郑州(河南郑州)刺史。其子杨延朗,敕封从七品武骑尉,有勋无职。

  二人均在汴梁城内赐第置业,摆出了世居京城、开枝散叶的架势。

  拿刘继元来说,此生可能就得终老于汴梁,不会有踏出京城一步的机会,如同刘鋹、李煜们。

  而对杨业,崇简自有打算。

  呼延赞仍担任铁骑军指挥使,兼授富州(广西昭平)刺史。

  这也算是超拔。

  李继隆被免去御营前后巡检使,转任镇州(河北正定)都监。

  职位是升了,但显得与官家不那么亲近了。

  富州与镇州,均是前朝设置,二人只是虚领而已,

  原本历史轨迹中,呼延赞也兼任了富州刺史,李继隆确实做过镇州都监,不过时间要大大靠后。

  崇简从三司副使升为权判三司。

  这是实实在在的三司主官。

  因为他的品级不够,加了个“权”字,判三司是当时三司使的官称,就好像权知开封府事就是开封府的主官一样。

  王仁赡升为宣徽北院使,将计相之位彻底让给了崇简,让他可以在大宋的财政金融上大展拳脚。

  要按德芳的脾气,对王仁赡之流,干脆一撸到底最痛快,但他初继位,老爹的旧人还不好贬斥。

  众臣离开后,崇简单独留了下来。

  “我猜想,没让你进枢密院或领其他禁军武职,许多人会感觉奇怪。”

  德芳仍旧以过去的口吻道。

  “是啊,尤其是你提出北狩的年号,谁都会想,你怎么把我排除在北狩队伍之外。”

  崇简笑笑,也以平常的口吻回应。

  “北狩这年号怎么样?那些大臣提出什么太平兴国,真是笑话,北虏压迫日盛,如何太平兴国?”

  德芳见提起年号问题,连忙寻求支持。

  崇简一走,他就感觉缚手缚脚,想做什么事都得不到支持。

  中国封建时代,从某些方面来看,君臣天然是对手,在宋代,这主要表现为士大夫与官家之间的矛盾。

  士大夫的代表就是那一群宰辅重臣。

  德芳年未及弱冠,面对的对手是一群老江湖,再是从小耳濡目染,也不是对手。

  没人提出垂帘听政或顾命摄政的问题,就要谢天谢地了。

  “太平兴国是什么东东,也配提出来做年号,新帝登基改元,不成了儿戏?”

  崇简首先对那个曾经在另一个历史空间使用过的年号发起攻击,同时也深感历史惯性力量的强大。

知宋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2156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