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河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王从义这个人虽然怕死,但做事还是很有分寸感的。

  自始至终都没有起过不去京城勤王的念头,他只是在规则范围内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是有点躺平的心态,但绝不会摆烂。

  他不在乎当不当这个巡抚,换个清闲的职位也是不错。

  但要是有丢官或者获罪的风险,他是不可能接受的。

  而现在他就有这个风险了。

  因为之前他已经把准备剿匪的消息送到京城了。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除了把匪剿灭就没有别的选择。

  然而问题就在这,他打不过啊。

  可是自己把路走绝了!能怨谁?

  不对,自己也是被人坑的!

  思及此处,王从义恨得咬牙切齿:“好个张可大,张总兵!说近千骑兵还真的就是近千骑兵,真是一点儿余地都不给老夫留啊!”

  不过此时的他还真是拿张可大没办法。

  身为一省的巡抚,都没干过反贼,还能把责任推给张可大一个副将?

  可他也不能这么就认栽,必须得想个办法应对才行!

  于是王从义开始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然而走着走着,突然想到了什么,就转头对着身边的亲信说道:“你出去等着,若斥候回来了,就马上把他带过来!”

  “是!”亲信应了一声,就躬身告退。

  大约半个时辰后,

  亲信就带着斥候来到了巡抚大人的房间。

  王从义见等的人来了,也不废话,直接问道:“怎么样,那群反贼追上来没有?”

  “回禀大人,没有追上来!”斥候的语气恭敬,“我们一直回到了原来的营地,也都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哦?难道他们抢了辎重就回去了?”王从义也疑惑起来。

  这群人到底要干什么?一路上不攻城不扰民,怎么感觉他们更像官兵呢?

  不过此时没必要想太多了,刚才这一会儿的功夫,他已经想到了办法。

  当然要想彻底摆脱目前的困局不太可能,只能算是将功补过吧。

  于是他先对着斥候说道:“加派人手给我盯紧青州方向,若是发现他们去而复返,及时来报!”

  说完,也不等对方回应,就直接挥手让对方退下了。

  接着又看向自己的亲信,说道:“此地不可久留,吩咐下去,午后开拔,北上勤王!”

  听到自家大人的安排,下人也是一愣:“老爷!咱们这刚刚才急行至此,恐怕……”

  “怕什么?”王从义眼睛一瞪,“又不需要剿匪搏命,多跑几步死不了人,今晚若到不了滨州,军法处置!”

  此时王从义的想法与之前张可大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个文官巡抚和一个武官副将竟然都想着用勤王之功来抵罪。

  萧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么一折腾,差点把两个人逼上了绝路。

  此时的他早已经离开了青州,刚刚渡过大清河。

  这个时代的黄河还没有夺大清河入海,所以这时候大清河是真的清澈。

  经此一事之后,萧云也不打算再惊动官府了,接下来先找地方将降兵和战马安顿下来,然后就要一心一意的北上了。

  当然,萧云很清楚将降兵和战马就这么放在一起是有风险的。

  若不想冒险,也可以让降兵跟着骑兵营北上,还能帮他们照料马匹。

  但即便不考虑补给的问题,他也不会这么做。

  因为现在还不到把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送上战场的时候。

  而且这也是对降兵的一个考验。

  同时对萧云来说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他需要用实践去检验这种速成宣传手段的效果。

  这些经过筛选之后的降兵若还能跑光了,那自己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不过为了合理规避风险,他是打算将这些人分散到四个地方。

  既防止内部出问题,也防止被外人一锅端。

  …………

  十二月初八下午,

  青州府,

  知府看着怎么去怎么回来的指挥使,皱眉道:“你就这样回来了?就不怕惹恼了巡抚大人,把你调到辽东去?”

  “怕!怎么不怕!”刘崇也是愁眉苦脸的,“这不过来想请大人出出主意么?”

  青州知府瞥了一眼旁边的几个小箱子,然后轻咳一声,问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济南府的李副将真的死了?”

  “是的,大人,而且俺觉得巡抚那边的消息有误,根本不止几百的骑兵,俺看人数至少一千。”刘崇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不自觉的咽了一口唾沫,继续说道:“当时巡抚大人的骑兵已经没了踪迹,只剩下一地的尸体。俺就意识到这次碰到硬茬子了,所以就想着不能硬碰硬,这才去了博兴县。”

  “那些反贼就没有跟过去?”青州知府有些疑惑。

  跟过去?刘崇一愣,有些不解:“没有啊,怎么了?”

  这时,青州知府的眉头一挑,“这么说他们自始至终没有攻城?”

  “没有!”刘崇摇摇头,“而且我还派人查探过那些人应该是往北走了。”

  听到此话,青州知府的脸上有了笑意,说道:“放心吧,这事就由我处理,不会有事的,你就安心回去当你的指挥使,”

  然后对方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其实这件事不仅对眼前这个指挥使有影响,对自己影响更大。

  若是刘崇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一定会后悔拿这么重的礼来求人帮忙。

  ……

  十二月十二日下午,

  萧云骑着马来到河边,眼前这条河也叫大清河。

  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保定县附近的河段。

  这个保定也不是后世的那个保定市。

  过了河不远就是霸州,再往北就是北京城了,大约还有一百八十多里。

  这条大清河东西流向,将会是萧云回撤的最大阻碍。

  幸好现在是冬天,总能找到足够马匹通过的地方,

  不过一个地方可不够,必须至少得寻找到五个符合条件的渡河点才行。

  这时,骑兵营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主要是越往北走,土匪越少,相对来说兵匪倒是不少。

  可他又不可能去闯军营,所以按目前的补给,大约只够两三天。

  若是两天内,找不到新的补给,或者找不到和鞑子对上的机会,就只能返回了。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9186/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