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酸死了!”
这可是八十年代,固话称王的时代网www.81zw.com手机手机是个什么鬼用手打机,倒是有
至于电脑联手机打印亲,真没这项业务
至于级无敌宇宙穿梭机它倒是有这功能,只不过没能源
当了解了这一切后,古凡用剧组的慰问金买了稿纸用笔写
这要感谢他成了哑巴,只能用手写,这些日子翁美铃教了他不少繁体字否则就他那手简体字,想投稿是铁定没人收的
要知道这可是八十年代,文人还是很有社会地位的
而文人又讲究个人如其字,看人先看字你连字(香港是繁体字)都不会写,还想著书你睡醒了没有啊呸!
所以古凡虽然有手机照着抄,却依然写的很痛苦
一天过去了,也才写了一万三千字
实在是这繁体字太坑,笔画太多了
“如果去其他世界,非弄台好电脑不可”
古凡暗暗下着决心
大概也就是从这一刻起那个刚刚才迈出学校大门,有点儿宅,有点儿废的大学僧,在这一刻开启了他“天高三尺”的刮地皮的念头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现在的他却要做饭吃饭了
仔细回忆了一下,果然是除了厨艺,其他的少林武功全都没记忆了
这一点,小灵跟他解释过的,当古凡回到本源宇宙,他的一切时间与寿命都再度变成以本源宇宙与基准
换句话说,除了本源宇宙修炼得到的,其他宇宙的一切,与古凡都不过是一场梦罢了知道去过,却什么都记不清,除非抽到的
也许他以后可以记住,不过那毕竟是时间至高法则现在考虑太早了一点儿,真就像二十一世纪古凡听说的那个笑话一样,一个熊孩子纠结自己长大后是上北大,还是清华
“咦你来了一起吃点儿”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古凡刚做好饭,翁美铃便来了
看她提着食盒,显然是担心古凡吃的问题
看到古凡邀请她一起用餐,她顺从的坐下
两人一起吃着饭,她却有着难言之隐
过了一会儿,她实在是忍不住了,开口说:“这是你写的”
古凡看过去手机他随手装进兜里,稿纸还留在桌上
古凡看了一眼,是他抄的《寻秦记》……不对,是写的这时候可还没有寻秦记,这当然是他写的
想到这,他挺了挺胸膛
“其实你做饭还可以,为什么写小说呢”
刚才古凡在做饭,翁美铃便看过了
这写的是什么啊!又时空机器,又是穿越的这哪儿叫小说
老实说,她是一点儿也不看好古凡的文笔
“赚钱,养活自己”
古凡哪儿知道翁美铃对《寻秦记》的鄙视在他看来,这穿越者有不抄的吗抄小说怎么了,还有抄汉语拼音的呢
这抄的多了,古凡也是顺大流不是吗
可是他却忘了一件事这时代可是武侠小说的时代,金庸、古龙两位大师还在创作就不说了卧龙生、粱羽生、温瑞安等等名家紧跟其后
在这样的氛围下,突然蹦个穿越出来,你想让人接受不能说是没可能,但是绝对很难
更不用说,这个时代,古凡连出版社的门向哪开都不知道想出书更是难上加难
这时候,看着古凡的字,翁美铃的眼红了,心说:对哦!他不能说话了写书,确实不需要说话
这样一想,她饭也不吃了,直接站了起来说:“走”
“去哪”古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明报”
为什么去报社,不是出版社从翁美铃的口中了解到,原来这时代与后世有点像
后世小说,主流是网络,然后才是出版这时代呢,却是先报纸,然后出版
说到报纸,自然是选《明报》了这就与后世网络小说选起点是一样的
众所周知,香港《明报》之所以能够成为在香港三足鼎立的大报社,是因为他们有一位大神,那就是武侠大师-----金庸!
《明报》创业初期,尽管创办者不断更改副刊内容,改变新闻路线,金庸更是抱病撰写《神雕侠侣》,但是《明报》还是一步步滑向“声色犬马”之路,销量在千份之间起伏,第一年亏空严重
《明报》的老员工都记得他当年辛劳的身影,一方面经常要通宵写稿,另一方面又为经济问题苦恼不已有传说,一段时间他要靠典当来维持《明报》据《明报》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两人喝”
那时,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时天星小轮已停航,要改乘俗称“哗啦哗啦”的电船仔渡海每当他们深夜下班时天星小轮早已停航,只好改乘电船仔渡海,但每次要等齐六个人才能开船,船费比较便宜如果要即到即开,需要包租费三元他们夫妇宁愿捱着深夜凉飕飕的风等待,也不愿包船过海咖啡、渡船不过是其中两个平常的故事而已,当年的艰苦可想而知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当时金庸的武侠在《商报》上连载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开始关注《明报》慢慢金庸的武侠小说打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直至今日,方才跻身香港八大报刊杂志之列
同样也是明报的赏识,黄易也才会从专攻绘画,投入到写作的生涯
当知道这段历史的古凡有理由相信,依照金庸先生的目光,自己的这部小说绝对有卖点毕竟这书本身就是在明报成功的
然而太有信心也不好,都说有自信的男人最有魅力可是翁美铃这时候哪儿还顾的上什么男人的魅力看着这么有信心的古凡,她的压力山大
她很担心在明报拒稿后,古凡会怎么样
“不行,一定要成功!”
甚至紧张的她,这时候比古凡自己更渴望成功
至于古凡自己,他也渴望成功,只不过他不像翁美铃那么患得患失罢了
这本书,后世已经证明了它的成功而《明报》又是它的原伯乐在这样的条件下,又怎么可能不成功
所以,不需要担心的……吧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wap.qiuxiaoshuo.com