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相以北二十里处,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地势平坦,可供人纵马奔骑,被当地人称作小原。
现在此地黑旗招展,除了外围负责警戒的哨兵外,上千秦卒正坐在地上休憩。
赵广全身披挂,走到主帅面前,大声禀报最新得到的消息。
赵佗正低头看着手中的地图,闻言点了点头:
赵广附和了一声。
转而又犹豫道::
赵佗笑着摇头道:
作为斥候首领的侯五纵马奔到项梁身侧,向他禀报军情。
项梁点了点头,又对身侧一个年轻项氏子弟道:
见到项声面露疑惑,项梁解释道:
项声恍然大悟,称赞一声后,就下去传达休憩的军令。
三千举着字旗的楚军,除去数百人在前面防护外,其他人都坐在后面休息,缓解一路跋涉的疲劳。
作为全军主帅的项梁,则是面色凝重的望着前方秦军的方向。
楚军主攻,长驱二十里来打秦军,不管士卒们休息的再好,体力和精神上都会疲惫,不如以逸待劳的秦军,这是一个劣势。
但项梁没有办法。
他估算过时间,赵广如果在知道他举旗的时候就派人前往彭城求援,那么秦军的骑兵最快今晚,最迟明天就一定能到达。
然后再过几天,大量的秦军步卒也会赶过来,到时候他项梁的军力优势就会大大减少。
秦军增兵的速度,绝对比支援他项梁的楚人快。
所以项梁必须要抢在秦军援兵抵达前,先破赵广部,然后携带大胜之威,一路裹挟楚人,壮大声势,直取彭城,这才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此战不得不打,他也不得不主动出击。
想到此,项梁心中有些庆幸。
只是这个庆幸,没过多久就被秦军的箭矢射灭。
凄厉刺耳的声音在林中响起,将后方正在休憩的下相青壮吓了一跳,一些人甚至当场拔腿就往后跑,一看
就是早有准备。
幸亏项梁在后方布置有项氏子弟和僮仆担任的督战队,当场就砍了几个人的脑袋,殷红的血飞溅而起这才镇压住了那些青壮逃跑的心思。
项声纵马奔于路侧,对着这些青壮举剑大叫:
随着项声的呐喊,队伍这才安静下来。
在整个楚军的前方,项梁脸色已是黑成了一片。
项缠骑马回来,有些后怕道:
项梁面无表情的点头,说道:
项梁感觉脑袋有些疼起来。
他手下的三千人大部分都是步卒,骑兵差不多就百骑的样子。
这还是搜罗了项氏以及下相各宗族的马匹才凑齐的。
虽然人数和赵广手下的郡骑兵相当,但装备和弓马娴熟程度上就远远不如了,打起来完全不是对手,骑兵一旦放出去,就是被对方杀戮的结果。
项梁只能暗叹一声。
但没过一会儿,地面上就再次传来隆隆马蹄声,那些刚刚被驱赶走的秦军骑兵又回来了。
这些骑兵驾马来袭,速度极快,突然奔到楚军阵前,噼里啪啦就是一阵射,将还没反应过来的楚军士卒射翻了十余人,然后在一阵阵惨叫声中,在楚军的骑兵和弓弩手上来之前,这些秦军的骑兵立刻勒转马头跑了。
这第二波突袭对楚军的伤害不大,只伤亡了十多人,但是让军心本就不稳的下相青壮变得仿若惊弓之鸟,一个个面色惊惶。
就连项氏子弟和僮仆们也都面色不安。
项缠气急败坏的奔到项梁面前,献出一计:
项梁点头道:
项缠恼怒下,也不顾曾经的贵族身份,骂骂咧咧的下去安排埋伏事项。
只是楚军这一等,就等了好半天,秦军骑兵都没有再次出现。
项梁叹了一声,然后便唤来项声,下令道:
项声应诺,下去传令。
很快这一支三千人的楚军便踏上了前路,项梁担心赵广会有埋伏,一路小心防备。
可惜他这些担忧是多余的,一直到楚军走完这五里路程,见到在小原处列阵的秦军方阵时,也没有出现意外。
就在数百步外,一支全副武装的黑甲秦军已经站成长方阵列,其士卒皆按照什伍排列,队列有序,整整齐齐。
且这些秦卒无一人发声,就那么笔直的站在那里,手握矛戟弓弩,用一双双冷漠或是饥渴的眼神盯着项梁的部队,就像是一头趴在地上随时择人而噬的黑色猛兽,给楚军带来了极大的压迫感。
咕咚!
不少楚人不由自主的吞咽着唾沫,生怕
秦军在他们布阵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
项梁也害怕此招,所以安排了一支敢死义士做好了防备,一旦秦军发起攻击,他们将冲上去迎敌,为楚军列阵争取时间。
好在对面的秦将似乎颇懂战场上的君子之道,竟一直等到楚军列阵完毕后,才进行下一步动作。
项梁驾马站在军前,就看到数百步外的秦军军阵中,走出十个手拿奇怪物体的人来。
项梁眉头紧蹙。
那些人手中的东西他认得,乃是秦军从伐魏之战后开始流行的器物,名为喇叭,人将喇叭放在嘴边说话,这东西就能将声音扩大,十分的好用。
据说秦军每一百人中都会配备一套喇叭,作为军吏讲话和号令时所用。
项梁嘴角微勾,秦军越发出威胁和恐吓,只会让他手下的三千人越发坚定的反秦。
然而下一刻,让项梁惊愕的话语出现了。
大秦武功侯!
当声音随着风飘入楚军军阵的时候,所有人都惊住了。
人的名树的影。
大秦武功侯在楚地的名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在泗水郡的一些地方,甚至可以用来止住小儿夜啼。
只需喊上一声,再顽皮的孩子也会立刻止住哭声。
如此情况,可见赵佗之名对这些楚人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那些秦卒借着喇叭一呼喊,楚军后方的那些下相青壮们瞬间脸色都变了。
项梁也是震惊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