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孔融为什么要让梨?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这位正品尝美食的公子你对我的论题是否已有腹稿,不妨直言之。”孔融微微恼火于吕布之怠慢,就连谦称都不用了。

  吕布一下就听出了孔融的不喜,他放下蓝海果,淡淡一笑:北海孔文举孔先生,素以直言敢谏而著称。大将军何进慕其名,特招其前往洛阳城,担当谏议大夫之职。谏议大夫虽然官位不显,但却上能举贤策于君王,下能震污秽于庙堂。以孔先生之刚正之名,本可凭此为阶,成就一代君臣相和的佳话。只可惜十常侍作祟,逼迫其不得不灰溜溜的离开

  孔融听着吕布以第三人的独特视角当面评判他,起初如老渔翁钓鱼般镇定自若,隐隐还有些自得与新奇。只不过不料吕布突然话音一转,却是用了连续俩个侮辱性的字眼:不得不,灰溜溜。

  却是怎么听怎么觉得刺耳,他依稀记得他离开洛阳前多么不甘心的和好友道别。

  “我孔融羞于张让等人为伍,他们把洛阳城弄成了乌烟瘴气,为何被逼着离开之人反而会是我”

  “文举,你斗不过他们的。他们可以不择手段,我们却不能,这就是人与畜生的差别。走吧,留着有用之身,他杀尽奸佞。

  “够了,来日洛阳城中必会有人邀我回去。”孔融大喝一声,心里接道:屠尽奸佞。

  吕布深深看了他一眼,似乎是要从他的神情动作看穿他的内心。

  “孔先生回不回洛阳,倒跟本人没有关系。不过我想生生打断一个人未完之语,绝非孔氏门人所能教出的君子之风吧”

  “你竟然跟我提礼仪你出言不逊在先,我驳斥于你在后,何言违了孔家的谦谦君子之风”孔融岂能允许自己给孔家抹黑。

  吕布突然间沉吟不语,似乎懒得说话,又似乎在等待着别人说。

  “可笑,你竟然在礼仪方面质疑文举先生,莫不是孤陋寡闻,不知先生幼年时的事迹”一名青杉漂白的文士言道。

  “幼年时的事迹”许多人顿时眼前一亮,想到了流传很久的一个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少年孔融。那是一个名叫“孔融让梨”的故事。

  “什么事迹说来听听”吕布微眯着眼,很是慵懒着道。

  那衣裳洗得漂白的文士傲然的撇了他一眼,似乎是无声嘲讽着他的耳目闭塞:某年某月某日,文举先生七岁时,正值他祖父六十寿诞,是时宾客盈门。彼时有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少年分之

  少年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其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哼,这正是起初流传于曲阜,后来传遍九州的:“孔融让梨”之韵事

  这文士说完,邀功似的仰慕了孔融一眼,便落座了。

  “竟有此事原来孔先生打小就是一个神童啊一个聪慧的过分的神童”吕布惊叹着。只不过他的眼角却余有丝丝狭促。

  “年少之时的童趣雅事,没想到还能成为别人的赞誉之语,呵呵,我早已忘了做过这件事了”孔融谦虚一笑,苦笑着摇摇头。

  “所以我说你聪慧的过分”吕布邪魅一笑,道。

  “摁你这话究竟是何意”孔融突然意识到眼前的人话语深藏了。

  也是,相必他也很难听懂“聪慧的过分”并不是夸赞,而是十丈十的讽语,除非他能去二十一世纪深造下。

  吕布却不答,而是问道:本人听闻孔家有孔圣流传下来的孔圣真迹,想必那孔圣真迹并非孔氏家书了不然孔先生又怎么会因为幼年时的被迫之举而沾沾自喜呢

  他目光炯炯,眼神中酝酿着摄人的神光。在正史上从未出现过关于描述孔氏家书的只言片语。但他却在一本野史的边角处读到过,虽然仅是当时的一扫而过,但他却铭记在了心底。

  他一直坚信孔氏家书是真实存在的,但凡伟大的思想家都会想要有著作留存,这点不多提,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重视子孙后代的人品培养,像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就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孔融沉吟了好大一会,脸色变得阴晴不定。

  “哼”他突然狠狠一甩衣袖,连招呼都不和诸人打一声,径直朝内院去了

  “哎,孔明公”

  “孔先生”

  后方传出吵杂的惊呼声,那些想通过孔融推荐获得进身之阶的人,顿时急的直跳脚,他们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受到孔府家丁的催促,才不情不愿的散场了。

  等到人群散尽,孔府家丁才有些不情愿的道:俩位,我家五爷有请你们到颜回亭一聚。

  不久吕布俩人又见到了孔融,只不过孔融已经换上了一身轻便的镶边玉鱼袍,他的旁边还有那个叫做祢衡的杏眼少年,也不知他怎么溜进来的。

  “坐”孔融道。

  “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做车。人生本就是活着与死了。文举不请我喝杯茶”吕布笑道。

  “你言我聪明的过分我为何要请你喝茶”孔融亦笑了,虽然这笑容有些牵强,但他的确开始沏起了茶。

  “你来孔府不是来喝茶与吃饭吧你的真实目的,是“孔氏家书”对吗”孔融的手一抖,状似无意道。

  “也对,也不对,孔氏家书对你们孔家来说是传家之宝,但对我来说,好像并无大用”吕布淡淡道。

  “你的眼神告诉我,你在说着慌言”孔融明显不信。

  吕布耸耸肩,邪魅一笑:好吧,我只想和你打个赌,而赌注就是“孔氏家书”

  “我们孔家付出的是“孔氏家书”,那你能下的注是什么”孔融突然道。

  吕布一愣,皱眉道:我不会输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孔融反驳。

  吕布接着皱眉,想了想,轻轻道:那就保孔家五百年的安宁吧

  孔融搅茶的手一滞,他将茶杯甩在石桌上:茶好了,希望你的大嘴不会噎死你

  “好,那赌注便是论“孔融让梨”究竟是不是沽名钓誉你选择支持还是反对”吕布道。

  “哼,那还用说,自然不是”孔融冷哼。

  “好,孔融让梨呵呵”

  “呵呵,呵呵”

  吕布连连笑了几声,缓缓道:世人皆以为孔融让梨是谦让之风,君子之仪。但我却不这样想,我觉得或许他只是矫情,甚至连沽名钓誉都做得烂透。

  “曾经有一位王师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他的徒弟听,让这个徒弟说出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大概许多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说孔融具有谦让的美德、要如何学习云云。唯独这位学生,语出惊人,说道: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会揍他,把他打个半死。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在他哥哥们的眼里,他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屈服。

  “而倘若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强者,弟之于兄自然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强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来谦让之说要是强者将占据大利的机会让给弱者,这才叫谦让,因为强者本就占有大利。”

  “所以,孔融让梨绝不是谦让,只不过是屈服于强权罢了。”

  “你”孔融难以置信的听着吕布另类的解读。吕布的话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把他拉到了七岁那年。

  那年,他七岁,那天,是祖父的六十大寿,宾客如织

  “哥哥,我饿了,我想吃梨”

  “吃什么梨,今天是爷爷大寿的日子,应该吃寿桃,对,祝寿应该吃桃子的。”

  “可是桌子上的桃子都很小啊,只有祖爷爷的寿台上有几个大桃子,但那是给爷爷吃的啊”

  “大寿桃啊,肯定很好吃吧”孔融大哥想到香喷喷的大桃子,就忍不住流口水了。

  “你想不想吃大桃啊小弟”

  “想啊想啊,我要吃大桃”

  “你听我说你这样,这样,这样”孔融大哥附耳出起了主意。

  “啊,你让我去偷桃,不不不,君子言,不能窃”

  “窃你个球,那是咱家的桃,那叫拿,懂”

  孔融最终趁着没人注意,拿来了桃子,不料:

  “不是说分给我一个最大的桃子吗怎么是最小的”孔融不解。

  “有的分就不错了,你年龄最小,就该吃最小的,不然信不信我们一起揍你啊”孔融大哥与三个哥哥吃着大寿桃,口齿不清威胁道。

  “哦”

  “不好了,寿桃不见了”丫鬟小花的尖叫吓死了八只鸟。

  “啊,遭了,被发现了,完了完了”

  “没完没完融儿弟弟,你听我说,你去跟娘亲说,你想吃梨,然后娘亲让你选梨的时候,你就选最小的,然后把大的分给我们,我保证你不会有事的。而且我会偷偷把大梨换你的小梨的”孔融大哥眼珠一转,道。

  “真的嘛”孔融大喜,心想着:吃不了大桃,吃到大梨也不错

  孔融在祖父寿宴的时候让梨,让年仅七岁的他一举成为曲阜少年的偶像,他也晕乎乎的,晕乎乎的被许多人夸奖,晕乎乎的成为神童,晕乎乎的鼎鼎有名

  “哥,你又骗我,不是说用大梨换我的小梨吗为什么你偷偷把大梨给吃了”

  “哼,孔融,让你走了大运了给我打,该成名的是我啊啊啊”

  孔融被打的鼻轻脸肿,他的怀中突然蹦出来一个很大很大的梨,原来因为孔融的良好表现,特别受到父亲的夸奖,所以私下里奖励给他一个大梨。

  孔融准备私藏下这个大梨,但有些不甘心大哥的梨,所以找大哥理论,不料这个梨也蹦出来捣乱了。

  咔咔咔咔咔咔

  孔融大哥与三个兄长一口口把梨咬烂吃掉,看得孔融直欲流口水。

  “啊,我也想吃大梨啊让你妹”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wap.qiuxiaoshuo.com

最吕布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4579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