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于溪存语(四)@读来读往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我儿于夫,我从未打过,他如今二十多岁了,还经常搂着我,有些夸张地摇摇晃晃地走路。qiuxiaoshuo.com被他搂着,我真舒服。人要有人情味的接触。于夫小时候,带同学回家,我总是热情相待。因为我见到这些孩子时,总是想到我小的时候,想到我妈妈粗暴地对来找我的同学喊:“于溪存不玩了,你们走吧。”我知道这些孩子会记住,并且很快就会长大。长大以后,他们相聚时,会提到于夫的爸爸当年是怎样对待他们的。我要给他们留下美好的记忆,这对我儿于夫也有益处。

  现在,有人说那时候家里孩子多不打不行。现在一家一个孩子,舍不得打。是这样吗?孩子多就可以随意打吗?我不知道唐朝、宋朝或是民国时期,中国人是不是这么打孩子。我想一定不会。你看唐诗、宋词,内容多么祥和。民国时期出现了那么多国学大师。大师的社会分工是为迷茫的人指路,找到心灵家园的人。****时期有大师吗?看看****时的文章,听听****时的歌曲,有美感吗!整天生活在斗争中,能有好心情吗?大气候影响了小气候,****如果继续下去,崩溃的岂止是经济,连家庭也难以维系了。

  鼓吹革命,说造反能推动历史前进,公然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排斥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既要同社会上的敌人斗争,又要同家人斗争,还要同自身的“私”字斗争。我在这样的环境中读完了小学,我每日里承受着无法言说的内心煎熬,怀揣着无限的迷茫,游走在有限的时空中。我的身心,我们的身心,能健康吗!

  有一天,我和一个退了休的小学女校长一起吃饭,我同她讲了我小时候无端被漂亮的母亲暴打,我那****父亲坐在一旁一声不吭的场景,表现出了不解,她为什么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我在同她探讨,不是控诉)?

  那女校长告诉我:“那是她嫌你们拖累了她。”

  我猛醒,真是这样吗?如果没有我们,结果会怎样呢?我不能想下去。

  看章诒和先生的文章,说是她妈妈在爸爸成为头号大****,被当局打压的时候,还坚定地站在爸爸的一边。我当时就想到了小时候,我那天天叫骂着的躁动不安的母亲。

  **********连人性都要批判,都不准有,宗旨是把人心变得僵硬。****这十年动摇了我们民族的道德基础。关帝庙砸碎了,可以重建;僧人赶走了,可以找回来;人心搞乱了,须经几代人努力,才能纠正过来。

  还有件事,我要是说谎天打雷劈。刚毕业那年,一小学老师看到了我,要给我介绍个对象。说条件很好,长得又漂亮,我很高兴。老师又说“你认识她妈,她是咱学校张团长的女儿”。我听了果决地摇摇头。

  转眼又一个秋天到了,上级任命我当经理半年多了。我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想着最近该办的事情。

  花可陶来找我,她的儿子在一个只要交钱不用考试就能入学的什么大专毕业了,想安排到我公司工作。唉,我真的不好办。那么多职工的孩子想进来,都让我暂时压下了,公司哪能养得了那么多人。每进一个人,人们就会问,这人是怎么进来的?走的是谁的门路?可不给办又说不过去,等等吧。自来水公司早就资不抵债了,可还要长久地维持下去。这涉及到千家万户,事关国计民生,亏多少钱也不能倒闭。

  二千多名职工要吃饭,其实有一千人就够了。我不能赶任何人回家,这是国营企业,归全民所有,创造价值的同时还附有政治职责,我不过是法人代表,不是企业的真正主人。虽说不是真正主人,可还要行主人之事。比如进人的事,就只有我一个人说了算。就是市长、局长进个人也得找我。都说是我一句话的事,可也不能随意说那句话。这单位虽然比不上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是电业局、卷烟厂,可也是国营企业。能在这里有个职业就是“正式工作”,连找对象也比给私人打工的人好找。工资不算高,二0一0年时,平均工资不到两千元。在中国,说工资一定要说明是哪一年。因为,二000年时,平均工资还不到一千元。我想二0二0年时,平均工资一定能超过三千元。工资以略快于物价的速度增长。市里电业局的普通国营职工(集体职工的工资是国营职工的一半)二0一三年年工资十万左右,烟厂职工那一年能挣七、八万元。是市里挣钱最多的两个企业,超过了处级公务员的年工资。市场上的海鲜都让他们吃了。我的年薪那一年十万。我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偏高的现象不满,决策者仍然无动于衷,为什么就不表态呢?那是国企,发一纸限令不就行了吗!

  有一天,几个同学在一起吃饭,虫子说自己打工的月工资是冷临窗月工资的一半。冷临窗回答说,“那还没有电业局一个工人挣得多呢!”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决策者是有意这样做的,让部分国企职工的工资高于公务员。有深意呀!这样想来,垄断企业职工的高工资,不可能降下来。有政治考量。

  当经理这半年,不少人找我要进人,无业的人太多了。二000年以前,市本级企业有一百四十多家,现在只剩下不到四十家了。大量人员失业,谁也不愿意去私企。国企多好混哪!进人的原则很简单,主管上级要进的人一定办,其余酌办。进谁不进谁,没有合法不合法一说,因为没有法。企业领导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均分手中的资源。

  看屏幕上演国企的戏,那些站在前面义正词严讲话的国企领导,我一听说的就是假话。戏里反面人物讲的话,每一句都是真的,都是我身边的人讲的话,包括我。但是,说我是反面人物,我不认可。我是正直的、公正的、负责任的,或是说比较正直、公正、负责任的。我当这领导,经常感到心力交瘁,常有“归欤之叹音”,可我没有归路,不干了干什么去,多少人等我这位置呢。

  有时候,我真想让我最恨的人来当这个经理,好早一天累死他。当一把手以后,我的心一刻也闲不住。领导在享有荣耀和好处的同时,还要承担责任。人们只看到“官”的好处,都想当官。其实,“官”的难处也很多。比如进人,不让谁进谁不满意,很多要进的人是我手下职工的孩子、亲属。这些人如果都放进来了,这蛋糕,不,不是蛋糕,是馒头(电业局的职工才是分蛋糕呢),这馒头就更不够分了。如果一个人也不进还好说,有的人还是找我的门路,我挡不住。进来的人感激我,进不来的人怨恨我,我就在这种环境中工作。

  现在若来场**********,把我揪到台上,我会被乱拳当场打死。多少人盼着我出事呀!我努力压抑激情,不使迸发。很多年前,一个叫撒切尔夫人的英国女人当了首相。《参考消息》上有文章说,她很早就知道“要仕途顺利就不要让自己的锋芒压过任何人”。我看到这话后一直忘不了,知道爷爷要从孙子做起。当领导以后,我牢记岳父的告诫——工人有困难找你,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实在无法解决,要讲清楚,求得人家的谅解。不可高调,那是刺激对手,会惹火烧身。

  我知道很多人羡慕我,以为我有权、有势、有钱,在支配资源与行使权力中享受身居人上的快感,不知道我在天堂里受苦。在地狱里受苦能得到同情,在天堂里受苦只能自己消化。多少人盼着我出事呀!

  对了,从这个月开始自来水公司更名为水务公司了。因为居民拖欠水费,几个领导坐在一起研究对策。有人认为自来水公司的名字起错了,误导了居民,建议改名。打出的广告语是“水是制来的,不是自来的”。

  官,我算是官吗?我自己也不清楚。国资委主任,就是我的上级,找个理由就能把我撤了,我这官是他给的。这话只能说给自己或是说给朋友,在台上给职工讲话时,要说“权利是党和人民给的”。虽然我心里明白,也知道人家不相信,他们知道是上级领导给我的。如果我照直了说是领导给我的,领导听了会不高兴,认为我不按套路出牌,找个理由就以党组织的名义撤了我,再以党组织的名义任命一个新经理。千万不要以为你干得好,缺了你玩不转。缺了谁都行,都转。就现在,我说话这会,就可能有人找领导想当我这官。如果,提这要求的人是给他“领导”位置的人,领导会毫不犹豫地撤换了我。当然,他不会把我一撤到底,他手里还有位置,他可以把我调到别的公司当领导。自来水公司是城建系统最大的公司,把我调到别的公司,我就等于降了职。他还可以表面上提拔我,把我调到委里,给个副主任位置。不过,这几年从企业领导中提职到公务员岗位的人越来越少。我五十多岁了,上升的路已走到头了。

  我现在的工作,就是维持住局面,别出大事,别被人抓到把柄。到五十八岁时退休,平安着陆。现在是这规定,谁知道过几年又有什么新政策,我又能干多久。

  领导,我给他送礼,别人也在送。他巴不得我出点什么事,好再提拔一个。信任?万不可天真。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对了,叫波云诡谲。“人在哪里不是深渊?”

  我掌控着二千多名职工的命运。书记和副经理虽然是上级任命的,可任命他们也要征求我的意见。如果,他们和我处不好就干不长。科长一级的任命,就我一个人说了算。我看好了谁,就是没有科长位置,也可以新增设一个科,把别的科的权力分给他一部分。国企改革的结果是企业法人的权利越来越大。

  提拔谁当科长,不只是荣誉、心理上的,更是利益上的。科长挣科长的钱,明天,不让他干了,工资就要降下来,配给他的小汽车也要收回来,分给新上来的科长。小汽车的一切费用,过路费、维修费、保险费,都由公司出。如果,科长不爱开车,还给配司机。哪个科员不想当科长!想当科长就得巴结我。其实,我原本挺讨厌他们那副媚脸,可时间长了,他们不媚,我还真有点不习惯。刚正不阿,哪有那种人!谁能不往好了混哪!都说要约束权力,为什么约束不了?因为我们的机构设置是假定领导人都是公正、廉洁、正确的,所以要用制度保障领导人行使权力。我听说发达国家都是假定领导人是自私、贪婪、短视的,为了权力能为公所用,制定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限制权力。

  人性哪里靠得住啊!“以德治国”是个美丽的谎言。

  这二千多人,还有二千多个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上大学后,留在了大城市。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能进自来水公司工作就不错了,就算找到了铁饭碗,哪个家长不为孩子的工作发愁呀!

  花可陶读书时的心思,我当然看得出,她几次用晦涩的语言试探我,我明白,我不想伤到她,总是借故走开,我不会考虑她。

  看她那张脸,我时常想起聊斋故事——有人为老婆长得丑闹心,朋友有办法,冒险把别人家刚死去的美妇人脑袋割下来,换上了。花可陶换个脑袋就好了。

  现在,我得考虑把她儿子弄进公司来。等等吧,哪一天市领导来视察,我就告诉人事科长,那领导要安排个孩子,你去办吧。他不敢多问。我就是什么也不说,让他去办,他也不敢多问。可我不想那么做,还是收敛一点好。

  一个人如果没当过领导,就自认对人性和国情有充分的认知,我不相信。因为,他没有站在高处向下看过,角度决定认知程度。

  我得给黄虫子打个电话,让他今晚找几个同学喝一顿,带上花可陶送来的茅台酒。她为孩子工作的事送来了一箱酒,我说了不要,我不缺这东西,可她一定要留下。同学之间办点事还用这个吗?大伙喝了吧,就说是花可陶请客。很久没见到莫扶荷了,也想见见她。这些年莫君“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看就缺少滋润。听花可陶说莫君的男人在外面有女人,莫君有离婚打算。嗨!这种事,我可帮不上忙,日子要自己过,主意要自己拿。有时候,我真想问问莫君,当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等等我?想想还是别问了,把话说出来,韵味就不深幽了,还是心照不宣的好。莫君应该嫁给识货的文化人,不幸金钿委于草泽,鸾凤栖于枯枝。爱情就是男女相互欣赏,或是说女人找到了爱自己的人,男人找到了我爱的人,双方都遂了愿,就是爱情。莫君你可要想好。

  我猜想,这“花可陶”三个字,一定出自古诗。《红楼梦》中那姓花的姑娘叫花袭人,是出自宋人“花气袭人知骤暖”一句。这是我前两天看《红楼梦人物论》一书才知道的。这两个名字哪个更好听,更有韵味?我说不好,好像都很好。人有点文化,才能品味生活、认识生活,文化使我们显得韵味深远。

  “农民军以惊人的速度紧了肚带,然后跳上战马。”这句子没错呀!啊!逻辑错了,把“跳”字改为“跨”就对了。

  小提示:电脑访问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m.qiuxiaoshuo.com求-小-说-网

秋之呓语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34882/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