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在工作人员推过来的小车子上。摆放着一个回字形状的玻璃实验器皿。其中两个巨大的圆形玻璃球最为引人注目。两个玻璃球器皿位于回字形的拐角处。一些在看节目的高中生会觉得这东西非常眼熟。加上叶真所说的米勒实验。一些人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在生物课本里提到的吗“大家都想知道,生命到底是怎么来的。到底是怎么从一堆的无机物发展成为最为简单的生命。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化学起源说了。当初蓝星上都是无机小分子。这一个实验器材里,其中一个圆形玻璃器皿里。装了一些气体,就是为了模拟蓝星最原始的状态。也就是当时蓝星上的原始气体。根据推算,当时的蓝星上的原始大气里。只有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这几种。这就是最开始的无机小分子。而从无机小分子开始,在蓝星的各种作用下变成有机小分子。然后在整个原始海洋的条件下。有机小分子开始聚合反应,变成了生物大分子物质。紧接着就是草生物大分子变更成多分子体系。而我们面前的这一些仪器,就是为了模拟。当初原始的蓝星环境上。原始蓝星的大气中,会不会生成有机物。首先这里面的空气早就已经被排空了。事前我们就在这500ml的圆形烧瓶里加入刚刚我所说的气体。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这就是原始蓝星上的大气环境。紧接着我们需要在这500ml的烧瓶底部开始加热。让这一些气体开始在这回字型的玻璃仪器中循环。这时候另外一个圆形的烧瓶就发挥作用了。这一个5L的大烧瓶,用来模拟当时蓝星上的雷电环境。在这里我们需要经过电火花的放电来模拟当时打雷的环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天才的实验。因为经过了这样一番的循环之后。当初玻璃仪器里的无机物,最终生成了有机物。这一些有机物沉淀在了烧瓶的底部。这一些有机物里有什么呢?包括了11种的氨基酸在内的20种有机物。氨基酸是什么?合成蛋白质原材料。如果没有这一些的话,生命就没有诞生的基础。其中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还有生物小分子,如核糖、嘧啶和嘌呤等就是合成蛋白质必不可少的。米勒实验证明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过程。是完全有可能的,就连我们的实验室里也可以做。当时的原始蓝星,经过了漫长的电闪雷鸣。还有原始海洋下雨和冲刷之后。各种的无机物化成了有机物飘荡在原始海洋里。原始海洋里有大量的氨基酸。”叶真一边给大家讲解,一边开始动手做了这个实验。“由于时间关系,这一个实验本来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过程中,需要不断用电火花来轰击里面的气体。所以在上个星期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做了。”叶真面前的实验器皿,是已经经过了一个星期电击之后的了。能够看到在500ml烧瓶的底部,果然有一些另外的沉积物。这一个过程,对于上过高中的人来说。有一点平平无奇,因为在书本里早就已经讲过了。但只也只是有了诞生生命的基础而已。一些观众不明觉厉。叶真开始解释,“也就是说,因为雷电。”“无机物变成了有机物,有了氨基酸。”“这可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材料。”“而雷电轰击的如果时间再久一点呢?”大家都看过小说,知道雷电在小说里是非常强大的一种力量。往往代表着毁灭和罪罚之力等等。可是在小说里,雷电往往有时候还会有奇怪的属性。比如说是生命属性,带有绝处逢生的生机之力。这就非常奇怪了。“为什么现在,我们都无法知道,第一个生命是怎么诞生的。”“究其原因,有可能生命的诞生过程需要时间。”“漫长的时间。”“经过了数亿年的雷电轰击之后,才有可能诞生出蓝星上第一个生命。”“而这生命,就是我在最早节目里所说的古菌。如果按照《易经》来说的话。这就是否极泰来。雷电这样拥有巨大毁灭力量的东西,经过了数亿年的轰击之后。按照道理来说,应该什么东西都会被毁灭。但就是在这无尽的毁灭和死亡之下。阳极生阴,第一个生命就此诞生。这就是古菌,紫色的古菌。第一个生命诞生了。而有了这样一颗种子之后,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只不过这还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也就是说,雷电的轰击诞生了生命。生命就是从雷电之中诞生的。如果我们的实验,可以持续数亿年。这一些无机物,就有可能诞生出生命来。所以生命的诞生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量变到质变,从无机物突破到生命的过程。”听到这里,大家脸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惊。“所以我们都是诞生于雷电之下吗?”“雷电居然拥有如此的威力吗?毁灭和生命居然是同源吗。”“这的确非常符合我们华夏阴阳的说法。”一些生物学家,当然是知道米勒实验。“米勒实验告诉我们,在自然里无机物可以诞生出来有机物。”“可是有机物怎么诞生出生物大分子,又怎么变成生命。”“这一直都是我们所想要知道的。”“难道说雷电就是生命诞生的关键?”可是现在他们也无法去验证。因为按照叶真的说法,如果持续雷电数亿年轰击的话。有机物里,就有可能诞生出生命。但是他们根本就无法操作。因为人类能否活如此之久都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无法证明的过程。就算他们知道这可能真的是生命诞生的过程。人类不可以。但其余的文明呢?向蓝星上投射到了黑太岁的帝国文明呢?就像当初叶真所说的,小灰人他们可以活上亿年。他们是不是有可能做这样的一个实验?持续数亿年的实验?
第七百六十七章 持续数亿年的实验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