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碾压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萧云的骑兵营已经在这转悠大半天了。

  等所有的人重新集合起来,才开始过河。

  然而过河之后走了没多久,萧云眉头紧皱。

  怎么这里连逃难的人都没有?只有零星的几具尸体。

  难道鞑子已经来过了?

  在他的记忆中,一直觉得鞑子的第一次入关应该只在京城附近转悠吧。

  是自己记错了还是说这里已经算是京城范围了?

  也不知道乙巳之变中最著名的广渠门之战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尽管萧云一直不太理解只是一场城墙下的战斗,有什么值得夸耀的,难道城墙上的人都在看戏?

  或者说他们的战场在城墙的攻击范围之外?

  至少当初自己的骑兵营在大嵩卫狙击指挥使赵奉的时候,是不敢进入守城军的攻击范围之内的。

  一面要砍眼前的对手,一方面要躲城墙上的偷袭,就算是以萧云此时的身手也是难以保全性命的。

  不过此时,没必要纠结这些。

  关键是此战中英勇无畏的关宁军现在到底在何处?

  难道说袁督师已经被抓起来了?

  这时,萧云也意识到自己对历史细节是两眼一抹黑。

  而且很多时候史书上并不一定有记录。

  看来骑兵营现在就得进入警戒状态。

  于是将骑兵营的队形放开了。

  很快又发现了几具尸体,可是为何有的尸体是握着刀的?

  看样子既不是鞑子也不是官兵。

  难道是趁火打劫的强盗?

  在发现了几具刚死不久的尸体之后,萧云当即开始命令,骑兵营以班为作战单位,扩大范围进行搜寻,这附近一定有敌人!

  …………

  霸州西南二十里,

  一个荒废的村子里,有七八个人躲在这里。

  一个年纪略小的青年强忍泪水,悲声道:“三哥,俺哥没了?”

  “哭个球!咱们这几个人不都一样!”另一个人不耐烦的呵斥着。

  这时候,又有一个人从外面跑了进来,压低声音说,:“老黄,他们追来了!三十多个鞑子!”

  这时,一个一直在闭目养神的壮汉睁开眼,只见那双眼睛充满着杀气!

  此人名叫黄三,既是青年口中的三哥,也是后来报信人称呼的老黄。

  这些人既不是官也不是匪,他们在史书上有个名字叫“乡勇!”

  而黄三便是这群乡勇的头领。

  只见黄三顺手拿起了旁边的长刀,淡淡的说道:“这本就是死路,当初都不愿意走,现在二百多兄弟就剩下咱们这几个,也没啥好说的!待会多杀几个鞑子为自己壮行吧!”

  剩下的这些人里只有两三个身手好的,即便借着这个破村子埋伏,也不可能打得过三十多个鞑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年头有胆量拼死的人本就不多了,还能奢望什么呢?

  本来这群人连武器都配不齐,只是死的人多了,现在剩下的这几个人倒是都能分到一把好刀。

  暮色将近,昏暗的天空之上有着一群乌鸦在徘徊鸣叫。

  或许它们已经找到了规律,又到了饱餐一顿的时候!

  鞑子们寻着踪迹找到了这个地方,或者说是被黄三故意引到了这个地方。

  这里他们几天前来过,不然这个村子怎么会变成荒村的。

  为首的鞑子还记得当初村子里男人毫无意义的抵抗和女人惊恐的尖叫。

  可惜这次没有女人也没有战利品。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

  此时的鞑子反应竟然有些迟钝。

  因为这地方有马的现在已经只剩下自己人了,可这附近不该有另一只队伍才对。

  然而没有留给这些鞑子们太多的思考时间,一个箭矢直接射中了为首鞑子的眼睛!

  或许是巧合,不过此时的太平军战士可不这么看,自己的排长可是骑兵营的第一射手,大部分抛射口令都是从他的嘴里喊出来的。

  超常的视力与射击精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赋。

  这样的人物在整个太平军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其他的箭矢就没有如此的犀利,但也带走了四五个鞑子的性命。

  这群鞑子也是经验丰富的刽子手,当即反应过来,有人呼喝着冲进村子里,也只有太平军的神射手,才有机会射出第二箭。

  只见来人脸上那有些狰狞的刀疤,正好躲过了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

  这人名叫闻九,是一连二排的排长,也是太平军第一顺位发令员。

  整个骑兵营当时分配的时候,萧云是确保每个连队都有一个射术最好的战士,每个排也有相对较好的优秀射手,一直到班,都是平衡分配的。

  在骑兵营之中,这种优秀射手是队伍的核心,也是建制完整的标志。

  这次闻九带的只是一个班的战士。

  见鞑子进村了,不需要吩咐,骑兵也直接靠近村子。

  然后抽刀下马!

  尽管鞑子的数量是己方的两倍。

  也尽管鞑子也是悍不畏死。

  但没有什么用!

  萧云训练出来的战斗小组,除非对方有长短兵器的配合,才能压制住。

  若是单一的兵器,如果不是被包围,或者数倍的人数,就不可能有效果。

  攻击防守的配合绝不是仅靠武勇就能抗衡,相反越是武勇的人反而死的越快,因为他们往往忽略配合。

  武学这东西,从单一的角度上看对人体的增幅是有限的。

  体能差不多的两个人,一个练过武,一个只打过架,其实输赢并不是绝对的,即便有优势也不会第太明显。

  但多角度的加成所体现出来的攻击力通常是正常人的几倍。

  若一个赤手空拳的武者可能只能对付一两个壮汉,但大家手中都有武器的话,那武者的杀伤力就会成倍的增加。

  那么几个人形成的战斗小组,战力的增幅就会更加明显。

  当然这是双方都有战斗意志的前提下。若是对手是一群怂包,如何夸张的战绩都不奇怪。

  在村子中间埋伏的黄三,根本没有等到鞑子的靠近。

  惨叫声,接连响起,然后就静了下来。

  “村里还有人吗?俺们是汉人!”一个粗豪的声音从前面传出来。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9186/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