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创作者王 第216章 电影插曲―《血染的风采》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谢导,报纸上不是说你在云南南溪拍电影吗怎么回上海了呢。”戈文将谢晋和他身边的那个妇女让进屋子,然后给两人沏了茶水之后才坐在沙发上带着一丝兴奋问道。

  刚才他已经弄清楚那个中年妇女为何在看到自己后会拿出报纸来瞅几眼,原来她拿的正是当初社论事件中被那个无良的编辑段启刚炮制的戈文被捕照片。话说知道谢晋竟然借助这张照片来认识自己时,戈文的心中还是有一些小郁闷的。不过这丝郁闷早已被心中的好奇所打散了。

  “哈哈,不错,前天我们还在云南,这不是刚回来嘛。”谢晋爽朗的笑了起来。

  “高山下的花环拍完了”戈文好奇的问道。

  谢晋摇了摇头,然后他身边的那个中年妇女解释道:“只是在广西和云南的画面拍完了,过几天摄制组还得去四1的广元、剑阁等地去拍摄一些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前戏。这部戏非常赶,我们也是刚从云南赶回来,明天就又得赶去四1”。

  戈文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这个说话的中年妇女乃是谢晋导演的助手,高山下的花环的副导演武珍年同志。正是她替谢晋替高山下的花环剧组找到了电影中的主角“梁三喜。”和“靳开来。”如若不然,恐怕高山下的花环或许会因谢晋的挑剔而无限期的拖延拍摄时间呢。

  既然说起了电影的拍摄,戈文自然很感兴趣的向两人打探起电影拍摄的各种问题了。

  而面对戈文的饶有兴趣的提问,不知为什么谢晋却陷入了沉默,而武珍年不愧是谢晋多年的搭档,见谢晋沉思立刻和戈文热情的聊了起来。

  她讲拍摄电影的痛苦和乐趣,讲剧组在云南的生活。

  “戈文你不知道,我们在南溪的时候,那儿已经笼罩着不安和紧张的气氛了,我们剧组的很多人都在担心对面会不会射过来子弹,大家都在担心对面的炮弹会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到了后来战争的火药味是越来越浓了,剧组中都在传说河内的“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已在广播里报道了谢导在边境拍摄花环的新闻,其措辞极其严厉,字里行间更是充满了威胁、惘吓的火药味。而且当时我们还听说越军特工人员经常潜入我国境内进行干扰破坏的消息你知道吗,当时我们就在离边境仅千米之遥的高地上拍戏,只要越军使用了任何一种武器,哪怕是射程最短的火炮,都可以将炮弹打到我们的头上,那几天真的是担惊受怕的很呢。”武珍年讲起他们在云南边境拍戏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

  戈文赞同的点了点头”心中也对这些不顾自身安危都要拍摄电影的剧组成员感到佩服不已。

  “戈文同志,你在文汇报上连载的士兵突击我看了,是一部非常好的军事作品呀。”就在戈文听武珍年讲的入迷的时候,谢晋突然插口说道。

  而听到谢晋说话,武珍年顿时就闭上了嘴”两人默契十足。

  “咦,谢导您经常看报纸吗”听到谢晋的话,戈文不由的有些奇怪的问道。

  自己在文汇报上连载士兵突击也就是上个月的事情,而那时候谢晋还在云南边境拍摄电影,听武珍年说云南的气候不好,剧组工作的很辛苦,尤其是谢导更是没日没夜的操劳着,而且边境的环境有那么糟糕,一直都笼罩着战争的阴影,谢晋竟然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持看报纸,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让人钦佩的事。

  “自然看了。”谢晋点了点头,说道,“我一直爱读小说和报告文学,有相当数量的这一类作品,不但可以让人感受到时代脉搏,且它们忠实地反映了生活中亿万人民心中的声音,引导和推动历史前进。从这此优秀作家身上,我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献身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火光。这都是十分值得我们这些电影工作者学习的。

  戈文有些惊讶的说道:“谢导,您这可是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哇”。

  “哈哈。”听到戈文的马屁”谢晋不由的大声笑了起来。

  这却是戈文对谢晋不甚了解的缘故了。

  谢晋是在上海电影厂工作的,在上影”每一个人都知道谢晋有两大嗜好,一个是喝酒,另一个就是收集刘物。谢晋自费订阅的报刘杂志有数十种之多,有一些拍摄题材,如牧马人、国杨、人约黄昏后等,都是他从这些刘物上读到后,才引起他的兴趣拍摄的。就是现在在拍摄的高山下的的花环也是谢晋在中国作协的文学期刘十月杂志上看了之后才产生强烈的兴趣而拍摄的。

  谢晋爽朗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了起来,而听着他的笑声,戈文却突然在脑海中蹦出一个念头来

  谢晋找自己会不会是他看中了自己的士兵突击呢

  不然谢晋怎么肯能无缘无故的找上门来呢要知道我和他以前可是没打过交道更认也不认识。戈文的思维一下子就被自己突如其来的念头给死死的提住了。

  将自己的作品改变成一部电影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那真的是太好了

  戈文的心脏开始剧烈的颤动起来。

  而就在戈文为自己的发现而心情澎湃的时候谢晋止住了他的笑声,然后接着看着戈文微笑的说道:“戈文同志,我在文汇报上看到说,你的这本士兵突击正在寻求出版那现在你找到出版社没有”

  “已经交给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了。”戈文口里虽然是谩不经心的回答,可是他的心中则分外的雀跃。

  从谢晋的口气和内容中分析来看,似乎谢晋真的看中自己的小说了

  普点了点头,“我看你小说的接子写的很好哇,那首小诗很有意思,就像是歌词,如果能够编上曲的话就是一首完整的歌曲了。”

  “哈哈,其实那首血染的风采本来就是一首歌词。”听到谢晋说起自己的得意事,戈文不由得吹嘘起来。

  “其实我这本书就是根据南京军区著名的硬六连为原型写的当初我在南京军区采访他们的时候,听着他们的故事,当下就写下了这首血染的风采的歌词。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给这首词配上曲,让这首血染的风采和士兵突击一样,献给所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军人们“戈文信誓旦旦的说道。

  戈文并没有直接说血染的风采已经有曲子了,而是找了一个托词。而他所说的这段话的重点其实主要是向谢晋表明士兵突击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极有拍摄的价值,如果谢晋将士兵突击拍成电影的话那一定会轰动全国。

  可惜谢晋并不如戈文所想的那样对士兵突击有兴趣,此时他正在拍摄高山下的花环,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考虑下一部电影的问题。

  所以当戈文听到谢晋提出来的要求时,不由的大为愕然。

  “戈文同志,高山下的花环再有两三个月就拍摄完成现在我们剧组已经开始进入后期制作过程中了,我觉得你的这首血染的风采写的非常的好,和高山下的花环中的画面非常的相衬,所以我想在我的这部电影的配乐中用你这首血染的风采,你看“

  谢晋说道最后就注意到戈文脸上的不自在,他不由的停下来关切的问道:“你没事”

  “没事。”戈文吸了一口气,苦笑了一声,“谢导你就是看上了血染的风采难道士兵突击不好吗”

  谢晋和武珍年两人先是不解的对视了几眼,然后才弄明白戈文的潜台词,两个人不由的同声大笑了起来。

  然后谢晋才喘着气说道:“戈文同志士兵突击是一本很好的作品,也非常适合改变成电影又或者电视剧,只是我现在的工作重心都在高山下的花环上,下一部电影根本没有想过“

  “对,谢导在执导高山下的花环是从众0的电影制片厂好不容易才争取过来的,他曾向领导们保证过,如果高山下的花环没有超过他以前的作品的话,那他就永远的和电影界告别谢导为了拍好高山下的花环早已将自己逼到悬崖峭壁上去了,他哪还有时间考虑其他的电影呢。”武珍年在一边附和道。

  纵然戈文脸皮相当之厚听了武珍年的话也不由的有些羞赧起来,“哈没事,只要谢导你觉得好尽管拿去用就成,我没什么意见。”

  “那就谢谢你了“谢晋看了武珍年一眼,有些兴奋的说道。

  谢晋和武珍年来找戈文就是为了血染的风采,当初他向领导们保证一定将高山下的花环拍的完美无缺是受到很大的压力的。一部电影如果配乐不成的话,那必然会影响到电影的质量,而谢晋在电影开拍前就已经开始考虑高山下的花环的插曲了。他和这部电影的配乐师一起商量了很多次,都无法得到他想要的音乐然后他在无意间看到了戈文的这首血染的风采,就一下子看中了这首词。

  而今次高山下的花环剧组结束云南的拍摄回到上海仅仅会休整两天之后就会再次出发去四1拍摄,这间隙里谢晋就直接拉着副导演武珍年来找戈文,目的就是为了血染的风采。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戈文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你说。”谢晋高兴的说道。

  “谢导,我可以免费将血染的风采这首词让你们使用。不过如果这首歌的曲子如果做出来的话,必须要得到我的认可,如果我不满意的话,那这首歌的歌词我有权收回。”戈文认真的说道。

  这却是戈文担心高山下的花环剧组的配乐师无法将血染的风采曲子编好,平白的浪费掉这么好的歌词。一首烂曲子不仅糟蹋了血染的风采甚至会波及到他的士兵突击,要知道戈文可是听过也会前世的血染的风采这首歌的。

  其实戈文是可以连带前世的血染的风采的曲子一起拿给谢晋的,可是他无法确定前世的血染的风采和谢晋的高山下的花环是否合拍,牛头总得对牛嘴啊。

  “这个“谢晋迟疑了一下。

  “戈文同志,你这样是不是有些过分呢如果我们做好曲子你又不满意,岂不是白费劲”武珍年的脸色有些变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听到武珍年有些责备的口吻,戈文赶紧解释起来,“谢导、武导,实话告诉你们,其实我也懂一点音乐,对于这首血染的风采,其实我已经有了大概的编曲思路,如果你们编的曲子比我琢磨的曲子还要好的话,那我一点意见都没有,不过如果是我琢磨的曲子更好的话,那我可以把这曲子也一块儿免费供你们使用。”

  看着两人有些狐疑的神色,戈文知道自己所说的这番话是没有一点说服力的,于是他直接轻轻的哼起了前世那首血染的风采的调子。

  而听这个戈文嘴里优美的旋律,谢普和武珍年两人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这是你编的曲”刚刚听了一半有余”谢晋就神色激动的盯着戈文问道。

  “也是瞎琢磨。”戈文打了个哈哈。

  “太好了高山下的花环就是刻画那些平凡人们的崇高而伟大心灵的作品。电影的主角梁三喜是一个来自老区的连长,他在极贫困的生活中,默默为部队建设、为国家尊严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临死前他留下的不是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而是一纸染上鲜血的欠帐单。你的这首曲子正好适合电影的画面,哀婉却坚定,真的是天衣无缝,相得益彰”谢晋一口气将自己心中的激动大声的说了出来。

  然后他紧紧地盯着戈文的目光,说道:“戈文同志,你能不能把你编的曲子也一起交给我呢再没有比你编的这个曲子更配血染的风采的歌词了,再没有比你编的这个曲子更适合电影中梁三喜牺牲时的情景了“

  “这样的话文轻轻的笑了起来。

  谢晋和武珍年在离开的时候还不停的向戈文道谢。

  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明白到音乐在电影中的巨大作用。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可以深化主题,深化情绪,深化内容,渲染背景气氛,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当电影人讨论场景与场景,事件与事件,镜头与镜头之间所产生的对比,对观众造成视觉上,情感上的震撼时,就会发现音乐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在影视作品中音乐与电影画面会组合成不同的音画关系,从而产生影片独特的审美效果。

  一部影片音乐、音效、语言的有机结合交替互补,可以形成单一画面元素所没有的张力和强烈的表现力。

  视觉与听觉不属于同一范畴可是作为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中的音乐必须溶于整休之中池就是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完全一致。所以电影音乐必须服从影片整休的结构、节奏、必要性、长短等等。而戈文所创作的这首血染的风采的歌曲和曲子都非常默契的契合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剧情。

  所以谢晋和武珍年可以预想到当电影播放到粱三喜临死那场戏,当镜头推移到梁三喜留下的那纸染上鲜血的欠帐单时,那突然出现在观众耳朵中的血染的风采会引起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血染的风采一定会让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更上一层楼的,谢晋和武珍年对此都无比的确信。

  所以两人拜托戈文尽快将血染的风采这首歌完成,然后等他们拍摄完外景返回上海后,大家一起共同录制电影插曲。

  戈文看着两人消失在巷子拐角外,不由高兴的冲天举起自己的拳头来。

  刚才谢晋在离开前曾笑着对他说,等高山下的花环拍摄完成后,他会好好的回过头来看看戈文的士兵突击,如果真的能够打动他的话,那他接着拍士兵突击也不无不可。

  虽然知道这只是谢晋的一句玩笑,可是戈文仍然心情非常的高兴。

  这谢导果然是老人精”懂得怎样讨人喜欢。

  不说他决定让自己参与到高山下的花环的配乐工作中,让自己有机会走进剧组的台前幕后,单单说他在自己都说了会免费提供血染的风采后,依然毅然决定按照这个时代最好的条件购买自己的歌曲,就知道谢大导演果然是个大大的好人。。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wap.qiuxiaoshuo.com

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43158/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