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透着一丝凉意,从半开着的窗户吹进屋子里来
街上往来的行人很少,显得冷冷清清的,余生在耒水大道边上下的车,然后一路跟着指示牌步行过来,先在路口的一家港式茶餐厅里吃了早点,这才沿着牧人街一路找了过去
书店的玻璃门上,挂着一块非常卡通的提示牌,上面罗列着几本书名,都是最近比较畅销的文学书籍,余生推门进去,侧边有一个小小的原木吧台,里面有一位银老人正在阅读着一本散文周刊
华夏书店给人的感觉很古典,脚下铺的全是木质地板,靠着落地窗户摆着一排款式简单的藤木椅子,就连椅子摆放的位置都显得非常随意,这时候已经有几个中年男女坐在那边看书
余生不自觉间放轻了脚步,慢慢的朝里面的书架走过去
逛过书店的人都清楚,书架上只会有一些大概的分类提示,比如外国文学、辅导资料、散文、历史文学等等,余生先去了历史类,专门挑了几本民国时期的书籍翻看,结果令他非常失望,这些都是正儿八经的历史著作,并非历史小说
然后,余生又扎到文学类目去找,到是看到一大堆青春文学作品,几本都是取材于校园生活,根本不符合他的要求,眼看这样找下去无异于大海捞针,正准备找个导购员过来询问一下
“余生”
沈皖瑜怀里抱着一摞历史文献,因为不太确定,她的声音听上去非常小心,站在离他两三米远的地方问道
她从延平镇度假回来以后,脑子里一直在想着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事情,直到昨天收到王小娅转的邮件,等她认认真真看完文档以后,心里对这篇长诗的兴趣就更浓了,第一时间就给梁老师了一封邮件寻求帮助
后来又连夜在网上查了许多资料,不断的去对比和推敲,最后还是没有任何找到任何头绪,所以今天特意跑了一趟华夏书店,托了家里的关系才从书库里调出了这些历史文献
沈皖瑜刚从地下书库里上来,路过书架的时候,正好隔着空隙看到对面的余生,一开始只是觉得身影很像,直到看到余生的侧脸以后,她才鼓起勇气过来问问
余生转过身,脸上的表情很错愕,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她怎么会在这里”
在余生看来,沈皖瑜属于那种气质型的女孩,一米七六的个子看上去就很拔尖,穿着一件浅色的短袖牛仔外套,里面是一件纯白色的t恤,配上一条紧身牛仔裤,脚上是蓝色斜纹的帆布鞋
“真巧!”余生笑道,南阳那么大,两个人能遇到一起本来就不容易
“我能和你谈谈吗”她的语气很轻柔,想了半天才开口问道
沈皖瑜从来没有和男孩子单独相处过,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又怕自己在语言表达上出现问题,引起误会,所以她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很久
余生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樊楼里,她和王小娅两人喝茶的时候,保持的那一系列默契的动作,其他方面反而印象不是很深,一听对方的意思,余生心里其实已经猜到,看来又是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事情了
“其实我知道的内容都写在邮件里了,再多的话我也不知道了”余生将手里的书籍放回书架上,盯着她认真的回答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把它当成一个故事去讲,扯出那篇长诗出来做什么
“梁渠老先生你知道吗”沈皖瑜和人聊天的方式有些特殊,思维跳跃性很大,一般人根本适应不过来
余生茫然了,他才来这个世界多久哪能谁都认识,只能露出一脸迷惑的样子
“那《古韵》报刊你知道吗”她似乎还不死心,古韵堪称国学第一刊物,在华夏国内一般有点学问的人都会知道
余生继续摇头
“总之,梁老师想把你那篇《孔雀东南飞》刊登在《古韵》上,看会不会有读者能够提供线索,我本来是想等考试结束后再去一趟延平镇找你谈的”
以梁渠对国学的痴迷程度,突然有一篇从来没有见过的长诗出现,自然要仔细甄别一番,奇怪的是,这篇长诗和以往那些赝品不太一样,无论是从遣词造句、还是整篇的文体构架来看,就连梁老先生都无法辨别真伪
因为确实曾有古籍里提到过,华夏长诗体就是从东汉时期开始出现的!
于是,一向性格严谨的梁老师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竟然要将它刊登在《古韵》里,以此向国内广大历史爱好者出求助信号,让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进来
但是在此之前,他必须先获得资料提供者本人的许可!
“没这个必要了吧”余生突然有点紧张,心想《孔雀东南飞》又不是这个位面的东西,别说上《古韵》了,你们就是搬到华夏电视台去也没有用啊!
“这对梁老师,对华夏历史文化研究来说很有必要!”她一板一眼的回答道
沈皖瑜皱着眉,她受梁老先生的影响特别大,凡是跟历史扯上关系的,都会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看待,所有,当余生准备委婉拒绝的时候,她心里便有些不高兴了
……
“那行吧,我们过去谈谈!”余生被对方那双水汪汪的眼睛盯的心里慌,只好答应对方坐下来谈谈
“那你先过去等我!”沈皖瑜抱着一大堆文献,两个人又站着聊了这么久,手臂早都已经酸麻了,说完后赶紧转身朝吧台一路小跑过去
余生被她弄的一头雾水,只好从架子上随意抽了一本书,在向阳的窗户前找了一张藤椅坐着,一边翻书,一边等她办完借读手续过来
【呃…推荐票不给力啊兄弟们,这周直接从21名掉到41…】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m.qiu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