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拜月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我早同舅舅说好了,他那天照例要出山访友,等子猷哥哥他们上山来,晚间还是在陶复庐歇息,跟去年一样。”

  (陶复:陶,窑灶。复,地室。《诗经·大雅·緜》中有“古公亶父,陶复陶穴”,即指窑洞,窑室。)

  “那就好,咱们这边地方窄小,只怕他们住得不舒服。”

  “妈妈,舅舅的老友都是些什么人,他从来不跟我说,神神叨叨的,你见过吗?”

  “你也知道他的,平日里交游甚广,也很少同我说起。”思霓笑答,不免觉得这孩子挺爱闲操心。

  少姝看到妈妈觞中已尽,预备再添。

  “不用了,酒尝滋味,剩下的留做药引好了。”

  “妈妈若是喜欢槐花酿,不如把舅舅的匏壶拿下来一用,他那宝贝最省事方便,你一时想喝什么,只需摇上一摇,它都能即刻奉上。”

  思霓此刻享受着微醺,眯眼摇头:“我可不爱用他那些家伙什,实在没有味道,你可尝过他壶中酒水,怎能比你秀英婶亲手酿造的香甜?”

  少姝咕咕笑:“一入仲春,就常听妈妈念叨‘清清白白银条菜,玉版冰壶总不如’,看来又得加上一句,‘香香糯糯槐花酿,玉版冰壶亦不如’。”

  她心思活泛,少顷又问道:“妈妈,秀英婶的槐花酿这么好吃,莫非是有独家秘方?”

  “说到秘方,”思霓笑得故作深沉,“还真有一个。”

  “啥秘方?”少姝探过脖子,目光灼灼。

  “那便是——学会耐性地等待。”

  “这算什么秘方,”迷底揭晓,少姝不出意料地露出极其失望的神情,继而又不甘心道,“是怎么样个等法?”

  思霓放下玉觞,扳着手指数开了:“你看啊,先将糯米淘洗了,入锅蒸好,等它放凉,撒上酒曲压实,当中挖个小洞,再等它放置十二个时辰,黄酒就露出米面来了,将择洗沥净的槐花用纱布袋装了,与糖块同入黄酒,密封罐中,接着好好地等上它两个月,就得了。”

  “妈妈这又是在跟我说‘求慢不求快,慢功出细活’了,对不对?”少姝点头如捣蒜,顽皮地背诵着母亲常谈。

  “是啊,心急火燎的,一味求快,有什么趣味可言?终究是尝不到甜头的,更有甚者,还扰害心神。”思霓牵过女儿的小手,在掌心里细细揉搓,“少年人啊,就怕耽于好高骛远,做着手头的事,却目光迷离,心不在焉,总是惦记着,远处有更了不得的大事等着自己大显身手,却不知,做好眼前的事已足够值得。”

  “值得什么呢?”

  “值得来日啊,将来某日,会不经意发觉,走来的每一步原来都不可或缺。”

  “也有那些麻烦事么?”

  “只要你不嫌麻烦,它便不是麻烦事了,对不对?”

  少姝似通非通地嗯了一声。

  “日积月累方见真功,无论何事,沉下心,慢慢来,时时心胸通达,即能撇开浮躁,自得其乐。”

  “哦——”少姝一双丫髻斜飞起来,福至心灵,“那像妈妈织布、舅舅行医、还有这山中匠人或制香或烧陶的——你们在修习种种时,也都有自得其乐吗?”

  “没错,”女儿通慧的应对,令思霓甚感欣慰,她指指屋角放置的繀车,“你天天在纺线,可曾有什么心得?”

  “也没什么啊,就是在纺线而已,觉着线头要断的时候,会暗暗在心里说再仔细些,此外似乎也没想着别的事。”

  “是啊,人唯有在不急不燥的情形下,心胸内方能生出静气,这股气饱满、均匀、绵长,发现了么这样纺的线,才不会轻易断掉,他事也一样,多多体悟,时日长了,就有所得益。”

  少姝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拾掇过碗碟,思霓又做到了织机旁。

  见母亲坚持要把手头的布织完,少姝也跟着在繀车旁坐下来。

  她拿起先前放一边的棉芯,一本正经地转起了绳轮,思霓不时侧头,细看女儿举止,只见她动摇多容,俯仰生姿,左手里的棉芯开始抽成白色的细线,一点一点的在拉长着,全神贯注之下,线索居然没有断掉,足显功力。

  就是因总能看到孩子身上这明亮投入的神采,做母亲的才觉得舒心意足,思霓如此这般想着,复又垂首在织机上忙活起来。

  山乡的静夜里,泉水流淌的声音、家燕筑巢的动静、远处零落的狗吠……都和着机子的嗡嗡声,一股股汇合起来,荡漾在少姝耳边,变成她身体轻轻摆动的节奏。

  “很晚了,”过了许久,少姝看向窗外夜色,提醒道,“妈妈,舅舅说过您不能太过劳累的。”

  “刚刚好,也织完了,”思霓停下,款款地转动手腕,“不妨事,今日中觉睡得久,再说我闺女熬的汤药很起效,到这会儿了,还没觉着疲累。”

  “太好啦!”少姝振奋,再没有比母亲康复更让她期待的事。

  她欢喜地卷着母亲织好的布匹,一手夹了,一手探过烛盏,转身送往里屋。

  从一角隧道式的门洞穿过去,里面有更深的一眼小窑,母女俩用作存放她们的织品。

  放置好转出来,少姝拍手道:“妈妈记得吗,前些日子,子猷哥哥给我送书来,见到那里屋的线团布匹,又是摇头又是咂嘴,”她压着嗓子,惟妙惟肖地学起来,“叔母这是何苦来?若用度不够,捎个信儿回来给我就行了,还是千万要好生养着!少姝妹妹,虽说郭家子弟好赖得知些疾苦,可是像这般货真价实天天上手的,你还是头一个!”

  霓夫人沉默片刻,问道:“听了他这些话,少姝心中会怎么想的?”

  “我会觉得自己很了不得啊,子猷哥哥明明是在夸我嘛!”

  正拾掇着织机上的零碎线头,思霓没忍住,扑哧一笑:“你倒是懂得领会,子猷是个细心的孩子,见不得妹妹吃苦,又怕你耽误了读书。就是上回,他又跟我提起叫你回华岩书馆了,你可愿意呀?”

  “我何曾耽误了读书?这不是一直在读么,就在‘狐岐山书馆’,先生就是妈妈和舅舅。”少姝一本正经道,“反正,妈妈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少姝最待见和妈妈在一起。”

  少姝跟着母亲,喜欢叫洪山的旧称——狐岐山。

  女儿的小甜话,打她牙牙学语就会说道了,如能装起来,那必定车载斗量,但都是思霓在凡俗日子里的慰藉,她嘘出口气,抱过乖女搂在怀中,眸光莹莹:“妈妈也最待见和少姝一起啊,山居这几年,害你吃苦了。”

  “有妈妈陪着,哪里吃苦了?!”

  “傻闺女,是你陪着妈妈才真。”

  少姝腻在母亲怀中,哼哈撒娇不止。

  “好啦,”思霓轻推女儿,提醒着,“做过拜月礼,也该歇息了。”

  少姝应过几声,方才起身,踱步到院中来。

  她面容已收敛,温煦而整肃,身朝悬于天心的明月,缓慢而轻盈地展开了双臂,如同鸟儿在起飞前轻轻抖开翅膀。小姑娘澄澈的目光,径直向月亮望去。准备好后,她渐渐运气,一呼一吸间,开始深长地吐纳,瘦小单薄的腹部有了明显的起伏。

  思霓坐到窗前,还没有睡着的骐骐见了,忙从鹿舍中跃出,走近些卧于窗下。她们都静静地,看着少姝周身沐浴在皎皎清辉中,通体仿若散出淡淡的光芒。

  这个时候,没有风,有也很轻婉,像是从月亮那边悠悠地吹来。

  所谓“拜月礼”,是少姝睡前的专属仪式,兼习吐纳之法,她跟母亲学会以后,已日日不落地习了两年有余。古语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必散乱”,作为行气之法是有要领的,吐故纳新,气到丹田,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练完之后,便倍觉神清气爽,浑身通透。

  母亲告诉她,人的意念在修行中称为火候,且火候妙在人为。意缓慢行叫文火,此火寒,为阴;意紧急运叫武火,此火燥,为阳。意随气转,用以平息调和丹田之寒热。

  在深缓细柔绵长的呼吸间,少姝感到月亮的精气源源不断地注入心胸,此际,心中好似也升起了一个月亮,她的光亮自顶至踵流泻而下,湛然清凉。

少姝的山水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665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