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值班,按规定可以休息两天,再加之昨晚翻译大篆字体到深夜,就一觉睡到今天中午才起床。
昨天翻译了几十个字,内容大致为:“神强者长,气强者威。柔弱畏威,神强也。鼓怒骋志,气强也。凡人才所不至而极思之,则志伤也。力所不胜而极举之,则形伤也……”
这前面部分都与《彭祖摄生养性论》大致相同,可后两句话的意思却又与原文相去甚远,在网上又怎么也搜不到出处。
后面两句话的大致意思却是:世间的人们都知道我“神”强壮,但又不明白我的“威”,而“志”与“力”的养成都是有“诀窍”的。
我仔细比对了《彭祖摄生养性论》原文,《彭祖摄生养性论》内容大致为如何修身养性,注意“勿生餐,勿强食肥鲜,勿沐发后露头……”之类的养生小妙招,但这本《彭祖养性》给我的感觉却是,这是一本从来没有被翻译出来的春秋书册,或许就连一代又一代传承、重抄、重制的传人,都没有将之翻译出来的本事与心思。
网上更是搜不到关于这本书的只言片语!
太好了!
我捡到宝了!
是我把它翻译出来的!
我若是抓紧时间,大约在二十天左右就能将这本书翻译出来。
即使比不过《道德经》或者《庄子》这样的名家巨作,但也应该会有很多信奉道教的人士愿意来购买第一手翻译资料吧。
我环顾了一番这间七十平的出租屋,干净,整洁,向阳,唯一的缺点是太小了,还有,不属于自己。
不过这是我的专业第一次在毕业后派上用场,我得抓紧把它翻译出来。
于是,整整一天,我的时间都花在翻译《彭祖养性》上了。
……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经过近十个小时的努力,翻译了三百个字左右,内容大致如下:
“锻炼神魂的诀窍在于盘坐,冥想……”
此后便是盘坐冥想后的好处,以及如何盘坐,如何冥想的详细阐述,后段又讲述了冥想时会发生些什么反应,如那吸食五石散一般的反应,“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局牖,八荒为庭衢”,使我一度怀疑这是一本道家气功类的装神弄鬼之书。
道教人士不是正好这口吗?
我伸了个懒腰,保存文档,关闭电脑,准备休息,又心血来潮想试试看,这《彭祖养性》里面的盘腿冥想动作。
我脱了拖鞋,爬到床上,模仿起古书中的冥想动作。
我依葫芦画瓢地调整了好几个姿势,这才堪堪标准一些。
随着我的脑袋逐渐放空,一股失重感逐渐弥漫上来。
可我却丝毫没有不适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已过世的母亲的怀抱,又好比早晨起床时,用脚背去摩擦被子一般舒服。
本来,我只想试试便作罢,可随着姿势保持地越来越久,我的呼吸更是随之绵长起来。
周遭的响动,卫生间里水龙头的滴水声,窗台下烧烤摊雨棚下的嘈杂声,楼道里的猫叫……全然被放大了无数倍,似乎入了我耳,毕竟清晰无比;但我却又闻若无声,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酣睡,长眠,像是幼苗在大地里汲取养分,源源不断;又好比炽热世界里,吃一个冰镇西瓜,沁人心脾。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我很惊讶,但又觉得莫名地合乎情理。
诶,我怎么会诞生出这样的情绪?这一点也不正常。
算了,不管了。
我知道,自己随时都能解除这般玄妙的境界,可觉得冥想是真的很舒服,不愿意马上就回那个繁杂、俗气的世界。
于是,我继续打坐,冥想,直到东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