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臣刘吉愿为老内相戴孝、摔盆儿、扛幡儿(四更 )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站在怀恩外宅院中的常风,听到了弘治帝的一声龙啸:

  龙啸一出,文臣武将们立马开始痛哭起来。

  糖糖问:

  常风眼中饱含泪水,他对糖糖说:

  糖糖的眼眶就像是趵突泉。泪水四溅,嚎啕大哭。

  再也没人领着她去永定河边钓王八了。

  弘治帝走到了前院。

  他高声道:

  历朝历代,若皇帝下旨给太监建祠堂,一定会招致文官们的一致反对。

  太监是不全之人,怎配受祠堂香火?

  然而此时此刻,却无一名文官反对弘治帝给怀恩建祠堂。

  众臣齐呼表示赞同。

  因为跪在这里的文官,很多都曾得到过怀恩的庇佑。

  怀恩的仁慈、正直、忠诚,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老内相配得上一切恩荣。

  要说首辅刘吉不愧是不要脸的。

  他边的抽泣着,边对弘治帝说:

  次辅刘健、阁员徐溥、吏部天官王恕、兵部尚书马文升以及许许多多官员,都朝刘吉投来鄙夷的目光。

  为了拍皇上马屁,刘首辅真是不要彼脸了!

  你刘首辅比老内相的年龄还大呢。给老内相戴孝、摔盆、扛幡儿?

  这真是哄堂大孝刘棉花!

  弘治帝瞥了刘吉一眼:

  常风来到弘治帝面前,跪倒:

  弘治帝道:

  常风神色悲痛的说:

  接下来的二十八天,常风可算忙坏了。

  他既要作为嫡孙,跟礼部一同操持怀恩四七内的一应丧礼。又要兼顾查检千户所的日常差事和训练。

  二十八天后,怀恩的四七终于结束了。常风来到乾清宫大殿门口候命。

  他听到大殿中弘治帝跟王恕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争吵的起因是黄河决堤。淹了六个府、县,其中包括汴梁城。

  关于如何治水赈灾,朝廷中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是:应该将汴梁城百姓全部迁走。

  另一种意见是:迁城会动摇人心,断不可行。

  乾清宫大殿内。

  弘治帝是坚定的外迁派。王恕则是反对派。

  弘治帝道:

  王恕争锋相对:

  弘治帝眉头紧锁:

  王怒毫不退让:

  弘治帝龙颜大怒:

  王恕道:

  弘治帝火了,直接将铜罄摔在地上

  ,发出一声龙啸:

  王恕这老家伙也是个有脾气的人。他直接将手中的笏板扔在地上。又将官帽摘下,放在青石板上。

  王恕正色道:

  说完,王恕大步走出乾清宫大殿。

  常风心道:坏了。王老部堂完了。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让皇上下不来台。皇上不治他的罪才怪了。

  接下来,常风看到了令他惊诧的一幕。

  只见王恕大步走出殿门没多久,弘治帝竟以帝王之尊追了出来。

  弘治帝几乎是一路小跑,跑到了王恕跟前:

  皇帝这么给面子,出殿来追。王恕的火气已经消了一半。

  王恕道:

  弘治帝道:

  王恕想了想:

  弘治帝半开玩笑的说:

  王恕拱手:

  跪在大殿前的常风,看着弘治帝跟王恕回了大殿。

  不多时,白昂和徐贯来了。二人否定了弘治帝的迁城计划。说出了一堆充分的理由。

  弘治帝在充足的理由面前,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命汴梁百姓留在原地,等待朝廷集中赈济。

  半个时辰后,弘治帝和王恕亲亲热热的走出了大殿。

  什么叫明君。这就叫明君。

  一个明君可以跟臣子发生争吵,可以有政见分歧。但对事不对人。不能因臣子有不同意见就罢官、惩处、扔进诏狱。

  这些都是怀恩在弘治帝年少时教他的。

  怀恩虽死,弘治帝却不敢忘记他多年前的这些教导。

  弘治帝看到了跪在殿外的常风:

  常风拱手:

  弘治帝有些伤感:

  常风起身:

  时光如水。弘治元年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年末。

  这一年里,弘治帝励精图治、重用贤臣、裁汰庸官、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大明王朝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彪炳史册的弘治中兴拉开了大幕。

  这一年里,常风凭借着弘治帝的青睐,在锦衣卫内的地位节节攀升。他已成为实际上的八大千户之首。即便北镇抚使孙栾也对他客客气气。

  仕途上得意,家里又添了儿子,有娇妻在怀。常风可谓是春风得意。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140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