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职业骑兵的绝对优势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竟然连狼烟都出现了,这就有些不寻常了!

  这时,赵奉终于意识到不对劲,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果然,下一刻,他似乎感觉到了地面隐隐的颤动!

  这股有节奏的震感远比呐喊声传的更远,更清晰!

  虽然久无战事,但是赵奉好歹也是武人出身,自然分得清这代表着什么。

  是骑兵,比自己更多更快的骑兵!

  “敌袭!备战!”赵奉嘶声喊道!“速速归城!”

  说着,他就开始策马奔腾了起来。

  这时,也顾不得那些无马的兵士。

  身边的二百家丁也当即跟着赵奉,朝着大嵩卫方向狂奔。

  很快东面的地平线上也出现了骑兵!

  正是萧云的骑兵营,速度极快!

  见此,赵奉脸色一变,大喊道:“走西门!还来得及!快!”

  此时,城门上的刘进,也是焦急万分。

  这群骑兵来的太诡异了。

  城内本来就没剩多少守军。

  仓促之间,也只有百十来拿弓和鸟铳的兵士跑到了城墙上。

  这怎么守?

  情急之下,刘进嘶声吼道:

  “去西门!别磨蹭,快!”

  现在也只有将人都集中在西城楼上才行!

  情况万分危急,赵奉也是骑出了此生最快的速度!

  有几个骑术较差的家丁纷纷跌落马下,还有的越拉越远。

  至于后面那些无马的士兵直接绝望了,有的逃窜,有的直接扔掉了兵器,毫无战意!

  “好,有希望!这个距离足够了!”赵奉嘴角露出微笑。

  只要对方截不住自己,就只能跟在自己后面吃土。

  哪怕对方骑速更快,自己也完全能够在他们追上之前,到达城门口。

  即便此时的城门是关着的,对方也不敢靠近城门。

  在鸟铳和弓箭面前,对方只能成为活靶子!

  赵奉有些快意的看着东面过来的骑兵队伍。

  真是可惜,就差那么一点儿而已!呵呵!

  等等!不对!

  他们为什么不向北拐,那样才更有可能截住才对!

  当然即便那样做了,截住的可能性也很低,除非他们想要当靶子!

  可现在这样就更没办法截住了!

  赵奉的脸上尽是嘲讽,或许是劫后余生的快意,让他痛快的骂道:“蠢货!”

  然而随着对方越来越近,赵奉突然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

  这群人的身上竟然带着弓!

  玛德!竟然打算用弓箭,怪不得不抄近路!

  可他娘的,他们到底是什么来路啊!这里怎么会有弓骑兵?

  老子当的不是海防卫所的指挥使吗?

  现在很显然,对方并不需要靠人马截住,只要距离差不多,一张弓足矣!

  这下,赵奉彻底绝望了!

  然而,情况比他想象的更加糟糕。

  在距离还不够近的时候,对方骑兵阵营中传出一声大喝!“仰角45——2点钟方向修正——抛!”

  伴随着口令,骑兵营身处后面的骑兵,齐刷刷的张弓拉箭,一个抛射就朝着大嵩卫的骑兵家丁而去。

  尽管骑射是不可能做到万箭齐发的,每个骑兵都有着自己的节奏,但是阵中的口令只是为了矫正大致方向,至于实际的方向角度需要凭着骑手自己的经验根据自己的节奏微调。

  这样做的直接目的不只是为了准度,更重要的是密集度。

  但更多的时候,箭失的密集度也影响着准度。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队伍中只需要少量的射击天赋骑兵,就可以实现相对高精度的射击,而且距离更远!

  弓箭的移动靶比后世枪械的移动靶的难度高太多了,本来要想在这种高速移动下,形成定点打击难度非常高。

  即便是弓箭高手也不可能百发百中。

  但是,当对他的射击精度要求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的时候,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将距离和速度的判断交给最专业的人,其他人只需要配合就行了。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的难。

  不仅是人,对弓箭的要求也很高,在无法形成标准化工艺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每一张弓的综合性能相近。

  为了更加具有操作性,萧云连骑兵与口令者间距的角度调整都考虑到了。

  骑兵战士本身缺乏计算能力,那萧云就提前测算好,死记硬背!

  不求精确无误,只求最大限度的减小误差。

  在无数次的练习和配合下,众人抛射形成的打击范围会越来越小,形成集中打击面。

  当单位面积上超过一定量的箭矢的时候,威力是非常可怕的,最终让超远距离的狙击成为可能。

  这才是职业军人的最大优势。

  当然这个超远距离只是相对于目前的弓箭射程而言,跟后世的枪炮没法比。

  在这样的一群职业骑兵面前,赵奉的拼命奔逃就成了笑话,只是一轮抛射而已,打击面就直接笼罩在赵奉周围。

  没有逆天的气运,是很难躲过这样的狙击。

  因为受伤的不只是人还有他胯下的战马。

  所以赵奉死了,连同身边的几个家丁一起栽下马来!

  后面跟着的家丁,有的来不及反应也栽倒一片,有的人开始四处奔逃。

  然而这时,骑兵营开始分裂,以班排为单位开始绞杀家丁。

  城上的刘进看到了整个过程,整个人都吓瘫了。

  本来就没什么作战经验的他,彻底放弃了抵抗。

  当然这样的结局,在赵奉出城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即便赵奉的二百家丁都逃回了城,也是无济于事。

  只要把这一千多没有马的步兵留在城外,萧云的目的就达到了。

  因为长达八里的城墙,仅凭城内的那些人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这是避免伤亡的最好办法。

  虽说大明的守军都没什么抵抗力,但是作为胶东除登州外最大的海防卫所。

  萧云不得不考虑的更全面一些。

  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大嵩卫指挥同知刘进开城门投降。

  然而萧云的太平军从来就没有缴枪不杀的概念,也不会给出这样的承诺。

  生与死的界限只在于对方有没有犯死罪!

  在没有实质性威胁和阻碍的情况下,对方即便旗帜鲜明的抵制太平军,萧云也不会起杀念,最多劳动改造足矣!

  所以对于满手罪恶的刘进,自然逃不过律法的制裁。

  功过相抵只能停留在道德层面上,一旦涉及死罪,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9186/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