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旭日东升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繁星点点,月华如水,四更天的平苍县城,已经慢慢沉浸在一片朦胧的睡意之中。

  然而,在平苍县东门外附近的义庄大门口,却有一队穿着白色孝服的人马在等待着,人群中还有些低沉的抽泣呜咽声传来。

  这是平苍县的大户杨家派人,来接自家小少爷的尸身,送去族里归葬之地安葬。

  平苍杨家在县城周边的田地颇多,而且在漓龙江边的宝华山上,有一大块族里的公用坟地,用来统一安葬杨家族人。

  今天接尸送葬的时辰,是杨家请县里有名的算命先生,给推演出来的吉时。

  按照算命先生所言,这等枉死之人,不能将尸身接回自家宅子停放作法超度,而是必须在今日这个时辰,接了尸身,就直接出城,前往族里归葬之地下葬。

  杨家走通了县令大人和县尉大人的门路,得了特许,专门在今日这个时辰,来接尸体。

  于是,这大半夜的,除了杨家的一干人等,连陪同的石珪,捕房的经办文书等等各色人等,都一起站在了义庄的大门口等待着。

  虽然,衙门里的一众人等,都要三更半夜的爬起来,费力八气的出东门办事,但杨家给的“利事封银”着实丰厚,诸人的怨言也就少了很多。

  尤其是要代表衙门全程陪同的石珪,除了利事封银,还多拿了几两辛苦银子。

  拿了银子的诸人,态度还算不错,三下五除二的就把各种手续给办完了,几个仵作也带着杨家的家丁下人,走进义庄里去操办事宜了。

  站在稍远处的石珪,则有些心不在焉的应付着杨家陪同的管事。

  那管事看见石珪有些心不在焉,也只当石珪有些不满这趟深夜里的差事,于是奉承了两句,就退开距离,不再打扰石珪。

  石桂也不在意那管事的行为,冷眼看着诸人在忙碌,心中则是一阵阵的无可奈何。

  这几天里,石珪与程金环又再次争吵起来了。

  虽然石珪一再告诫自己,瞒下自己的修炼体会,不要因为修炼的事情,再与程金环起争执。

  但夫妻俩个,锅边绕着床边转,哪有什么可以真正隐瞒的事情,所以过不了几日,夫妻俩个又因为修炼的事情,争执吵闹起来了。

  这头是,程金环觉得石珪的那丝几乎感觉不到的气流,只可能是石珪的错觉。一家人有成效的修炼,就是修炼《春水润灵决》,只要一直坚持修炼这个就行。

  那头则是,石珪觉得那丝气流不是错觉,只是自己功夫不到而已。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日,就会修炼出灵力,这样就能继续看《太一生水妙化真经》的后续功法。

  可没想到,石珪这句要继续看后续功法的话,让程金环来了脾性。

  程金环认为石珪这是贪心不足,现在修炼《春水润灵决》,就已经达到了最初“却病延寿”的目的了,没有必要再执迷不悟。

  程金环的话又让石珪牛脾气上来了,结果,两人就这样话赶话的吵了起来。

  到了最后,俩人吵来吵去的焦点,却变成了,要不要将那块《太一生水妙化真经》玉牌丢弃的问题。

  这个说,修炼了这么长时间,就是没办法炼出灵力,找来的玉石,也没有那种神奇灵气,也没法看到后续功法。

  那个说,这只能算是功夫不到家,再多修炼点时日,应该能修炼出灵气来,到时就可以再看后续功法。

  这个又反驳道,能从玉牌中得到一部可以修身养体的功法,就是绝大的幸运了,看不到后续功法,就应该算是自己一家人与玉牌的缘分已尽,不应该再贪心,

  那个说,不是贪心,而是自己能够感觉到,体内应该有少量的灵气存在,如果丢了玉牌,就会错失机缘。

  这个根本不理,直接就驳道,那绝对是错觉,根本就没有证据能证明,石珪体内存在灵力,应该按白衣神仙的指示,早早丢弃那玉牌,免得惹祸上身。

  就这样吵吵闹闹了好几天,深惧河东狮吼的石珪,还是不得不俯首认输。

  刚好,今天的公差,需要早早出城去。于是,石珪只能怀揣着,程金环使力塞到他胸前内包里的玉牌,站着义庄的大门前,郁闷的看着眼前诸人在忙忙碌碌。

  这番心思在外人看来就是心不在焉,杨家负责联络石珪的管事,也只能收敛着自己不凡的言语天赋,在一旁默不作声。

  正在这时,义庄的大门就完全打开,从里面出来了几个家丁拉着的一辆板车,上面搁着副棺材,几个仵作陪在旁边。

  见棺材运出来,正等在义庄大门口的人群,忽然哭声大作,呼啦啦的就围了上去。

  人群中一个全身孝服的年轻女子,手里拉着一个小儿,扑在棺材上,哭的分外大声。

  “那是我家五少奶奶!“身边的杨家管事上前一步,凑近石珪身边,很是机灵的给石珪介绍到。

  石珪点了点头,没做声,也没有催促,就这么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

  身边的杨家管事见石珪又再次沉默,也只得再次后退一步,陪着石珪站在一起沉默着。

  周围一起陪着等待的衙役们,着急回家再睡个回笼觉,于是就纷纷开口,劝慰了几句。

  杨家派来主持出殡的人,算是个有能力手腕的人。也连忙开口招呼围着棺材的亲属家眷,说是不要在此地耽搁太久,要不会耽误了下葬的时辰,让众人赶紧上路。

  然后指挥着杨家下人,赶过马车来,接了一众亲属家眷上车。又安排拖着板车的家丁下人,把棺材抬到早就准备好的马车之上。

  又再留下两辆车马,专门负责送衙门里的诸人回城,亲自一一将衙门诸人安排上车,这才与县衙里的诸人告别,目送马车远去。最后,又亲自请石珪登上一辆马车,尾随在杨家队伍之后。

  如此这般安排一番之后,才让变得井井有条的送葬队伍赶紧出发。

  于是杨家出殡的一行人马,开始扶着棺材,从东门外顺着城外的道路,一路南下,见到了县城城墙的东南角,再折转朝西,过了县城南门,再转向西南,走上一两里,就看见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耸立在眼前。

  这山十来丈高,紧邻着漓龙江,漓龙江从苍梧山奔腾出来,在宝华山脚下拐了几个回头弯之后,就往东面奔流而去。

  这山的东面,是一面陡峭的悬崖,站在崖顶,朝东望去,就能看见漓龙江十景之一的“九曲八弯连成海”。

  由于崖顶所在的视角,仅有十来丈高,于是在崖顶之人眼里,那拐了几道回头弯的“九曲八弯”江段,就连成波光粼粼的一大片,让人仿如置身于大海之上,波澜壮阔,水天一色,这就是所谓的“九曲八弯连成海”。

  更奇妙的是,在漓龙江几个回头弯的江段之中,有一座黑黝黝的小石山。从宝华山东面崖顶望去,那小石山就仿若一只巨大的乌龟,正在抬起脑袋嘶吼。

  最最不可思议的是,在一年之中,有大半年的时间,只要在每天早晨,爬上宝华山东面崖顶,往正东方望去,就会看见太阳,从那小石山的背后升起,仿佛是一只灵龟托起了太阳,而这就是漓龙江十景的另一景“灵龟托日”。

  那杨家的家族归葬之地,就在宝华山的西南面,也可以看见宽阔的江面。

  众人在宝华山的北面下了车,然后打起火把,由几个家丁扛了棺椁在前,杨家亲属家眷带着下人跟在后面,浩浩荡荡的就往杨家的家族归葬之地而去。

  石珪也不想真的全程陪同杨家出殡。于是,只跟着众人去看了一眼下葬的位置,自觉可以交差应付,就算自己完成了任务。

  随后,石珪跟杨家管事的说了一声,约好了回去的时间地点之后,就独自离去,准备寻个地点抛了那玉牌。

  这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夜幕逐渐消退,虽然天空中仍然是星光点点,但头顶的天幕,已经开始泛起了蓝色。

  石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清冷的空气涌进胸膛,冲淡了些石珪心中的郁闷,不禁让石珪振奋起来,于是一抬脚,就往东面的山崖而去。

  等石珪爬上宝华山的东面崖顶时,不禁扭头往东北方向一看,就看见平苍县城西城门那熟悉的影子,正在清晨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此地相距西城门,也不过四五里地。

  石珪再往西门的西面看了看,想找找遇见白衣少年的所在,可惜目光所至,到处都是葱葱郁郁的树木,一时间竟找不到,自己遇仙地的所在之处。

  石珪只好扭过头来,看着眼前浩荡的江水,叹了一口气,想不到里许之外遇仙得机缘,如今福缘浅薄,又要在此处,抛弃机缘避祸。

  伸手从自家胸前内包掏出玉牌,放在眼前,端详了片刻,又深深叹了一口气,扬起手准备扔掉玉牌。

  石珪这厢刚抬起手,想将玉牌远远扔下崖底的漓龙江里,但这时又在心里犹豫起来,这仙缘真要扔了,就太可惜了。

  石珪暗自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这玉牌是从苍梧山遇仙而来,也许自己也该把它放回原来遇仙的位置上,还是再等等,另找个时间,去苍梧山那边,再扔掉吧。

  石珪这样想着,心里又才好过了些。顺手把手中的玉牌,又揣了回去,然后掏出那枚浅蓝色的珠子,放在手心把玩着。

  石珪心不在焉的看着眼前的景色,只见百十丈宽的漓龙江面,在平苍县南面的大地上,来回纵横,仿如一条巨龙在大地上蜿蜒盘踞。

  几段宽阔的江面,在视线里左右相连,形成一片汪洋,水汽升腾而起,在半空中缠结成一片薄薄的轻雾,像长长的绸带飘动着,如梦如幻。

  极远处的江面形成了一条线,和泛起鱼肚白的深蓝色天幕相接,天空中的星光熠熠,水里的波光粼粼,皆隐在轻雾中,星星点点的闪烁着,一时间竟然分不清,谁是天上的星光,谁是水中的波光。

  极远处的天幕上浮现出了柔和的鱼肚白,不断地扩大,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轻雾也开始发白,水中的一块黑黝黝的,像灵龟一样的石山,开始变成了淡红色,映得周边的江水也跟着发红。

  石珪被这一幕深深吸引了,他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

  片刻间,东方的天空就发红了,从灵龟石圆弧形的峰峦望去,那块天幕红得最浓艳,好像燃烧着的火焰正在蔓延扩大。

  就在这一刹那间,灵龟石背后,极远处的江水与天幕之间的交际处,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慢慢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红光,把周天的黑暗撕得粉碎。

  那红光迎面照在石珪的身上,将石珪挺拔的身躯映得通红,身下影子被拉扯成长长的一条,映在了身后缓坡上,仿佛燃烧起来的松林里。

  石珪眼睛被初生的红日光焰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但石珪仍然目不转睛盯住它。

  远处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奋力跳动着,落在灵龟石之上,被灵龟扬起的头颅一甩,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跃入了天空。

  “啊!太阳出来了!”

  那红彤彤的阳光仿佛一阵飓风,瞬间就吹到了石珪身上,石珪全身微微战栗,感觉自己就像天空中的彗星,全身的背脊与双腿微微发麻,就像被太阳的红光吹拂出了一个长长的气带。

  石珪来不及将珠子收起,便情不自禁地微微弯曲双腿,双手握住珠子,结印放在脐下三寸之地,然后张口,如鲸吞一般吸入,环绕在周身活波跳跃的气体。

  那气体中,好似有着许许多多的星星点点,泛着微光,有红艳艳的,有蓝莹莹的,还有些是青蒙蒙的,更有一些太过微弱,以致看不清是什么颜色。

  那气体一入体,就在丹田汇成一股轻灵的游丝,那游丝中间,好似有一只灵龟在划水,带动着那股游丝,顺着石珪的引导,沿着观想法的行功路线,做大周天循环。

  那游丝每循环一个大周天,就会略略变粗那么一丝丝,然后在丹田中,留下极微小的几点星光。

  那游丝在石珪体内游动时,就像春雨一样,不停滋润着石珪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感觉就像一股清凉的灵泉,抚慰滋润了干渴的土地,这种感觉如此美妙,以至于石珪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正当石珪沉浸在这种极度愉悦的感受中时,异变突起,当那股轻灵的游丝,游动到左手时,忽然间,手中的珠子,散发出一股柔和的吸力。

  蓦然间,那股游丝就被吸进了珠子里,开始在珠子内部空间的中央,不停地旋转起来。

  石珪有些惊疑,但随着心思一动,那股游丝虽在珠子旋转着,但仍然能被石珪感应到,石珪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然后石珪细细感应着那股游丝,企图让它能挣脱出来。

  就在这时候,那珠子忽然就开始大股吞噬起,环绕在石珪周边,那种似乎带有星星点点的气体。

  那些气体在石珪的手中的珠子上空,形成了一个小小斗状气旋,尖底朝下,刺入了珠子当中。

  那些气体,在进入浅蓝色的珠子之后,就堆积在一起,围绕着珠子中央盘旋的游丝,化作一块厚厚的阴阳鱼状的气盘,缓缓的旋转着。

  直到那云盘涨到了一定大小,变成一团厚实云团之后,那珠子才停止了吞噬外界气体。

  这时,珠子内部的那团云团,已经将盘旋的游丝,严严实实的包裹在中央。

  气团中,那些蓝色、红色、青色等等各种颜色的星星点点,在不停地旋转中,就像被染料涂染一样,逐渐都变成浅蓝色的星星点点。

  而那些浅蓝色的星星点点,又在一圈又一圈的缓慢旋转中,慢慢的融进了,气团中央的那股游丝里面。

  气盘中的那股游丝,仿佛容量有限,被一部分星星点点融入之后,变粗了一小丢丢之后,就不再融合其他的星星点点。

  这时,气团中剩下的那些星星点点,仍然在缓慢的旋转中,仿佛一个正在研磨锻打精铁的炉子,在不停的精炼着气团中央盘旋着的那股游丝。

  那股游丝好似一块精铁,被锻打精炼之后,被激飞出一些类似黑色的粉末星点。

  那些被激飞出来的粉末星点,高速冲出了厚实的气团,直接打在珠子内部空间的珠壁之上,然后被珠壁吸收融入了进去。随着吸入的粉末星点越多,那珠子的内部也好像胀大了那么一小丝。

  如此周而复始,待珠子内部的那团厚实的气团,完全消耗殆尽之后,又才将那股经过壮大精炼后的游丝,送回了石珪体内。

  等石珪将那股壮大精炼过后的灵动游丝,再按着功法路线,循环几个大周天之后,这才细品出了那个珠子对游丝的逆天效果。

  在石珪的细细的品味感应中,如果将那股灵动的游丝,比做一股清泉,那么经过珠子一次壮大精炼之后,这股清泉增加的水量,跟自己大周天循环一百来次增加的水量差不多。

  但初始增加的水量,要跟着一块被精炼,即便如此,精炼之后,剩下的精髓水量,也能跟自己大周天循环二十来次增加的水量差不多。

  至于那股游丝,被气团锻炼精粹之后的精纯程度,要比自己循环几百次研磨后的精纯度,还要高。

  这样综合算下来,游丝经过珠子一次壮大精炼,不仅增加的含量,相当于自己二十多次大循环的苦功,精炼的精纯程度,则相当于自己几百次大周天的精炼研磨。

  石珪不由得暗自高兴起来,这平白得来的珠子,对自己而言真是一个至宝,想必有了这颗珠子,自己修炼速度一定会大大加快。

  到时,一定要让程金环对自己心服口服。

  正当石珪沉浸在运转功法,在体内搬运游丝大周天循环的时候。

  蓦然间,那股游丝运转到百会穴时,仿佛象针一样,啵的戳破了什么东西。

  霎时间,一股清凉凉的气丝,顺着头顶百会穴就冲进石珪体内,然后被那股游丝一边吸收着,一边裹搅着,在石珪体内,按照功法路线,再次大周天循环起来。

  石珪不由得心神巨震,他终于引气入体了!!

平凡修真见闻录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466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