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魔道补全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眼前的苦果,令江韬痛不欲生。

  二十年前的误判,让他与临高县的行在诸君分道扬镳。

  元朝覆灭以后,他每每回想:

  若是当初接受了冯押班的提点,与他们一同潜心修炼,那么他至少也能成为胎息五层的仙人,傲视百姓。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江韬颠沛流离,疲于奔命。

  他最终流落到川陕之地,成为了叛臣手下的鹰犬,不仅失去了尊严,还眼睁睁地看着家人,像蚂蚁般无助地惨死于仙人的无意之举。

  “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江韬失魂落魄,口中喃喃自语,试图收殓家人的尸骸。

  然而,他年迈体衰,又被丁达在青城山上打断了右手,如今已是力不从心。

  他茫然四顾,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最后,他的目光被宫城中冲天的烈焰所吸引。

  江韬不由自主,朝着成都署衙的方向迈进。

  他心如死灰,欲在熊熊燃烧的火海中了结残生。

  火焰狂舞,映照着他苍老的容颜。

  明明距离尚有百二十步,江韬却已清晰地感受到那股炽热迎面扑来。

  这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不禁心生恐惧,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

  于是,他迟疑了。

  脑海中不断涌出“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等历史典故。

  江韬仿佛看到,自己也可以像那些伟大的人物一样,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老夫何必非死不可?不如留有用之身,另寻仙缘……”

  他摒弃了轻生的念头,但见铺于马道上的石板,从东到西均被仙人斗法打得破烂不堪;

  几具人体或近或远的散布在成都署衙周围,没有任何动静;

  司理院前的路面,更有一个直径两三丈的地洞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令人心生寒意。

  惊恐之下,江韬本想立刻转身逃离。

  然而,在零星分布的尸体中,他惊愕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丁长老?”

  江韬低呼出声,又看了看软软垂着的手臂,表情难以名状。

  他转而踏上成都署衙的台阶,沿着被烧得发烫的宫墙,小心翼翼地从地洞边缘绕过。

  “竟真是他……”

  江韬谨慎地朝前后探望了一番,眼看现场没有活口,终于掩盖不住嘴角的歪扬。

  他没有察觉到,十几步之外,张珪正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

  即便他的腰部以下全部消失,只剩下一具残缺不全的躯体。

  但他依然活着。

  这是因为王璟山与冯忠全离去后,张珪施展了此生最后一道法术。

  他以血燃泪之法引燃了自己腰部创面的表层血肉,将其烧焦,从而成功止血。

  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仍在运作,这足以支撑他苟延残喘,苦等那不知是否会赶来的爱子张景丞。

  “报仇……为我报仇……为我阿玛报仇……”

  他的声音微弱得如同蚊吟,披散的头发凌乱地垂落,鲜血染红了每一根发丝,就连仰望江韬的视野都是暗红色的。

  这副惨状,莫说江韬,即便是张景丞来了,也未必一眼就能认出亲爹。

  眼见来者并非自己苦等之人,他立刻屏气凝神,毫不费力地继续伪装成尸体的模样。

  至于江韬,仿佛刚脑补完一出“狗咬狗”“两败俱伤”“大仇得报”的内心戏。

  时而手舞足蹈,如同孩童般忘形;

  时而蹦跳于丁达身上,全然不顾文人儒士的风度。

  甚至,他还脱下靴子,用脚底板合上了老宦修死不瞑目的眼皮。

  一举一动,满是不欲掩饰的癫狂。

  最终,疲惫不堪的江韬,撑坐在丁达血肉模糊的腹部,手掌触碰到了某种异样的感觉。

  激动之下,他用力撕开尸体破碎的衣袍,果然从中掏出一袋灵米——

  足有三两之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只喝过灵米水的他,何曾手握如此多的仙粮?

  他以手为勺,毫不犹豫地将生米放入口中咀嚼。

  哪怕米粒粗糙,磕得他牙齿都掉了两颗,他也毫不在意,只顾将牙与米一并吞进胃中。

  尽管江韬只尝到了血腥味,他却闭上双眼,露出回味无穷的表情,仿佛粒粒仙粮真的在口中散发出了清香。

  吃着吃着,他忽然心疼起来。

  只因袋子底部有灵箭划开的豁口,使得不少仙粮漏了出去。

  江韬连忙匍匐在地,双手压低,臀部抬高,如猫犬一般嗦食着泥土中的米粒。

  在把这一块地舔干净之后,江韬发现丁达的尸体逆光,这令他无法瞧清其余米粒。

  于是,江韬拉住丁达的尸首,平地旋转了九十度。

  便可顺着宫城的火光,将注意力集中在尸体的衣袍缝隙中,仔细寻找每一颗米粒。

  然而,越是难得的美味,越容易吃尽。

  无论江韬如何搜寻,都无法再找见漏在明处的仙粮。

  “没了?怎么没了!”

  短时间内吃下如此多的灵米,凡人的躯体显然无法承受。

  在过量灵气的充斥下,此时的江韬,身体膨胀得犹如腐败多日的巨人观。

  可即便他已经变得与血燃泪傀无异,随时都有可能爆开。

  他仍旧没有停止对仙粮的渴望。

  于是,江韬将目光转向丁达腹部的伤口——有些许灵米落进了后者的体腔。

  他精神混乱,脑海中莫名其妙地浮出了东坡居士《记与欧公语》中的一段话:

  “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原文本是苏轼与欧阳修的一段笑谈,大意是欧阳修讲了个某位大夫“以形补形”治疗病人的故事,苏轼便说出上述这番话来反驳。

  然而,此时此刻,江韬的思维逻辑却因生理剧变,彻底陷入混乱之中。

  他的思绪如同飘荡的烟雾,无法凝聚成清晰的逻辑链条;

  脑海中一片混沌,无法分辨真实与虚幻的界限。

  致使他不但曲解了该文的原意,甚至还把自己代入到故事当中——

  “愿大夫闻之,江某求仙之心病已患二十载,何方能治愈?”

  “子曰:以形补形。食仙人肉者则可成仙。”

  于是,江韬谨遵医嘱,将丁达吃进了腹中。

  随着江韬的肉体停止膨胀,开始向另一个方向转变。

  一股微弱而真切的魔气骤然冲上夜空,引得天上的两位真君同时投来视线。

  神识轻动间,便洞察了一切虚妄。

从南宋开始重建修真界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9370/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