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你是说,因为宋夏之战,导致了大宋在对辽作战时的败绩,并不是因为军队的实力不足?”清义道长脸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表情、声音颤抖,此事关系重大,他再也无法保持冷静了。
“的确如此,这是大宋最错的一次决策,没有进行慎重的考虑,浪费了军备和兵力,却没有得到什么结果,实在是令人惋惜。”
虞允文的话音刚落,清义道长就猛然站了起来,虞允文一呆,赶紧问道:“道长,您这是……”
“我出去一下,你们继续。”清义道长嗓音嘶哑,似乎有些慌慌张张的,脚步踉跄的冲了出去。
马林惊异的看向李纲:“李兄,道长怎么了?为何如此表现?”
“宋夏之战,清义道长出了大力。他平时并不会参与朝中之事,但当时,他出面说服了陛下,这才有了这场长达四年的战争。”李纲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表情沉肃地低声说道:“之前,已经不少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此战的弊病,议论纷纷,他已经很不安了。如今,你的话让他彻底明白自己做错了,他当然会受不了。”
“糟糕!怎么会这样?!”虞允文懊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头,不安的说道:“我真不该当着道长的面这么说,这实在是……”
“不,有些事,挑明了反而好。痛苦一时,总比一生难安要强过许多。”李纲仰天长叹一声,目光深邃:“你们不知道,西夏是清义心中的一个结,不解开的话,他永远都无法解脱,修行不过是虚妄。”
清义道长原本是大宋名相韩琦的外孙,名叫孙业,曾是大宋的熙河大都护。他在出家之前一直都在西部边境对西夏作战,可以说与西夏有着血海深仇。
后来,大宋在平夏城之战获胜,之后迫于辽的压力,仍然将俘虏还给西夏,并处死了所谓“擅自开战”的平夏城防御使李则林来向辽交代。
与李则林并没有直接关系的孙业,出于对西部边军的士气和未来战事的考虑,再三向朝廷陈述平夏城之战,并为李则林求情,但还是没能保住他一条命。
此后,对朝廷彻底绝望的孙业辞去了军职,并出家做了道士,离开西北边境四处云游。直到十五年前,他才回到了汴京,此时,清义道长已经成为了知名的道家大师。
因为朝廷尊崇道家,也因为清义道长的姑母是先帝的贵妃,他对朝廷的影响力自然不小。
对西夏的仇恨深深的埋在清义道长的心底,怎样也无法忘怀,这才使他在四年前朝廷讨论是否对夏作战的时候,会出手帮了他本来十分的讨厌的童贯。
“国仇家恨,如何能忘、又如何排解?难怪道长会如此的不理智。”虞允文听完了李纲的介绍,长叹一声:“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是你,该如何安排这段时间战争的前后顺序?”李纲追问道。
“三个步骤:安抚西夏、接触女真;完善军备、稳定内部;夺回幽云、强化边防。”虞允文略一思索,脸色变的肃然起来,正色道:“定下收复幽云之议,最先做的就是应该努力缓和与西夏之间的紧张关系,平定西北的危险,这样才能将精锐从西北抽出。同时可以与女真多接触,但不与其结盟;对辽明示大宋一定遵守协议,以慢其心。
下一步应该集中军队主力,未雨绸缪、养精蓄锐、完善军备、强化战斗力。对内则是逐步废除苛政,安抚民心、调动民意,让百姓对开战不持反感,使得大家能够劲儿往一起使。
对外交往的时候,应当达到让大宋置身事外的最终目的,从而使自身战、守、和都保留相当大的回旋余地,静观辽金局势之变化,蓄势而发。一旦出现有利局面,对辽的军事行动必顺是雷霆一击,不能给它任何喘息的机会。注重以军事打击,但还是要辅以攻心、策反手段,双管齐下,先求胜而后攻心,以促其分化,这样比较稳妥,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大宋的利益。”
虞允文顿了一顿,然后继续解释道:“以上计划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完全做到,至少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精心准备。这样,在收复幽云之后,可以屏护大宋本土,防患于未然之时,全力应对金国崛起后的最坏局面,也就是金兵南下攻宋。虽然前面的已经不可能改变,现在开始准备犹未不晚,但朝廷……”
在将他自己的见解一一道出之后,虞允文便收住了话头,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该如何影响朝廷的政策方向。因为一个他还不是很了解现今大宋朝中的情况,另一个也是他就算得到授予的官位,也最多不过是个闲官,不可能参与朝中的中枢决策,说也无用。
“咳,朝廷至今根本就没有想到金人可能南下的事,他们还正在忙着庆贺收复幽云呢。”李纲恨铁不成钢的咬了咬牙,开门见山地说道:“陛下还打算出去祭天、给自己上尊号,哪还有心情管金人的事。自己本身就没守约,却把金和大宋之间的关系寄托在和约之上,怎能求得真正的安全?!”
虞允文和马林两人相视无语,如此没有心肝的君臣,叫他们还能说什么?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大宋就这样完蛋了吗?那还不如一开始就投金呢,也许还可以保得郑家庄安全,不至于如今这样的凄惶。
“事情还没到最终绝望的时候,从来都是信心十足的李大人,今天如何就这样轻易的没有了信心?”清义道长的声音响了起来。
虞允文和马林连忙站起来迎候,虞允文不好意思的说道:“道长,刚才我实在是……”
“不用抱歉,我还应该谢谢你呢。”清义道长已经恢复了平时洒脱的样子,抬手示意他们坐下,自己也重新坐在李纲的身边,淡淡的笑了笑:“说人容易说已难!我说你们过于记着仇恨,是着了皮相,可我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
“老道这次好像是想明白了,真的解脱了凡尘俗事,我该对你道一声喜了。”李纲仔细观察了清义道长一会儿,笑着拱了拱手。
“难得你这个老倔头能道一声贺,我是不是该兴奋的流泪以对啊?”清义道长不以为然的白了李纲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这句话好像是你对我说的吧?难道你自己反而忘记了?”
“道兄教训的是,我记住了。”李纲如同被雷击一般,身体一颤,毅然抬头:“为了大宋和千万百姓,我绝不放弃,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也会坚持到底!”
水灵终于完全恢复了正常,和以前一样的调皮、捣蛋,甚至有些变本加厉。当然,李纲大人家的两个倒霉孩子可真是叫苦连天,被这个疯丫头欺负惨了。
为了水灵着想,虞允文特意请清义道长收水灵做了俗家弟子,挂名在神霄宫。
好在水灵虽然调皮,却明白事理,反而让人觉得她皮的可爱、而不是讨厌。因为心疼水灵,大家对她自然十分的疼爱,不要说清义道长和李纲了,就连赵良嗣见过她之后,也非常喜欢这个聪颖过人的淘气丫头。
有了这么多人为她撑腰,虞允文不要说是管教水灵,连说一句重话,都有人护着,实在是哭笑不得。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m.qiu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