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谈一谈感想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君士坦丁堡之战共计二十四章,是本书的第一个高潮。

  关于书友们在此期间提出的一些问题,这里做出一些解释。

  第一,不守君士坦丁堡,润去北非,爱尔兰,甚至北美和巴西(小狐狸是吧)。

  先不谈情怀问题,放任穆罕默德拿下君士坦丁堡是非常不智的,这意味着奥斯曼将不受控制,一直扩张下去,实力将突飞猛进般提升。

  再者,穆罕默德二世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当他获得了巨大的威望之后,军事和内政上改革阻力会变得很小,奥斯曼的软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甚至比国土面积的增大更令人忧心。

  这样一来,奥斯曼帝国的实力提升速度将远远超过主角,主角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故土。

  就拿北非来说,就算拿下突尼斯和开罗又怎么样?

  民族同化是很艰难的,主角一直没怎么进行同化,只是趁着当地人口稀少搞强制迁移,将希腊,泛希腊,亚美尼亚人口迁去北非,从而在大城市中形成数量优势,有点类似西伯利亚垦荒队。

  这种方式在突尼斯和开罗这种人口众多的地方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就算主角开挂,将那些穆斯林全部折服又能如何?一个大号的马穆鲁克罢了,根本无力对抗越来越强的奥斯曼。

  所以,君士坦丁堡必须守。

  第二,君士坦丁堡怎么守

  单从战略上说,君士坦丁堡处于绝对劣势,孤城一座。

  但是,通过坚守城市可以给奥斯曼造成巨大伤亡,从而使其实力受损,以拖待变。

  这也就是原时空中君士坦丁堡最为盼望的事情。

  其实,就算没有援军,君士坦丁堡也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原历史上,如果君士坦丁十一世没有将罗马教廷的势力引进君士坦丁堡,造成严重的宗教分歧和割裂,也许真的能赢。(当然,之后还是一盘死局)

  第三,守城胜利后,奥斯曼会不会炸

  如果大家认真了解一下奥斯曼这个国家,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国家非常具有活力,生命力极其旺盛。

  首先,奥斯曼家族是当之无愧的首脑,历代伊斯兰教团不断造神,使这個家族的地位极其稳固。

  如果在天朝,乱世之中,揭竿而起是寻常之事,管你是汉高祖的后代还是唐太宗的子孙,反了便是!

  但是,在奥斯曼帝国里,这种起义行不通。

  奥斯曼帝国建国以来,不是没有过造反,但是,多数大规模造反明面上的目的只有一个——支持奥斯曼家族的某个子孙登上苏丹之位。

  底层人民和贵族对于奥斯曼家族的崇拜是极其狂热的,以至于帖木儿和东罗马甚至必须造假,搞出几个“伪奥斯曼子孙”来恶心苏丹(当然,没什么用)

  其次,阿赫兄弟会和奥斯曼家族的势力已经绑死了,这个名为兄弟会的组织基本上垄断了奥斯曼国内的工商业,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和工匠,有它在,奥斯曼家族很难倒台。

  如果穆罕默德二世有不少兄弟,奥斯曼很可能会回到大空位期,但是他没有。

  君士坦丁堡那个奥尔汗正统性太差了,贵族们根本不会支持一个信基督教的苏丹。

  综上所述,奥斯曼帝国可能会陷入频繁的混乱,边境城市可能会遭到劫掠袭击,但是不会完全裂开。

  ……

  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了,也不知诸位看得是否满意?

  反正我有些不满意。

  很多东西没有写,比如主角领地上可能的叛乱,各方势力的反应,马穆鲁克的困境,查克马克苏丹在这场战争中的矛盾,等等。

  很多人物刻画不鲜明,比如匈雅提父子,斯特凡大公,还有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穿刺公弗拉德。

  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背景故事都只是简略描写,以后会加以补充。

  穆拉德二世和白骑士匈雅提相继死去之后,马加什,弗拉德,斯特凡和穆罕默德二世之间的分分合合,恩怨纠葛将纵贯巴尔干之后几十年的历史,精彩纷呈。

  君士坦丁堡之战本来准备写三十章,但是发现读者们有些焦急,于是缩减了一些内容,造成了些许遗憾。

  这些遗憾,只能今后再说了。

  无论如何,鹰旗尚在。

  加利西亚的鳐鱼,2024年4月26日于湖北武汉

1444,拜占庭再起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942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